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548481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成长模式、 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孙中伟观光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家生活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等多项需求的农业经营活动。观光休闲农业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对石家庄市具有 5 方面重要意义: (1)是石家庄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重要途径,不但可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

2、入;(2)可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不仅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也是石家庄建设山水田园特色鲜明生态城市和现代大都市的必然要求;(3)可丰富石家庄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消费能力与收益;(4)为石家庄市区居民提供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场所,拓展市民生活空间,同时也是他们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5)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进而缩小城乡差别。2一、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一)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资源调查1.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石家庄市农业资源基础很好,具备开发多元化观光休闲农业的坚

3、实基础。(1)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部为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平原,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较高,是全国粮、菜、肉、蛋、果主产区之一;(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 5 大类;(3)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耕地、园地、林地、水域类型齐全;(4)植物资源约有1600 多种,主要品种有农作物品种资源、林业及果树品种资源、中草药资源和牧草资源;(5)拥有 18 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2 处河北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 25 处石家庄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2.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旅游资源基础石家庄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重要基础。石家庄

4、现有 5A 级旅游景区(西柏坡)1 处,4A 级景区 22 处(隆兴寺、抱犊寨、五岳寨、驼梁、天桂山、嶂石岩、苍岩山、天山海世界、东方巨龟苑、白鹿温泉、西苑享水湾、沕沕水、藤龙山、赵州桥、拦道石、水泉溪、秋山、黑山关、棋盘山、国大御温泉度假村、辛集国际皮革城、佛光山),其他 A 级景区多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3处(正定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 处(嶂石岩、苍岩山、西柏坡天桂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2 处(五岳寨、驼梁),国家地质公园 2 处(五岳寨、嶂石岩),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 处(西柏坡及周边景区、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1 处(东方巨龟苑)。此外,石家庄还有多处省级

5、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村和森林公园。3.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市场分析对于旅游者而言,其出行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时间和花费,观光休闲农业具有距离城市近的优势,游客可以充分利用周末或假期进行短途、短期(1-2 日)、低价和重复旅游。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前景广阔。(1)市场潜力规模大。2009 年末石家庄市常住人口 977.41 万人,其中市区 242.78 万人,据预测 2020 年仅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就将达到 300 万人。(2)居民收入水平已达到要求。2009 年石家庄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607 元,人均消费支出 10078 元,已达到度假需求普遍发生条件。4.石家庄市观光休闲

6、农业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石家庄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所需要的交通和旅游产业要素等条件较好。(1)在交通与通信方面,石家庄是全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民航机场现已开通 40 多条国内外航线,外地游客的可进入性强;京石、石太、石黄、石安高速公路和 107、207、307、308 国道以及 2 条省道、424条县道在市域纵横交错,提高了乡村的可达性;此外,石家庄的通信也很发达。(2)旅游接待能力方面,目前全市有星级饭店 63 家,旅游景区内宾馆旅社 1200 余家,旅行社 221 家,旅游汽车公司 6 家,旅游大巴车近 400 辆,持有导游资格证人员 4500 多人。(二)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条件与现

7、状评价从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条件来看,农业资源基础相对较好,特别是其地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自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的地貌特征是多元化开发观光休闲农业的重要前提;石家庄市区周边旅游资源众多,且景区点类型组合较好,是成功开发观光休闲农业的重要推动力;已开发的乡村旅游景点,数量较多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河北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是开发观光休闲农业的坚实基底;石家庄市区居民无论在人口规模上还是在消费能力上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交通特别是公路交通,以及通信和接待能力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成功开发观光休闲农业的重要保障。石家庄市政府部

8、门及大众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并从多方面开展了实践。目前,具备一定的市场吸引力并取得旅游经济效益的观光休闲农业景区包括:(1)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A 级景区的5平山东方巨龟苑,其已成为我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最成功且影响力最大的景区。(2)大量以观光采摘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赵县梨园,栾城草莓(范台草莓园区、辛李庄、北屯无公害蔬菜采摘区、东牛村芦笋园区和岗头综合园区 4 个园区),赞皇大枣采摘,藁城南席冬枣园、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黄家庄红梨园区,井陉张大洼生态园,元氏县南紫沟村。(3)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即石家庄市农科院珍奇瓜果园。(4)以农家乐为主的村庄

