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简答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51206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理简答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原理简答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原理简答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原理简答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原理简答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理简答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理简答题参考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答题参考答案要点简答题参考答案要点 1、 简述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所以它们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的特殊本质 和规律,它不能起世界观的作用。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从总体上把握世界, 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它们的联系是:哲学必须依赖于具体科学并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 科学也必然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在哲学研究的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 自然

2、、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和 具体科学的关系。 在哲学的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也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高度地统 一起来,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同时,它又把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有 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的 特点。旧的哲学是剥削

3、阶级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的有机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因为:它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 的反映,并对物质有反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反映论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功原理。它坚 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把实践观点纳入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为二者首先是改 造和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实践是认

4、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把辩 证法应用于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它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 中考察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 到理性认识,又能动地用理性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本质看,真理是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不超出主观范围,不跟客观世界接 触,是无法解决的。同时,客观事物是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不把主观和客观相比较,也无 法解决。因此,必须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而能

5、够作为两者沟通的“桥梁” ,这就是人的实践。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高于理论。实践本身 是直接的现实的,同时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这样,就能够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 实对照,检验出理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因此,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5、请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为人的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 的感觉而存在,并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划清了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 以及旧唯物主义的界限。 6、请简述实践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答:实践对认识具有决

6、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为什么说社会规律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有意识的活动创造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作用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表现 出来,与人的意识的作用和人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这并不能抹煞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因为: 首先,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不 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动机和思想实现的程度,归根 到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其次,任何人,任何集团都不能改变历史进程的总趋势。人们有意 识有目的的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

7、历史的进程。最后,历史发展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 史规律作用的结果。人们在其自觉活动中,都希望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任何人有目的的活动都要 受到他人活动的制约,每一代人的活动都要受前代人活动的制约。 8、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并不是说它是实物,而是说它是客观实在的关系,其客观实在性表 现为:生产关系虽然是有意识的人结成的,但它不是一个意志关系,而是一种不依赖于社会意识, 并直接决定社会结构,决定其它社会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经济关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每一代人只能在继承前一代所创造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关系

8、的存在和 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人们只能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发展某种生产关系。所以,任何一种生产关系 都有有其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如此关注和重视,是由于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系统知识, 还在于它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 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他还说,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 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邓小平根据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特征,明确指 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些论述是历史唯物主义关

9、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 本观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或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凭借着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人们不仅能认识自然状态下显露 的事实,也能认识超出感官功能的微生物、基本粒子、红外线等;不仅能捕捉、搜寻到现象,也能 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认识当下的现有事物,也能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 第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一方面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通过物化为新的 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技能,通过扩大劳动对象;开辟 新的产业部门来实现其生产力功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还渗透到生产力的非实体要素(如生产

10、管 理、决策、教育等)当中,通过加强这些要素的功能,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变革的功能。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能够改变整个生产的物质技术基 础及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以3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推动社会革命或社会改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物质生产力上,也 体现在它的革命的精神力量上。 10、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本质 关系。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关系的主体和范围看,可以划分为个人之间的关系,群 体、阶级、民

11、族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国内和国际关系等;从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看,可以划 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道德关系、宗教关系等;从社会关系的矛盾性质看,可 以划分为对抗性关系和非对抗性关系。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由于人的社会关系是具体的、 历史的,现实中的人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的,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具体的人是指 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的人,历史的人是指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人。马克思 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本质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抵制和清 除“人性自私论”的错误思潮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人的本质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

12、关 系的总和。 11、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实践过程中现实世界的物质多样性统一。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在实践中提出和解决的;这种统一是动态中的统一;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来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或物质存在和发展的表现;这是多样性的统一,是统 一于物质的最一般共性客观实在性。 12、 如何认识实践在人对物质世界的把握和改造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马克思认为,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实践,人对物质世界的现实把握和改造 只能通过实践来实现。首先,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世界之间的物质、能力、信息的交 换过程。其次,

13、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被改造的过程。最后,实践是能动的改造 过程。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和相互过渡的唯一中介。 13、 如何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普遍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具体事物的统一整体;事物外部, 事物同所处环境,事物同事物之间发生多种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内外交织、纵横交错的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或“巨系统” ,任何事物都是世界整体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 环节、或子系统,并通过它体现出与其他事物或系统的相关性和联系的普遍性。 14、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如何?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递增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4、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 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 了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量变是质变 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贯通,交替循环, 揭示出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5、什么是静止?怎样理解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 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3 分) (2)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认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

15、对运动;4第二,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 用不同事物。 (4 分) 16、怎样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不同 的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 分)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 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 承性;第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影响;第五,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5 分) 17、怎样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1)现象和本质

16、是相互区别的。第一,现象是外露的,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内在,通过 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现象是多 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4 分) (2)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的。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 表现本质。 (2 分) 18、怎样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第二,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 分)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 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 分) 1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具有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