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 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 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 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 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 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 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 丝乐器与现代 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 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 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 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 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 “赶摆”或是在 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乐声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 携带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 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 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 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 (按音孔),背面上端有 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 (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主音管 顶端装有金属簧片 ,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主音管音阶排列(以全按下主音管一至七个音孔吹奏作 “so1 梭 5 为例” )从下到上依次为 “mi 咪[3]”.“sol 梭[5]”.“la 拉[6]”.“si 西[7]”. “do 多[1]”,“re 瑞[2]”,“mi 咪[3]”,“fa 发[4]”,“sol 梭[5]”, “la 拉[6]”. 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因此装有簧片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芦主音管左或右 两侧,在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 ,装有簧片的副管音就与 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 . 现常用的葫芦丝有 C 调,D 调,B 调,F 调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