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需求说明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9609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需求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需求说明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农村信用社机构评级系统 功能需求书功能需求书1.系统目标.1 2.系统使用对象.2 3.需求规定.2 3.1功能设计原则.2 3.2业务需求规定.2 3.3监管评级.6 3.3.1初评.6 3.3.2复评.6 3.3.3审核.7 3.3.4审查确定.7 3.3.5评级结果反馈.7 3.3.6评级档案整理.7 3.3.7评级功能要求.7 3.4评级结果运用.8 3.4.1衡量信用社风险程度的依据.8 3.4.2监管规划和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的重要依据.9 3.4.3监管机构采取监管措施和行动的主要依据.9 3.4.4评级结果的披露和保密.10 3.5评级查询.11 3.5.1工

2、作底稿查询.11 3.5.2地图查询.11 4.参考资料.12- 2 -1. 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依据我国现行的监管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借鉴商业银行内部监管评级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国际通用的“骆驼(CAMEL)评级体系” ,充分考虑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实现对合作部监管下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评级。建立一系列分析农村信用社风险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框架与方法,为监管机构判断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提供重要依据。使监管机构合计分配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2. 系统使用对象系统使用对象本需求说明

3、书的预期读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部需求制定人员;系统需求分析、设计人员;系统测试人员。3. 需求规定需求规定3.1功能设计原则功能设计原则第一、有利于监管机构全面掌握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管评级可以建立一个对农村信用社风险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框架,提出一系列分析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方法与标准,帮助监管机构及时识别、判断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和严重程度。第二、有利于监管机构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通过监管评级对农村信用社主要经营管理要素进行评价,可以系统地分析、识别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据此确定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重点,包括非现场监管、现- 3 -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

4、。监管评级既是对被监管机构一个周期的持续监管的总结,也为下一个周期的持续监管提供了可靠依据,是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持续监管的重要工具。第三、有利于监管机构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实施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和依法采取监管措施的基本依据。3.2 业务需求规定业务需求规定资本充足状况(Capital Adequacy)(一)定量指标1.资本充足率;2.核心资本充足率。(二)定性因素1 资本的构成和质量;2.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3.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4.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包括社员提供支持的意愿和实际注入资本的情况;5.对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管

5、理情况。二、资产质量状况(Asset Quality)(一)定量指标1.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2.正常贷款迁徙率;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授信集中度;6.全部关联度;7.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二)定性因素- 4 -1.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对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2.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3.关联交易程度以及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4.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5.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6.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7.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状况。三、管理状况(Ma

6、nagement)(一)法人治理状况1.基本结构;2.决策机制与效果;3.执行机制与效果;4.监督机制与效果;5.激励约束机制与作用。(二)内部控制状况1.内部控制环境;2.风险识别与评估;3.内部控制措施;4.信息交流与反馈;5.监督评价与纠正。四、盈利状况(Earnings)(一)定量指标1.资产利润率;2.资本利润率;3.成本收入比率;4.风险资产利润率。(二)定性因素1.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2.盈利的质量,以及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损失准备提取的影响;- 5 -3.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五、流动性状况(Liquidity)(一)定量指标1.流动性比例

7、;2.核心负债依存度;3.流动性缺口率;4.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5.(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二)定性因素1.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2.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头寸的调配情况;3.流动性的管理情况;4.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5.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头寸的能力。六、评级结果单项要素评级和综合评级均以一级、二级、三级、四 A 级、四 B 级、五 A级、五 B 级、六 A 级、六 B 级和六 C 级表示。越大的数字表明越低的级别,级别越低表示越需要予以更多和更有力的监管关注。(一)单项要素评级单项要素(管理要素除外)的评级结果均是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算术加权结果

8、,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权重分别为 60和 40。各单项要素评分 90分(含 90 分)至 100 分为一级;75 分(含 75 分)至 90 分为二级;60 分(含60 分)至 75 分为三级;53 分(含 53 分)至 60 分为四 A 级;45 分(含 45 分)至 53 分为四 B 级;37 分(含 37 分)至 45 分为五 A 级;30 分(含 30 分)至37 分为五 B 级; 20 分(含 20 分)至 30 分为六 A 级;10 分(含 10 分)至 20分为六 B 级;10 分以下为六 C 级。(二)综合评级综合评级结果是五个单项要素评级结果的加权汇总,即各单项要素的评分值分

9、别乘以对应的权重系数后进行加总,得出综合评分。资本充足状况(C) 、- 6 -资产质量状况(A) 、管理状况(M) 、盈利状况(E) 、流动性状况(L)五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 25%、25%、25%、15%、10%。本指引提高了资本充足状况(C)的权重,并特别规定资本充足率低于 8%的信用社,其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三级;如果资本充足率低于 8%且呈下降趋势,该信用社的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四 A 级。加权汇总后综合得分 90 分(含 90 分)至 100 分为一级;75 分(含 75 分)至 90 分为二级;60 分(含 60 分)至 75 分为三级; 53 分(含 53 分)至 60 分为四 A 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