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4696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浅谈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新课改强调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把历史图 片运用到师生互动教学中,既能最大化历史图片的课程资源价值,又能提高师生互动教学 的效度。本文旨在探究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历史图片;师生互动教学 ;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 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

2、动过程。历史文物图册、照片、图片是重 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上述资料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必 须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实践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问题是怎样才能把新理 念转变为课堂的教学行为?具体到一节历史课到底该怎么上?这是当前老师们面临的普遍 性困惑。本文拟从历史课堂中如何巧妙运用历史图片(不包括历史地图和图表)开展师生 互动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权当引玉之砖。 据笔者统计,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人民版、马汉国主编) 第一、二、三

3、册虽然没有了非常熟悉的扉页前的彩色插图,但文本中选用的各种历史图片 (不包括历史地图和图表)却有 430 多张,占了很大的篇幅。这么庞大的现成的课程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弃之不用或者不充分利用,都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珍 贵的图片运用好呢?笔者认为, “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些图片只有巧妙地运用到师生互动 教学中去,才能把历史图片变得鲜活而富有灵性,才能做到物尽其用,才能把它的作用发 挥到极致。 一、利用历史图片开展师生互动教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看,高中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倾向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仍对具体、生动、 形象的直观事物热情不减;另一方面也开始对抽象的逻辑思维和社会

4、现象发生兴趣。把历 史图片引入课堂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要,而师生互动教学则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探 讨历史图片中反映的问题,使学生由兴趣转入到对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究,加深了对历史的 理解,从而满足了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分析社会现象的需要。 其次,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看,如前所述,运用历史图片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方法,与学生共同 分析、探讨问题,达成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再次,从能力要求的达成需要看,作为能力选拔考试的高考,明确要求考生能从所提供的 材料(文本材料和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

5、值进行分析和整合, 并应用所学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见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 纲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的各类图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二、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年初笔者有幸在衢州聆听了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 IB 模块课前培训会上浙师大附中郑 广亮老师和桐乡高级中学沈叶芳老师的示范课,再一次强烈感受到历史图片在师生互动教2学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耳闻不如眼见。 ”历史图片作为学生感受历史的基本信息之一,它所释放出来的历史真实 性与细节魅力是再多的任何文字叙述或数据都无法比拟的。从图片直观的表层信息叩问抽 象的深

6、层内涵符合学生的兴趣倾向。 课例一 课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借助手段:多媒体 为导入新课,老师打出图片孙中山半身标准像。 (见右图) 师:不用我说,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这位伟人是谁。 生:孙中山。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从照片上可以获取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什么重要信息? (学生多从图片表层思考,得出的信息诸如:英俊、英武、精力充沛、穿戴整齐。老师启 发。 ) 师:请同学们看他的发型,还有衣服的款式。 生:短平头。中山装。 师:在当时的中国,这身打扮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当时国人时兴梳长辫子、穿长袍。 师:孙中山是当时第一个剪掉辫子、第一个脱下长袍的中国人。这说明了什么? 生:孙中山敢

7、于与封建陋习彻底决裂,有革命的要求,并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师:很好。这张照片正是向人们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伟大形象。 2、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历史漫画构图简单,却意蕴丰富,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作品,一般都带 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把历史漫画引入课堂,引入师生互动教学,从漫画的视角对一段历史 的政治观念、社会问题、经济现象等做哲理的思考,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例二 课题: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讲到苏联的经济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一张历史漫画:片面的经济 (见左图) ,并为 师生互动精心准备了一组题目。 问题 1:图中畸形怪人的右小腿是一枚导弹

8、,它的寓意是什么?怪人的畸形病是先天带来 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问题 2:曾经有一位自诩高明的医生试图疗治这怪病,还开了药方,但时间证明并无疗效。 这位医生是谁?他开的药方是什么?为什么无疗效?该病的症结在那里? 问题 3:请你思考一下,为图中怪人起个你认为最适合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为了有利于互动教学,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一定要有梯度。一般来说,第一问被提问学生 可以一个人回答,第二问需要寻求他人的援助才能解决,第三问则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 展小组讨论。 3、增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体验 自然科学的原理可以在实验室里不断地重复验证,而历史不能重演。这就给学生对历史的 感知和体验带来了难度。而历史图片

