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丹麦石油化工行业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48724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典、丹麦石油化工行业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瑞典、丹麦石油化工行业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瑞典、丹麦石油化工行业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瑞典、丹麦石油化工行业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瑞典、丹麦石油化工行业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瑞典、丹麦石油化工行业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典、丹麦石油化工行业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西石化炼油后续产品项目研究 课题组海外考察报告2010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6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蒋满应邀率团出访丹麦和瑞典两国,主要针对石油化工行业进行了考察和学习,并就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问题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考察团先后拜访了丹麦哥本哈根市政府、瑞典林雪平市政府,并参观了林雪平市工业园区等相关单位。深入了解目前北欧相关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从政府政策、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三方面,学习和研究了他们提出和采用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解决方案和治理经验;为回国后开展比较研究积累了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能够帮助课题组的专家

2、们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使我国在这些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尽可能避免走别国曾经经历的先发展再治理的道路方面发挥作用。一、两国石油化工一、两国石油化工产业现产业现状状(一)丹麦石油化工现状丹麦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丹麦于 1966 年在北海发现石油天然气资源,1972 年第一口油井成功产油,此后丹麦所属北海区域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不断增长,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 2.9 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 2000 亿立方米。2000 年产油 1773 万吨,为欧洲第 3 大石油输出国。探明褐煤储量9000 万立方米。使丹麦从 1997 年起成为能源自给自足的国2家。2

3、005 年,丹麦石油产量为 2190 万立方米,折合 1842 万吨;天然气产量为 92 亿立方米。石油产量排在挪威和英国之后,是西欧第三大产油国。根据丹麦能源署统计,截至 2005年底,丹麦石油已开采过半,已开采量为 2.77 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 52%。已探明的剩余石油储量约为 2.57 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为 1220 亿立方米。丹麦 2010 年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报告指出,丹麦 2010年的石油产量和 2004 年相比下降了 33%,丹麦 2010 年的天然气产量和 2005 年相比下降 25%。近年来由于能源价格的持续上升,尽管丹麦能源的产量在下降,但是丹麦政府仍能保持在石油和天然气

4、产业上的财政收入。2010 年丹麦政府在北海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财政收入为 237 亿丹麦克朗(约合44.9 亿美元),比 2009 年下降 4%。 报告预测,从现在到2015 年,丹麦政府每年在北海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财政收入将保持在 230 亿丹麦克朗(约合 43.6 亿美元)到 300 亿丹麦克朗(56.8 亿美元)之间。 报告预测,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丹麦的石油储量可以维持到 2019 年,丹麦的天然气出口储量可以维持到 2021 年。在未来的 10 年,丹麦将继续保持能源出口国的地位。丹麦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仍然很有前景。丹麦在能源利用上善于进行综合平衡,一方面出口石油天然气,另一方面进口

5、煤炭,争取以最有利的市场条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煤炭是当今世界重要而且价格相对便宜的能源,丹麦大量进口,而且在清洁煤燃烧技术方面世界领先。虽然丹麦石油天然气自身储量有限,但也择机出口创汇,而且根据市场条件同时选择进口,有进有出,目的是做到利益最大化。2005 年丹麦煤炭进口来源国中,南非占 31%,俄罗3斯占 26%,哥伦比亚占 21%,波兰 14%,挪威 5%,其他国家1%。2005 年在丹麦石油出口目的国中,瑞典占 38%,荷兰占21%,法国 11%,芬兰 8%,英国 6,德国 6%,美国 5%,其他国家 5%。2009 年欧洲发达国家中的石油消费量估计为 1328 万桶/天(b/d),2

6、014 年这个消费量将为 1344 万桶/天。2001 年欧洲发达地区的石油产量为 696 万桶/天,2009 年估计平均为473 万桶/天,而 2014 年将降至 371 万桶/天。根据 BMI 的丹麦石油和天然气报告预测,2014 年丹麦的需求量占整个欧洲发达地区的 1.40%,供应量占 6.20%。(二)瑞典石油化工现状瑞典没有石油或天然气资源,瑞典石油化工的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石油产品和原油主要从中东进口。瑞典的现代石油化工起步于60年代, 1963年在西海岸港市Stenungsund就设立了石化中心, 建立了瑞典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生产乙烯、丙烯、乙醇、碳墨、聚苯乙烯等产品,包括以石

7、脑油为原料生产乙烯的装置、环氧乙烷装置、二氯乙烷装置、氯乙烯装置、聚氯乙烯装置、氯碱配套装置以及羰基合成装置等,该中心每年乙烯及丙烯的产量为6 1 万吨和2 0 . 5 万吨,拥有北欧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厂。80 年代兴起的并购潮,使瑞典的石油化工产品企业等纷纷被挪威和芬兰公司购并。位于西海岸港市 Stenungsund 的石化中心由芬兰、挪威和瑞典联合经营;瑞典最大的化工公司 Nobel Industries 公司于 1994 年被荷兰 Akzo 购并,组成了总部设在荷兰的 Akzo Nobel 公司。Perstorp Oxo 公司是目前瑞典仅有的属于瑞典人所有的化工企业。目前瑞典大部分石化公司

8、是外资企业,这体现了重化工产业由少数大型国际4公司掌控的发展趋势。瑞典有多种石化产品形成规模生产,并拥有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瑞典Eka Chemical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氯化钠生产商,年产超过10万吨。瑞典是全球2-乙基已酸生产国,最大生产商是Neste Oxo AB 公司,产品85%出口。在农业有机化工产品方面,瑞典也有一定生产实力,年产脂肪酸4.2万吨和甘油5000吨,广泛运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Nordic Synthesis AB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精细化学制品公司,拥有硝化、氧化硝酸和酸氯化等医药及专门化学用途的中间体专门技术。N o r d i s k C a r b o n

