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86517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 2015-20162015-2016 学年七年级语文学年七年级语文 5 5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根据课文默写。 (10 分)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 )无情有恨何人觉, 。 ( 陆龟蒙白莲 ) ,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 ) ,雨中留得盖鸳鸯。 ( 郑谷莲叶 ) 雨昏青草湖边过, 。 ( 郑谷鹧鸪 ) ,鸣噪自纷纷。 ( 孤雁 ) 万籁此俱寂,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凭轩涕泗流。 ( 杜甫登岳阳楼 )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叱咤(zh)风云 殷(yn)红 B

2、自怨自艾(y) 天堑(qin) C不堪(kn)设想 粗犷(gung) D锐(ru)不可挡 翩跹 (qi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载着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扶摇直上,飞向浩淼的太空。 B他的这篇文章写的是亲身经历,感情自然真挚,称得上著作等身。 C贝聿铭先生为了设计出具有东风神韵的苏州博物馆呕心沥血,最终完成了家乡人民的重 托。 D四月的鼋头渚青山绿水,樱花烂漫,令游客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未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2 分) A天涯海角总有一份牵挂陪伴着我。 B无臂钢琴家刘伟阳光男孩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C雨雾将窗外

3、的世界染成了一幅朦胧画。 D湖光山色,花香鸟语,灿烂了她的心情。 5、名著阅读 (4 分) 群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很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她无知轮剑 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 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左挡右遮施武艺,前迎后架骋奇谋。 本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小说的作者是 。 “群钗”指 (人名) ;“群钗”因何怀恨“泼猴”?简述原因 阅读与欣赏(37 分) (一)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6、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

4、(2 分) A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荷叶与罗裙,荷花与脸庞相互辉映、和谐美妙的图画。 B第三句中一个“乱”字,写出采莲女融入荷叶、荷花丛中,若隐若现,画面充满动感。 C诗人始终让采莲女明显地出现在画面上,使得这首诗意境更加优美。 D全诗语言生动活泼,形象传神地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二) (6 分)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 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 分)益习其声 蹄之 8、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译: 9

5、、 “终不敢搏”写出了老虎哪些心理活动?(2 分)答: (三)郤恶奔秦(10 分) 秦楚交恶,楚左尹郤恶奔秦,极言楚国之非,秦王喜,欲以为五大夫,陈轸曰: “臣之里有出妻而再适者,日与其后夫言前夫之非,意甚相得也。一日,又失爱于其后夫, 而嫁于郭南之寓人,又言其后夫如昔者。其人为其后夫言之,后夫笑曰:是所以语子 者,犹前日之话我也。 今左尹自楚来,而极言楚国之非,若他日又得罪于王而之他国, 则将以其所以訾楚者訾王矣。 ”秦王由是不用郤恶。 注释:左尹:楚国官职名称。郤(x)恶:人命。 五大夫:官职名称。陈轸:人名。 寓人:外乡人。 訾(z):说人坏话。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

6、 分)郤恶奔秦 极言楚国之非 日与其后夫 又言其后夫如昔者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其人为其后夫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 ) (2 分) A虎因喜,计之曰 B亦荆吴形胜之最 C至之市 D久之,目似瞑 12、翻译下列句子。 (4 分)是所以语子者,犹前日之话我也。 译: 若他日又得罪于王而之他国,则将以其所以訾楚者訾王矣。 译: (四) (4 分)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 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7、松鼠跑跳轻快极了, 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 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 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13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14选文说加点词语“有人说”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答: (五)野油菜花儿开(15 分)初冬的山野,虽然寒气逼人,却也有几分野趣。 早晨,太阳好像怕冷似地极不情愿地从东山探出头来,遍洒金光。东山山腰系着一条白 色的云腰带,薄薄的雾气像轻纱缭绕着。西山的山脊呢,初升的太阳照上去,像是戴上了 一条粉红色的头巾,分外妖