9、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难度。很多时候,我们体验了 某段历史,是因为我们记住了某张图片。不久前获悉东阳市横店镇的一惊世之举:组团赴 北京“采宝” ,拟在镇里按一比一的比例重建圆明园。国内掀起了该不该修 复圆明园的又一次激烈论战。为此,笔者收集并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圆明园遗址系列图片, 其中有局部复原图、大水法、远瀛观等(见上图) ,上了一堂成功的辩论课。历史照片是一 扇可以窥视过去历史的窗户,作为一种文化的视觉文本,照片对描述历史事件的微观态势3有着特殊的功用,在历史照片面前,任何试图描述历史的文字表达都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在辉煌与颓废之间,学生们真切的感知与体验、真情的流露与表白

10、是 大出意料之外的。整节课利用师生互动论辩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机会,浓郁了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4、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历史图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是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相对于文 字材料而言,历史图片更能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教育。结合具体的 历史图片,通过精心准备的设问,老师有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与学生的不断互动过程 中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以促进三 维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 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目时,可以提供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让学生对 图

11、片进行审读、分析,并命制以下一组问题: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1895 年 4 月 日本马关 1945 年 9 月中国南京 右图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造成两图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 么? 从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中,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如何?对今天中国的 发展有何启示?在师生的双边互动中,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问题的分析,打开学生的情感 大门,帮助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而打下理性认识的基础。 5、增强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如何让学 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研究性学

12、习中来,并真正做到研有所获,历史图片可谓是大派用 场。 课例三 研究性学习课题: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收集整理有关的历史突图片、图表、等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中国经济发展 的基 本情况; (2)从不同角度组合历史资料,采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某一问 题作出解释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1)划分研究小组。可以按照历史朝代、经济部门或经济区域来划分。 (2)收集相关图片。收集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历史图片、图表、构造图、绘 画作 品、实物模型等资料,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 (3)整理相关资料,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

13、,制成展板或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过程要求: (1)将直观、生动的图片展示与对图片所涉及的问题的深入探讨相结合,探究图片背后的4故 事; (2)对所收集到的历史图片的相关背景加以介绍,对图片所反映的物品在经济发展中的地 位做 出自己的解释和说明; (3)在师生交流、生生合作中完善认识,达成共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勾勒出中国经济 发展进步的轨迹。 在研究学习过程中,从课题的确立、图片的收集与整理、具体问题的探究到研究成 果的展示,师生互动贯穿始终,学生在互动中拓宽了知识视野,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也就 提高了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 三、运用历史图片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 精选图片 图片

14、是否精选直接关系到师生互动教学的成败。所选图片一般应满足真实性、典型性和启 发性等几个特点。图片不真实,就不能传达正确的历史信息;图片不典型,就不具有代表 性;图片缺乏启发性,就压缩了历史的弹性思维空间。因此在选用历史图片时不能单纯为 了生动、形象、有趣,而要服务于师生互动教学的开展。 2、 精心设题 设计的问题是否精巧决定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高质量的问题应该是明确的、具 体的,而不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应该具备一定的驱动力,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惟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动机;还应该体现一定的 层次性和开放性,能触动不同程度学生的思维灵感,刺激他们的思维神

15、经。 3、 积极引导 能否积极引导及时引导关系到互动教学的课堂管理效能和德育教育的效度。由于年 龄、阅历和知识储备等因素,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针对学生不成熟的甚至是偏 激的发言,教师有义务本着诚挚的态度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 4、 科学评价 鼓励性的积极的评价能诱发学生在互动教学中的活力,相反,错误的评价将会在学生 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教师要努力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民主氛围,要始终做 到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倾听其发言,追踪其思路,树立其自信,惟有这样,才能获取最 佳的互动效果。 利用历史图片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既能最大化历史图片的课程资源价值,又能提高师生互 动教学的效度。它是将新课程教育理论运用与教学实践的成功尝试,凸现了课堂教学中师 生的参与性和过程的开放性,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