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塑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27031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人格塑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人格塑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人格塑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人格塑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人格塑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人格塑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人格塑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1 教师人格塑造前言:当今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适合当前的学子, 教育改革也在探索中前进。 社会对教师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我来谈一下教师的人格塑造。一、人格的含义及类型(一)人格的含义人格(personality)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二)人格的类型人格有生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两类。 生理类型分类如古希腊体液的气质分类

2、、中国古代阴阳25 人分类、 E.克雷奇默的体型分类等。心理类型分类如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 E.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 经济、 艺术、社会、 政治、宗教 6 型。这些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感觉、意志等特点来划分的。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有以下几种: 特质理论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认为对一个人的描述如能确实代表此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它也预示在另外的场合下他将会怎样表现。 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可概括为某人的人格结构,即特质,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测量单元,也是行为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

3、小部分, 是浅层的经验部分; 无意识是深层的、 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 (即性力 ) 。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阻止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 受到其他新精神分析论者的批评和修正。他们强调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 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现象学人格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如C.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 A.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观点等。 他们都强调个人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事物的,都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有的观点。

4、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 既是我们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话题, 又是世界范围内发展蓬勃的研究领域。 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智慧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走向未来在可持续发展,它包含着教师成长和发展中的多种因素,涉及到“教师成长的历程”“教师发展的目标”教师人格塑造2 “教师成长的条件与途径” “教师的专业修养”等多个层面。其中,博大而高远的精神,充实而圣洁的灵魂、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坚实而执著的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中的核心内容。 许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的理想之舟在实践的长河中能扬帆飞进的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关心自己内心世界不够,精神世界日益萎缩

5、,平时只是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来陶冶自我的灵魂和人格。成长需要主动塑造,发展需要用心达成。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新课改,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锻造人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照亮了教师的精神世界, 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人格机能和谐发展, 最大限度释放了教师的内在潜能,提升了教师的生存质量,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家园。二、 教师人格魅力:完美个性的自我彰显魅力(charm)一词源于希腊文,其意义是“神授的灵感的天才”。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自身的品质、人格、文化修养和独特的个性, 并通过言行的方式表现出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

6、,倘若忽视了对人格的塑造,那么它必然导致其职业上的失败。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的学生不再喜欢单纯意义上的严师,而希望教师既满腹经纶, 又充满睿智、 善解人意。这是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更是为人师者应不断追求的完美个性。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人格身上的集中体现。(一)健全人格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健全者的心胸往往比较开阔,善解人意,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

7、象都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其观点、行为和情绪反应与周围人协调一致,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吸引力。第二,宁静的心境。 人格健全者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需求合理,言行一致;自信并善于运用信心自我控制, 调节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保持内心世界和谐一致。 这是人格内在统一性的表现。 第三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人格完全者对未来的成就充满希望。这种成就动机和能力相结合, 就引发出巨大创造力。这种创造发现给生活带来欢乐,激发兴趣,挖掘人的潜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播种生命,收获命运”。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人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教师的健全人格不仅对学生人生道路有重要影响,更重

8、要的是对自身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许多知名教师的人生历程说明,成功个性造就成功人生, 从名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 自信、执著、乐学、善思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归纳出教师的完美个性。(二)教师的完美个性第一,追求卓越,献身教育。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教育事业,并且在实践中努力地去加以实现,形成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热情。第二,自知自明,充满自信。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行为拥有相当自信的主观判断,相信自己拥有取得成功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从而使自己的潜能不断得到开发,这是一种走向成功的品格。第三,执著坚定,永不放弃。教师的教学之路不可能

9、一帆风顺,其中遇到不少的挫折,不少的诱惑,但优秀者能做到宠辱不惊,坚守自己的人生方向,始终保持一种职业的冷静。第四,善于学习,开拓进取。在工作中不断树立努力的新方向、新理想、新目标、新追求,不断向着理想的彼岸靠近,品尝着献身事业的幸福与快乐。第五,勇于反思,自我完善。主动回顾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调整, 把教学演变为一种亲和力、感召力和情感体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第六,乐观平衡,豁达虚怀。教师的胸怀应像包容百川的大海,宽以待人,相融和谐,气度恢弘,眼光高远,用健康的心态铺就一条洒满阳光的人生大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专业成长应该关注个性的发展,促进个性的

