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 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51716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写作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应用文写作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应用文写作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应用文写作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应用文写作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 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教师:钟雪珂 授课时间:4 月 12 日下午、4 月 13 日全天 授课科目:应用文写作 教材版本: 应用写作教程梁成林、莫恒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1、授课内容及目标 1、 授课内容主要介绍应用文写作基本知识,并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公文文种、通用文书种类(其中 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文种) 。此外,还介绍了申论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写作的一些注意 事项。 2、 目标:通过授课,让学生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含义和意义,并且掌握几种常见的应用文 文种;同时,初步了解申论写作的事项。 2、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几种常见的应用文文种和申论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这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 难点。 3、教学方

2、法: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辅以学生练习,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 四、教学具体步骤1 1、介绍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介绍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1)应用写作、应用文体、应用文的含义; (2)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 (3)应用写作的分类。2 2、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1) “公文写作”的重要性:A、企业、事业、党政等机关都要用;B、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有考。(2) “公文”的含义:注意区别“文件” 、 “文书”和“公文”的概念(A、 “公文”概念包含于“文件”概念之中;B、从形成者和使用范围的角度来看,文件可分为公务文件(简称公文)与私人文件两大类) ;还要注

3、意公文的广义和狭义之分;(3)公文的分类:A、从来源的角度;B、从行文方向的角度(重点重点) ;C、从涉密程度的角度(重点重点) (绝密级文件、机密级文件、秘密级文件、内部文件、限国内公开的文件、对外公开的文件) ;D、从缓急时限的角度;E、从发送目的的角度;F、从物质载体的角度;G、从内容性质的角度;H、从系统的角度(重点重点) (党的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 ;(4)公文的种类(即文种):A、文种的概念(见应用文写作教程p9)B、不同系统的文种:(注意区别行政机关公文和党机关公文文种)(板书板书)9 个相同:请示、报告、决定、通知、通报、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4-

4、5 个不同:行政议案、命令、公告、通告党务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 C、正确选择文种的意义:A、不同的文种具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和写作要求,正确地选择文种,有助于促进公文写作的规范化;B、不同的文种揭示了不同的发问意图和不同的处理方式,正确地选择文种,有助于使文件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C、不同的文种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效,正确选择文种,有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D、公文文种的选用原则:根据发文目的选择文种。每份文件都有特定的撰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工作意图和工作目标而制发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行文目的选择不同的文种。不同的文种揭示了不同的发文目的,不同的行文目的都有相对应的文种。

5、如,请求上级给予指示或批准某项要求时,必须选用“请示” ,而不宜用“报告” 。(板书板书)不同发文目分的文种:领导指导类文件:命令、决定、批复 报请类文件:议案、报告、请示 知照类文件:公告、通告、通知、通报、公函 会议文件:会议纪要根据行文关系选择文种。机关对外行文时,不同的行文关系反映了不同的工作关系。A、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如,中国人民大学呈交给教育部的请示;再如,省财政厅上报给财政部的报告等。B、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如,市政府所属各局之间,政府系统和军队系统之间发送的公函。C、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指导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发送

6、的公文。如,国务院向省政府下达的指示、通知等。(板书板书)不同行文关系的文种 上行文:请示、报告下行文:决定、通知、通报、批复、意见(上下平均可)平行文:函、议案其他:命令、公告、通告、会议纪要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选择文种。每个机关都有自己特定的职权范围和社会地位,由于部分文种只限于一定级别或拥有相应职权的机关才能使用,因此机关行文时只能根据自身地位,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选择适宜的文种,否则行文无效。如:在行政系统,只有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才能制发命令性文件,否则不能使用“命令”。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文种。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7、 ,中央军委办公厅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总括:总括: (板书板书)分清制发公文机关的性质,是党的机关还是行政机关。 根据公文的受众对象选用不同行文方向的文种。根据公文的内容(目的)选用文种。(5)公文的作用(见应用文写作教程p10)(6)公文的特点(见应用文写作教程p11)(7)公文的文体(见应用文写作教程p12-13)A、公文的表达方式;B、公文的语体规范。(8)公文的行文规范 A、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确立行文方向a、领导关系(隶属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于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国务院与各省政府;b、指导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属

8、业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如:公安部与省公安厅;教育局与学校系统c、平行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关系,如:XX 市政府下面的工业局与财政局;d、不相隶属关系。非同一系统中的任何机关均属不相隶属关系,如:国务院办公厅与军委办公厅。B、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a、公文的行文方向:上行文方向、下行文方向、平行文方向b、公文的行文方式: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接行文、越级行文c、不同行文方向的行文方式下行文的行文方式:逐级行文公文逐级下达或只向所属的下一级机关行文。多级行文同时将文件下发给若干级下级机关或直接下达至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上行文的行文方式:逐级行文文件逐级上报或只报