9、B l a c k A B 为北欧地区唯一生产碳墨的公司, 目前年产量在3 . 5 万吨左右, 主要原料来自于S t e n u n g s u n d 的B o r e a l i s 。瑞典油漆产量可观,2000年年产达24万吨。瑞典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厂家只有两个,其一是Berol Nobel AB,主要生产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另外一家是Svenska unilever(Unilever 的子公司),主要生产洗涤用品和化妆用品。森林化学品,特别是造纸副产品的利用和深加工,是瑞典传统的精细化学工业。塔尔油年产量约 18X104t,可用于制造油漆、造纸和印刷工业用助剂。塑料工业也比较发达,

10、1988 年塑料的总产量约 74X104t(按树脂计),其中加工成缩合型塑料 17.4X104t,聚合型 55.5X104t,纤维素产品17X104t。尽管瑞典石化工业中多种产品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但由于受国家小等因素的限制,还有许多化学产品需要通过进口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求。瑞典年消费硫酸约 60万吨,而国内年产仅约 5 万吨;制造炸药用的硝酸氨,年需求 20 万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乙醇产量也不能满足国内需5要,每年大约需要进口 4 万吨;有机化学产品方面,瑞典国内不生产甲醇、甲苯、苯和二甲苯,全部依赖进口。 二、两国石油化工二、两国石油化工产业发产业发展展战战略略(一)丹麦石化产业

11、发展战略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丹麦的能源消费曾经 99%依赖进口。1973-1974 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政府审时度势,抓紧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丹麦能源署于 1976 年应运而生,制定了以确保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为主要目标、适合自身情况、长远和阶段性相结合、既有远见又有可操作性、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保护环境并能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调整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大力调整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能源自给率 1990 年即上升到 50%左右,1997 年达到 100%,此后能源供大于求的势头有增无减,2005 年自给率更高达 156%。

12、 在环保政策方面,丹麦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环保税来进行调节。环保税包括能源税、污染税、资源税和交通税。这些税收占了丹麦税收总额的约 10%。2005 年 6 月丹麦政府发布了2025 能源战略,作为政府的长期能源战略规划,该战略对 2025 年前丹麦的能源发展做出了规划和评估。(二)瑞典石化产业发展战略由于经历了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重创,为保证瑞典的经济发展不再受制于日益高涨的石油价格和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的威胁,从国家的能源安全出发,瑞典政府从上世纪 70 年代起,就着力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能源产业。瑞典政府制定了能源发展目标,并于 1997 年确立了能源战6略的指导原则:加快可持续能源系统

13、开发,早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全面实现可再生能源化。瑞典政府已计划用 15 年时间成为全球首个完全不依靠石油的国家。上个世纪 70 年代,瑞典就颁布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有关能源合理化使用和节能的法律、法规,制定了许多具体可行的监督措施和必须执行的行业标准,体系完备。瑞典的能源税收政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电力税、燃油税、汽车税等,依据对大气的污染程度,针对不同种类的燃油收取不等税费。1991 年,瑞典还成为世界首批开征二氧化碳税的国家。1995年发布了政府能源研究、发展计划,自此,能源研发成为瑞典能源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财政、税收导向和经济措施行之有效。同样,为鼓励企业使用生物能源和本地能源,瑞典政府

14、还从 2003 年起引入了基于电力市场的电子证书系统,根据企业使用生物电能占用电总量的比例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这些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为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生物燃料利用率,降低能耗和环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府于 2005 年底新成立了石油独立委员会,它集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专家为一体,是首相办公室直接领导下的、专门为政府的能源决策服务的权威机构。它的成立进一步显示了瑞典政府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千方百计地加快消减国家对石油产品的依存度,2020 年实现无油化的战略目标的决心和信心。三、两国可再生能源三、两国可再生能源发发展迅速展迅速(一)丹麦再生能源发展情况丹麦能源消费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和可再

15、生能源的消费。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丹麦供热主要依靠化石燃料。上世纪六十年代期间,特别是 1973-1974 年以及 1979-19807年两次石油危机期间,丹麦将 90%对石油的依赖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具体内容包括引进天然气、生物质能及在热电联产中使用废弃物作为燃料。丹麦 1981 年通过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法案,制定了每年给予生物质能生产企业 400 万欧元的投资补贴计划,这一计划使目前丹麦生物质能发电的上网电价相当于每千瓦时8 欧分;2000 年又通过能源节约法。近年来,丹麦能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煤炭的比重在明显减少,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出于环保考虑。丹麦在生物质直燃

16、发电方面成绩显著。丹麦的 BWE 公司率先研究开发了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迄今在这一领域仍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保持者。在 BWE 公司技术的支持下,1988 年丹麦建设了第一座秸秆生物质发电厂,从此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在丹麦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丹麦已建立了130 家秸秆发电厂,使生物质成为了丹麦重要的能源。2002年,丹麦能源消费量约 2800 万吨标煤,其中可再生能源为350 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的 12%。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所占比例为 81%。近 10 年来,丹麦新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都是以生物质为燃料,同时,还将过去许多燃煤供热厂改为了燃烧生物质的热电联产项目。目前在丹麦可再生能源中,以秸秆和木屑为原料的生物质能的比重为 45%,垃圾占 29%,风能占 19%,太阳能占7%。丹麦近 65%的废物经过再生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城市固体废弃物、麦秆、木材和生物质能同样成为区域供热的主要燃料源。大约 25%的丹麦居民住宅采用生物质能区域供热。8如果按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计算,则风能占 67%,生物质能占21%,有机废物占 12%。在进一步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