10、成长与完善,不断磨砺自我,修炼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塑造成功个性,实现成功的教学人生。三、提升人格品质:专业成长的价值追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人体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实践的改进。其本质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知识能力的历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是教师的各种能力、个性、情感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以往的教师发展更多地是外部机构采取措施,促进教师专业进步, 其实效性受到一定程度局限。笔者认为,有效教师发展应该是教师自主的能动的发展,是来自教师内部完美的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提升。(一)与时具进适应教育改

11、革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全方位挑战,教师职业的“安全感”受到冲击,并“危机四伏”。在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和教师的不良个性影响下,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倦怠心理既影响教师的教育效果,又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实现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变化与发展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教学行为上, 更存在于教师的内在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是一个包括知、情、意、行在内的综合体系的完善。这一变化最初从某个局部开始,可能教师人格塑造4 是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完善, 可能是专业情感的升华与教育信念的坚定,可能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合理有效, 但最终都将指向教师人格的得升。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教师是知

12、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进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其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的教育信仰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教师人格的提升就是教育专业精神的弘扬,包括教师的理想、信念、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操守的全面提升。有了这种内在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有了强大的支撑点,由此会带来自我专业知识的提升, 自我气质和品性的提升, 自我专业能力和教学艺术的提升。回顾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 我们发现过去的重点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通过制定政策、组织培训、 组织比赛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只是教育政策和学校计划的接受者、执行者、被培养者。这固然对教师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它的实际效果却值得反思,其负面的影响

13、就是造成教师的被动性、统一性。有效的教师成长需要教师自身的人格的提升。这种人格的提升首先意味着教师要有发展的内部动力,即来自于教师的事业追求、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 来自于教师敢为人先的人生目标。(二)因人而异的个性发展人格的提升意味着和别人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是属于自己的发展, 是根据自己内心世界的实际提出的,是有针对性的,是个性化的发展, 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发展。 这一发展教师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困惑、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只有知不足,才能够奋勇向前。因此,提升教师的自主意识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只是从师德、 业务等方面提要求,忽视教师个性的自

14、我完善,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够理想的,因此必须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定位于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心境、饱满的情绪、 豁达的胸怀、乐观的精神状态, 促使教师始终处在积极向上的追求中,具有直面失败的勇气、战胜失败的信念和把握成功机会的能力。这样,他们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投入教师专业成长的洪流之中,善于反思自我,乐于容纳新事物,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以人格的提升为基础的。高尚的人格不能改变教师的生存长度,但可以改变教师生存的宽度; 高尚的人格不能改变教师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教师人生的终点; 高尚的人格不能改变教师的生存空间,但可以改变教师的生存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专业成

15、长是以提升人格为基础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从“庸师”走向“人师”的过程,是教师从浮躁、厌倦走向从容、乐教的过程, 是把整个心灵献给教育的过程,这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5 四、营造精神家园:卓越发展的心灵牧场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潜能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培养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强烈的责任感、 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换言之,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指向营造教师的精神家园,即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伦理追求,修炼专业涵养, 拥有人格魅力。 近几年来我们

16、不断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和发展追求,通过多种成长路径引导教师重塑人格、完善个性,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一)读书提升教师的气质和品性读书是构建精神家园的平台, 学问可以陶冶人的性格。 人的智慧和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潜能, 来自于人的不断阅读, 不断汲取。可以说,教师的读书有多厚,思想有多深,视野有多广,追求有多远,他的精神家园就有多大。本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用永不停息的阅读为教师构建并守望精神家园。“书香校园”便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举措。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制定读书活动计划, 学校健全读书管理制度,完善读书组织,做到了“四个一”,即每月一次读书沙龙,每学期一次读书报告会,每年一次读书成果的展示,每年一次的校园读书节。 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读书活动,认真记好读书笔记和读书卡片,撰写读书心得,骨干教师撰写了自己的教育“论语” ,举办了教师读书征文演讲和读书观摩活动。书香校园的推进,促使我们的教师以书为伴,在书中行走,与智者对话,与大师交流,去捕捉先人的灵性,去追求哲人的足迹,去聆听圣人的教诲,去展望幸福的未来。在读书中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 提升了教师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