9、送直属上级机关。多级行文向直属的上级机关行文的同时报给更高一级的上级机关。越级行文在特殊情况下越过直属上级机关而向更高级别的机关行文。 平行文的行文方式:平行文由于不涉及隶属关系,不受级别限制,故采用直接向对方机关行文的直接行文方式。d、有以下特殊情况,方可越级行文:情况特殊紧急,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越级上报某些事项;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直接上下级机关产生争议且无法解决;需直接询问、答复、联系具体事项;反映或处理不涉及直接上级或下级机关职权范围的偶发事件或问题。C、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除普发文件外,通常一份文

10、件只能选择一个主送机关。能否正确选择主送机关,直接关系到文件能否得到及时处理。选择抄送机关时,应选择确需了解相关情况或需要其予以协作的有关机关作为抄送对象,不得任意扩大抄送范围。下列情况可以抄送:向下级机关的重要发文应该同时抄报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其中有一个上级机关主送公文的同时,应抄送另一上级机关;公文内容涉及有关机关的职权范围需其予以配合时,可向该机关实施抄送。下列情况不能抄送:请示不得在上报的同时抄送下级机关;接收抄送文件的机关不得再向其他机关转抄转送;凡与文件办理无关的机关一律不得抄送。 D、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E、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并在行文前就有关问题协商一致

11、如果工作需要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的名义联合行文时,这些机关必须级别相同(或相近)。具体说:同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军队机关及其部门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司亦可联合行文。联合行文的方式限于涉及发文机关的职权范围而又必须协调统一的问题。为维护文件的权威性和政令的一致性,凡下行公文的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须就有关问题协商一致,否则一律不得按照各自的意见向下行文,以免造成工作中的混乱,或造成下级机关无所适从。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报请上级解决。F、严格控制文件数量,简

12、化行文手续(9)公文的书面格式(画图:上行文、平行文或下行)行政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1999 年 12 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1999)。1)公文用纸:A4 型纸,210mm297mm 2)横向距离:“字”是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一个字指一个汉字所占空间。3)纵向距离:“行”是标识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一个基准行数指 3 号字的高度 加 3 号字的 7/8 倍的距离。 4)图文颜色:除发文机关标识、眉首的反线和发文机关印章为红色外,其余部分均为黑色 。 5)排版规格:正文用 3 号仿宋体字,每面 22 行,每行 28 个字。

13、 6)公文各要素:眉首、主体、版记 7)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 。8)主体的要素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印章、特殊情况说明、附注 。9)版记的要素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公文格式要素及其标识规则眉首部分:1)公文份数序号A、概念:公文份数序号是指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对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份数序号作用是为分发、清退、查找公文提供依据,便于对公文进行统计和管理,明确交接责任。B、使用要求:并非所有的公文都需要编制份数序号。新办法规定带有密级的公文(“绝密” 、 “机密” )编制份

14、数序号、如果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带密级的公文编制份数序号。C、标识方法: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 l 行。由七位阿拉伯数字组成。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A、概念:秘密等级是表明公文保密等级的标识符号。密级通常标为“绝密” 、 “机密 或“秘密” 。 保密期限是对公文密级的时效加以规定的说明。二者的作用在于表明公文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及密级时效,规定公文的阅读范围及传递、处理要求,以便将密件与平件分开收发与管理,确保秘密公文的安全。B、使用要求:新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通常按涉密程度分别用汉字标明“秘密” 、 “机密” 、 “绝密”等字样。C、标识

15、方法: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时,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l 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如不标识保密期限,只标保密等级,用 3 号黑体字将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l 行,两字之间空 l 字。在投寄保密性文件时,将文件封筒上加盖密级印戳。与普通文件分开投寄。3)紧急程度A、概念: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作用在于揭示公文、电报传递和处理的时限,引起重视,并为催办公文提供依据,确保紧急公文得到优先处理,避免延误。B、使用要求: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依紧急程度分别用汉字标明“特急” 、 “急件” ,电报应分别标

16、明“特提” 、 “特急” 、 “加急” 、“平急”等字样。C、标识方法:新国标规定,紧急程度用 3 号黑体字标识,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行,两字之间空 l 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l 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2 行。与普通文件分开投寄。4)发文机关标识(文件名称)A、概念:表明公文作者的标志。作用在于表明公文的责任者,显示公文的权威性与郑重性。B、使用要求: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但通常行政机关的重要公文特别是上报的公文均应加“文件”二字。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在前。C、标识方法:作为文头(又称版头),多采用大号字体套红标识于公文首页上端,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件”或“教育部文件” 。作为文头,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