8、娆。 脚下,洁白的霜覆盖在枯黄的草叶上,脚踩上去,沙沙作响,寒气逼人。小沟里的水也 像被这寒气镇住似地,不再哗哗流淌,只是慢慢地流,嘴里不断哈出热气来,好像在说: “冷死我了,冷死我了。 ” 小路两边的地块里,一种极不起眼的野油菜花,静静地绽放在山野的草木之中,将山野 和山林点缀得色彩纷呈。这些野油菜花生长在缺水少肥的地块里,干冬季节,人们也懒得 种任何庄稼,野油菜花也就尽情地开放。这些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的野油菜花,平常的 日子里,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腊月时分,天气骤寒,霜起时节,漫山遍野的野油菜花便 相约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地竞相绽放,把寒冬季节的花期推向鼎盛,给这 寂寞单调的

9、山野增添了生命的活力,都想来比试一下谁开得艳,谁开得美,谁更能经霜傲 寒开放。这些野油菜花,长得瘦瘦的,不像大田里的油菜,肥肥硕硕,让人油然而生起一 种怜爱之情,这山野间傲霜的精灵,没有树高,不似兰香,星罗棋布一般,这里一棵,那 里一棵,跟你捉迷藏似的,分外逗人喜爱,别有一番风韵。 山坡上,贫瘠的地块里,是野油菜花争相竞美的大舞台,野油菜花就是山坡的主人,她 们肆无忌惮地闹着,大地一片喧哗,被它描绘得绚烂多彩。十字花科家族里单眼皮的姑娘, 在这时出嫁,满山满野竞相开放,那粉嫩的娇艳的花朵儿,沐浴着朝阳,在清凉的风中娇 怯如少女的双眸,柔弱的枝干上顶着一朵黄色的小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寒风吹过,

10、花 儿优雅地摇曳着,阵阵淡雅的香味迎面扑来,沁人心脾。薄雾中,那小小的花儿在静静地 开放着,在一片灰色的背景中,明亮,艳丽,吐露着顽强的生命信息。 没有人给它施肥,没有人给它浇水,在这寒冬季节里,它们却开得那么欢,开得那么艳。 无意苦争春,只是傲寒开,虽然渺小柔弱,却从不自卑,只是静静地吮吸着属于自己的一 份阳光和雨露,绝世独立,应时而开,不为别人,只是尽情释放出自己生命的色彩。 看着这些盛开的野油菜花,不由得想起前些年吃过的用野油菜做的一道美味佳肴,至今 想起来,依然口角噙香。人们把经霜的野油菜花采摘回来洗干净,在露天下露上几晚,腌 成腌菜,月余后的腌菜掏出来,拌上辣椒油、花椒、芫荽等佐料,

11、加上熏肉,吃起来辣得 舒心,麻得快意,苦中微甜,吃着这道菜,心里想着: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经一番 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经过冰霜的寒冻,又怎会有野油菜腌菜的苦香?没有暴风骤 雨的洗礼,怎会有蓝天丽日的绚丽?阳光总在风雨后,野油菜花独自在寒冬开放,不是为 了别人的眼睛,而是为了展示自己不屈的生命力。 冬天的早晨,山野草叶枯黄,霜色洁白,我寻到了野油菜顽强不屈、怡然自得、超凡脱 俗的生命真谛:无论什么时候,生命自始至终都是顽强的,即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 要绽放出自己的美丽。寒风吹彻山野,万物沉睡,唯有野油菜花依然鲜艳绽放,丝毫没有 凋败的迹象。在大片凋枯的草木之中,它们在静默中传递着欣欣向荣的信息和色彩,在沉 静中尽情释放出生机,就像寒冷冬日里的一缕明亮的阳光,给人带来无限温暖的希望:既 然冬天已经来临,那么春天将不再遥远。 15.请用简要语言概括选文第段的内容,并说说这样写在文中的作用。 (4 分)答: 16.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喜爱野油菜花。 (4 分) 答: 17.选文第段加点的“闹”和“喧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 分) 答: 18.请认真阅读第段画线语句,说说其中蕴含怎样的人生哲理?(3 分) 答: 表达与交流(共 43 分)(一) (3 分)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