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49608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济半小时经济半小时 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新能源调查:多晶硅的国际身价(20110927)(20110927)http:/ 300 万到 40 万,多晶硅价格坐上过山车那么这个价格我们是认为一个理性的回归。不仅是卖多晶硅,而是完整的产品 更多地生产太阳能产品。四川永祥股份是一家以生产多晶硅、聚氯乙烯为主的现代化工企业,2008 年他们的首期年产 1000 吨多晶硅项目竣工投产,公司当时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然而公司负责人冯德志告诉记者,三年来,多晶硅的价格仿佛坐上了让人头晕目眩的过山车,三年似乎像三十年一样漫长。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德志告诉记者,国内市场没有

2、启动以前,整个大部分市场还在欧洲,如果中国的终端市场不快速启动,整个中国的光伏产业,包括电池电量制作企业,硅片制作企业,这样一些企业相当于在自己脖子上拴了一个绳子.冯德志说,2008 年刚投产时,他们赶上了多晶硅价格的最高点,当时每吨售价高达 300 万元,然而,2009 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急剧萎缩,多晶硅跌到了每吨 40 万元的最低谷,同样由于欧洲市场需求回升,2010 年多晶硅回升到了 80 多万元,目前的价格再次跌至每吨 40 万元。冯德志跟我们讲,价格是一个理性的回归,三百多万的这个价位是一个高暴利时代。那这还有高暴利时代它是短暂的,所以逐步逐步一个理性的回归。永祥股份在投

3、产之初,正是中国多晶硅行业大发展的时候,冯德志认为要在竞争中取得先机,必须从技术上进行突破,因此永祥定位在生产高纯度的多晶硅方面,当时的纯度就达到了 9 个 9 以上,远远高于太阳能级别的多晶硅标准。为了降低成本,永祥公司采用了独创的工艺“永祥法”生产多晶硅,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可以全部被循环使用。这两三年时间的话,大的企业,规范的企业,技术上的先进的企业这几年时间中国的光伏产业前端这方面获得了众多技术的突破,真正意义上讲有那么一批企业,包括永祥在内,可以向国际上的大公司竞争。有了技术的优势,像永祥股份这样的一批多晶硅生产企业在价格最低点的时候,依然稳步发展,永祥公司二期 3000吨

4、的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对于他们来说,多晶硅的市场仍然充满了希望。多晶硅原料占到光伏发电成本 20%到 30%,对于光伏发电产业链的中下游来说,又如何看待多晶硅的价格变化呢?山东舜亦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光伏产业的中游企业,主要生产硅片、电池、组件、设计建造光伏发电系统。山东舜亦新能源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郑荣法告诉记者,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三四十美金(每公斤),现在是一个回归,理性的一个状态,也就是现在 360、370(每公斤)的话,对于多晶硅产家来说,甚至对整个行业来说,它应该来说是一个最合理的一个价值。全国政协常委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刘汉元说,高价格是特殊时期供不应求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

5、,回归到正常的价格,并且由于技术这一的话,进一步的这一种话改进,规模化效应的进一步提升价格,价格逐渐回落,甚至继续在走低,一个产业正常的这样一个话,发展的这样一个趋势。刘汉元,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刘汉元认为,应当理性看待近几年来多晶硅行业的发展状况。刘汉元说,在市场条件下来讲,往往说只要有需求,那么就会有供应,200 万一吨,300 万一吨,或者是未来预测这个行业有大量的缺口存在,因此有很多的资金和很多投资的企业会介入或者说投资到这个行业,这在市场条件下,是一个很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至于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是不约而同,有很多是看好这个产业,有的是看好机会的,涌入了

6、很大一批投资者,这个我们从计划的角度、和一种理性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它有些盲目,甚至说它有重复,可能不理性,但是对于市场规律来讲,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跟踪报道,2009 年,曾经报过,当时业内人士提出,产能两年就要过剩。 进入 2000 年以来,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欧洲大量运用,多晶硅需求量逐年提升,每年有一万到两万吨的新增需求,原有产能供不应求。1999 年,德国政府宣布实施“十万太阳能屋顶计划”,随后西班牙也对国内太阳能发电进行补贴,海外巨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被启动,2007年前后,多晶硅的价格一路攀升到了 300 多万元一吨的历史天价。而在中国,2006 年多晶硅总产量才只有 287

7、 吨,市场需口达上万吨,很快价格飙升到了 300 美元/公斤。2008 年 3 月,记者在河南洛阳中硅公司采访时,正是多晶硅价格最高的时候,下游客户如果没有关系,要想买到一公斤的多晶硅都不可能。望海龙告诉记者,产品出来后,破碎处理完了,马上就要出厂,这个是存不住的,客户都是把钱打到帐上在这排队,有些可能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拿到货。 也是非常紧张。但好景不长,金融危机导致西班牙、德国等国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光伏市场急剧萎缩,同时由于上游企业在高利润刺激下扩大产业规模,多晶硅产能出现过剩,价格大幅下跌,2009 年 9 月份,多晶硅价格跌到了每吨 40 万元左右。在四川眉山市的四川瑞能硅材料有

8、限公司,公司的一条 1500 吨生产线刚刚试生产,公司董事董乡君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多晶硅价格最高的时候开始建设,现在产品出来了,价格却急剧下跌。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董乡君说,中国的多晶硅是迎合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匆忙上阵的一个模式,它是纯粹多晶硅的一个产业,所以说它面临一些能耗,包括副产物的利用一些问题。 ”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内第一条多晶硅千吨级生产线,经历了多年来多晶硅价格的起伏,2009 年,记者也曾经在这里采访过,当时的总经理陈绍章曾这样来形容多晶硅的价格暴涨。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绍章告诉记者,当卖到 300 万的时候,我给他们卖了个玩笑,中