9、,包括鹿泉市上寨乡梁庄村、平山县拦道石村、井陉矿区西岗头村。(5)特色村庄,包括井陉于家石头村、藁城耿村、晋州周家庄和鹿泉曲寨村。6图 1 石家庄市环城观光休闲农业现有主要景点分布图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呈现 5 个特征:(1)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农业脱离严重,虽农业基础较好,但观光休闲农业整体水平差;(2)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却远不能满足需求;(3)观光休闲农业产品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以采摘游为主要形式,多元化特征不明显;(4)景区依托现象较显著,独立的具有较高吸引力的观光休闲农业景区少;(5)淡旺季差异显著,适游期相对较短。图 例全国农业示范点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观光采摘园农家乐为主

10、村庄特色村庄赞皇大枣采摘园东方巨龟苑梨园南紫沟村梁庄村黄家庄红梨园耿村周家庄南席冬枣园西岗头村张大洼生态园于家石头村农科院珍奇瓜果园曲寨村拦道石村范台草莓采摘园7目前国内外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已经走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其特征是从单一观光型农业向休闲、教育、体验型农业发展,从自发发展走向规范化发展。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大致经历了早期兴起阶段(1980-1990年),初期发展阶段(1990-2000 年)和规范经营阶段(2000 年至今)。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仅能定位于初期发展阶段。二、石家庄市环城观光休闲农业的成长模式(一)石家庄市环城观光休闲农业的成长模式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田园

11、农业旅游模式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是石家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其中适合发展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和务农体验游 4 种类型(见表 1)。目前,在 4 种类型中石家庄以园林观光游发展最好,其中以梨、草莓和大枣为主体;农业科技游以农科院珍奇瓜果园最为典型,但规模偏小;田园农业游和务农体验游接近空白。石家庄应在继续保持园林观光游优势基础上,多渠道拓展农业科技游,同时大力发展田园农业游和务农8体验游。特别是田园农业游具有投入和基础要求

12、双低的特点,石家庄需借助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既突出农业产品类型特色,又保证占地规模与景观统一,从而实现其发展。表 1 田园农业旅游模式的具体类型与石家庄发展策略类型类型内涵石家庄发展策略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井陉、平山、灵寿、元氏、赞皇五县的柴鸡产业;以 107 国道、正无路、沧石路、308 国道和环绕省城周边为主线,建设以藁城、辛集、正定、无极、深泽、栾城、赵县、高邑等县市为基础形成绿色安全蔬菜产业区;大规模种植诸如油菜花、忘忧草等非常规型的作物,并辅以不

13、同的种植图案。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活动,让游客参观绿色景观,亲近自然。以现有的果林和园林为重点,继续加强辛集、晋州、藁城和赵县 4 个县市的梨果产业区,以赞皇和行唐为核心的大枣产业区,以及赵县的草莓种植区。农业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 4 种类型中对资金投入和技术要9科技游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求最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也最好,除了发展像秦皇岛集发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等类型以外,石家庄应以 30 多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尽快制定相应发展战略。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

14、,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乡土气息。重点发展区域是石家庄市区周边 1小时车程内,其对规模和投入要求小,产品种植类型要丰富,可以选择租地自种和让农民协助管理两种主要方式。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对民俗和民族文化基础要求较高,因此其开发应建立在充分认知本地民俗和民族文化上,宜开发则开发,不宜开发则不开发。石家庄适合发展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和民族文化游 4

15、种类型(见表 2)。在发展中需特别注意,民族风情旅游模式开发的旅游资源吸引力一般相对较弱,需要依托景区或是与其他观光休闲农业模式协10同发展。表 2 民族风情旅游模式的具体类型与石家庄发展策略类型类型内涵石家庄发展策略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规划建设中作为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园主题游园之一的农耕文化园类型已足够,还是应该重点发展依托农耕节气的产品。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目前的于家石头村和耿村是成功案例,今后应进一步挖掘石家庄的民俗文化,选取精品进行开发。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

16、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石家庄的乡土文化较多,如无极剪纸和正定常山战鼓,需要在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基础上,集中定点展示。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主要是在全市 3 个民族乡、18个民族村上做文章。3.农家乐旅游模式 11农家乐旅游模式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农家乐旅游模式目前在石家庄部分地区开展较好,其主要特征是依托旅游景区(点)发展。在发展中,应把重点放在农业观光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和农事参与农家乐 3 种类型(见表 3)。表 3 农家乐旅游模式的具体类型与石家庄发展策略类型类型内涵石家庄发展策略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休闲娱乐农家乐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农事参与农家乐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今后,重要景区的周边地区只要存在条件,都可以通过村庄的统一组织,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