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490668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教導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八個字真是精彩絕倫。大家都很想學。有同修問我:法師,如何都攝六根?我告訴他:淨念相繼。他又問:如何才能做到淨念相繼?我就告訴他:都攝六根。諸位要曉得,都攝六根就是淨念相繼,淨念相繼決定都攝六根。何謂淨?清淨。若你心裡還有妄想雜念,就不是淨念。淨念是覺明妙行菩薩所講的不懷疑、不夾雜。不但念佛不能夾雜世間的妄想、分別、執著,連佛法都不能夾雜,夾雜其他大乘法門也不是淨念。真正做到一切法都不夾雜、不懷疑,這是一心稱念。無量壽經教導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是一心,向是方向,這就是淨念。相繼就是不間斷。換言之,如何念佛才相應?不懷疑、不夾雜、不

2、間斷,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方法確實能將我們無量無邊的妄想、分別、執著伏住。修行就是如此修法,要從此地修學起。 修行大乘法,通常問你修什麼法門?你用什麼方法來修學?用觀想。依照華嚴經修行的人,要修法界觀。而淨土宗的修觀有十六種,就是十六觀經。這十六種方法就是十六大類,每一類中還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但修學這十六大類中的某一類就能成就。 一定要記住,一能成就,二、三不能成就。為什麼?你分心了,分心不能得定,一才能得定,定則開慧,開慧才能照見。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換言之,就是照見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沒有觀照的功夫怎麼行?所以,在在處處都顯示修行人心念要專一。法門無量無邊,你要專注在一個法門上,才能

3、得定、開慧。如果學得太多太雜,你這一輩子一門都不能契入,就什麼利益都得不到。 佛說,無量無邊的障礙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離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真難。難在何處?難在你沒有定慧。戒定慧稱之為三學,稱之為三寶。戒是僧寶,定是法寶,慧是佛寶。大家只曉得佛法僧是三寶,但不知道戒定慧。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清淨是戒、是僧寶;平等是定、是法寶;覺是慧、是佛寶。所以,從無量壽經經題上看,三學、三藏、三寶具足,這才知道這個經的內容與價值。佛法稱為經,現在稱為課程。這個課程的標準與價值,你對它不認識,學習的興趣、願望就不高;若你對它了解得愈透徹,修學的義

4、趣就愈高愈濃。人與人之相交,亦復如是。彼此了解得愈透徹,感情就愈深;了解得很淺,當然生疏。所以,古人常講:朋友是老的好,交情是舊的好,因為往來的時間長久,了解夠透徹。世出世法,沒有例外。能發普賢心,修普賢行,這個人就是普賢菩薩。哪些人是普賢菩薩?無量壽經說,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從凡聖土下下品一直到實報土上上品,全是普賢菩薩。由此可知,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的法界,無量壽經可以作證明。無量壽經第一句話就是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咸是全部,所以極樂世界全都是修普賢大士之德。清朝初年,彭際清居士告訴我們,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本的無量壽經,也就是圓滿的無量壽經,我們這才曉得淨土與華嚴經的關係是一不是二。

5、無量壽經可以說就是華嚴經的精華、節要,兩者經文雖有多寡之不同,內容實際上無二無別。換言之,極樂世界全部都是學習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學淨土的同學不能不清楚的。我們要用時間和精力去找真的東西,真的是佛法,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永恆的,不會隨這個身體、世界而消滅。所以,真正聰明人是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靈性,決不是提升物欲的享受,否則就是往下墜落。我們要提升靈性、智慧,提升自己的境界。這個提升永無止境,一直要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成佛之後,廣度眾生;眾生無邊,我願無盡,這就完全契入佛菩薩的境界了。諸位要記住,真正學佛絕不求人天福報。世間人所追求的是富貴、智慧、健康長壽,學佛的人也不以此為目標。

6、學佛的目的在入佛無量境界,這是學佛真正的目標。你要是把目標訂在富貴、智慧、健康長壽,你將來所得的是三善道的福報。如果你的煩惱習氣沒有完全斷除,你也可能到畜生道、餓鬼道去享福。這種事情很多,我們要明瞭。成佛之後也不是享福,雖不是享福,福在其中。成佛之後,目的在教化眾生,幫助盡虛空、遍法界尚未覺悟的眾生。所謂為淨十方諸國土,成佛之後為的是這樁事情。我們天天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淨是清淨莊嚴。成佛之後,不是去莊嚴一尊佛的國土,而是莊嚴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國土。菩薩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入這個境界,這就是華藏世界的一真世界。往生經裡面講的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亦無量。 說到三輩九品的

7、標準,如果能將無量壽經所講的道理、教訓百分之百做到,肯定上上品往生;如果百分之百做不到,能做到百分之九十,肯定是上中品往生;百分之九十做不到,能做到百分之八十,則是上下品往生。從此往下降,能做到百分之二十,就還有下下品往生的資格。真能往生,這是真正親近佛陀,親近善知識。 人在這一生當中,最可貴的就是覺悟;如果不覺悟,這一生真的是空過了。不覺悟的人不可能不造業,縱然你的心也善、行也善,你造作的是善業,但是你的煩惱習氣、自私自利、貪瞋痴慢不能斷,還是出不了六道,還是要六道輪迴,就是因為你造的是染業。因此,覺悟才管用!覺悟之後,無論你怎樣的造作,都是淨業。為什麼?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不管你所想所做的

8、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是利益眾生。正面的,譬如和顏軟語教化眾生;負面的,譬如眾生做錯事情,你打他、罵他、懲罰他,都是為他好,那是教育的手段,是大慈大悲的流露。所以,方法無量無邊,只要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統統是淨業。這些不是善、不是惡,也不是染業,那是淨業。淨業能了生死,出三界,這是學佛不能不明瞭的。淨業能了生死,出三界。如何讓善業變成淨業?三輪體空就是淨業。何謂三輪體空?第一,造作的時候,不執著我能造作。如果執著我能造作,這是增長我執。無我相不是沒有這個相,相還是有,事還是有,而是心上不執著,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一天到晚很認真的在做,心裡清淨,痕跡都不著,就是無我相。第二,不執著所造的事業。再好的事業也不放在心上,認真努力去做,心裡乾乾淨淨,若無其事。第三,我們造作為一切眾生,不要執著為一切眾生的相。造作時,執著為一切眾生相,就又著相了。簡而言之,不執著我能做,不執著我做的事,不執著我為他做,心多清淨,這才真正是自度度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