9、国什么最赚钱,以前说是贩毒最赚钱,我说现在卖多晶硅最赚钱,因为你算嘛,你当时三百万的时候你的成本才几十万,你算五倍以上的,差不多五倍(利润)。如今,现任负责人认为,现在的价格正趋于理性回归。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江说,价格是受这个欧美金融债务危机的影响,对市场必定还是在国外,在欧美市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价格不是很正常的。从未来的价格走势来看,价格随着多晶硅生产技术的这种提高,应该是这个价格,还应该还要往下走,当这个成为更多人所需求的时候,这个产业才能更快地发展。随着多晶硅这种产能的扩大,价格应该逐步趋于一种理性。 2009 年是高暴利时代结束经历的一个低谷,而且当时的技术还

10、相对落后,两年来,随着企业的技术革新,降低成本,很多企业认为目前的价格回归理性,当时被认为是过剩的 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呢?在光伏发电产业链的中游企业山东舜亦新能源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多晶硅在这里经过切割成为硅片、再生产成为电池、组件一直到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的重要环节在这里完成。对于他们来说,新能源的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在发展新的能源来说,也是逼在眉睫。现在这个光伏发电已经成本能做到八毛多,很快传统的电价要突破这个八毛,作为这个时期从全球各个国家的政府也好、中国政府也好,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去发展。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原先的供不应求变为了现在的基本平衡,使得原材料的提供

11、得到了保障。同期:山东舜亦新能源有限公司加工成本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空间,就整个行业来自全球,基本上差不多太多了,但唯独可能大空间的降低,肯定是在原材料这一块,我们后道的产品,包括电价整道的工序的一个生产,可能会以传统的电价能达到一个平价或接近一个平价过程。2009 年 9 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通知指出,2008 年我国多晶硅产能 2 万吨,产量4000 吨左右,在建产能约 8 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要求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每年 3000 吨,占地面积小于每千吨 6 公顷,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每千克 60

12、千瓦时,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在当时的采访中,曾经有业内人士这样预测多晶硅产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经济技术管理部主任鲁瑾告诉记者,有三四十家的多晶硅项目都在开工建设,那么从整个的投资规模,整个的投资量,还有产能的建设状态来说,从整个行业,从未来的至少是在近两三年内,存在一定的投资过剩,产能过剩一定的风险。 ”两年来,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这样的看法总是伴随着多晶硅行业,那么现在的多晶硅行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记者了解到,2008 年,中国多晶硅 80%以上依赖进口,2009年多晶硅实际产量 2 万吨,国内需求的 50%需要进口,2010年

13、产量 4.5 万吨,仍然有 50%需要进口,今年,中国预计多晶硅实际生产量为 7 万吨,也仍然有 40%的缺口。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江认为,产能过剩是一种相对的说法,相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业发展机会,多晶硅行业也会像其它行业一样有一个相对的过剩期和发展期。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江说,相对 2009年,当时各个地区各个省份应该说,各个企业的发展这种愿望,这种情况下,政府感觉到这个产业有过剩的这种,采取了很多措施,当时是有必要。但后来在 2010 年面对着新一轮的这种光伏产业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是不是又占上风,我们感觉到那个时候一些海关的进口数据,又回到了没有过剩的这种

14、,这种意义上将,那么我认为这个是一个可变的,不是一层不变的,所以它是一个相对什么样的市场,这个产业发展机会来确定的。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德志认为,多晶硅价格的波动并非是由产能过剩所引起,而是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冯德志告诉记者,整个波动不是产能过剩,而是终端市场供应和时间的一个变化,比如说债务危机对这个终端市场适度的影响,那么在间断性的表现上面来看的话,就是多晶硅料会稍微少一点,供应上面,供应的话偏松。那么在 2010年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安装特别大,然后需求特别蒙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个波动,价格上行,当时我认为供需关系的一个变化。尽管 2009 年的统计数据预计多晶硅的产能到 2010 年将

15、超过 10 万吨。然而,而 2010 年,我国多晶硅实际产量只有 4.5 万吨,多晶硅实际产量远远小于计划的产能,光伏产业中游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等生产企业一部分多晶硅仍然依赖进口。事实上,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技术的涨落需要一段周期,那么每一个企业计划的产能和实际产量,中间有很大的差距。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刘汉元说,2011 年和 2012 年、2013 年国内需要的多晶硅 80%到90%自力生产,少量的进口,目前可以测算到的未来两年、三年这样一个比较的轨迹,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供需又基本平衡,甚至还说实际上国内有很大的缺口,今年还有 40 左右的缺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过剩是

16、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这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和实际的产能去看,过剩的现象并不那么特别严重。国内企业大量集中在多晶硅和太阳能产品等中上游环节,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则更多地看准了太阳能的中下游,大力发展绿色和低碳项目。芝加哥会议中心是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支持下,由成长集团投资开发的一项零排放的绿色建筑。这个大型的酒店和会议中心,所有的能源都将依靠太阳能等方式供给,实现零排放。Anshoo Sethi 安晟 芝加哥会议中心 CEO 说,我们把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理念 green initiatives 包含在建筑中。现在我们在做芝加哥会议中心,这会是世界第一个零碳的酒店会议中心。零碳的意思是不仅使用了太阳能技术 在所有的窗户中,卧室、 屋顶,无论什么有玻璃的地方用的都是太阳能。这样的绿色建筑,需要先进的太阳能科技来支持,也需要大量使用多晶硅和太阳能产品作为原材料。针对国内多晶硅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