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理常规3.26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48371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3.26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3.26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3.26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3.26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3.26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3.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护理常规3.26(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初步判断发病原因。对于先天性畸形患者,了解其母在妊娠期 间有无异常感染、放射线辐射及分娩过程中有无难产等;脑脓肿患者是否存在慢性中耳炎、乳突炎 及其他部位感染;脑卒中患者有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创伤等病史。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肌力及肌张力,感觉功能、深浅反射及 病理反射等。注意有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症状;有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否影响患者自理 能力,是否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是否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营养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了解 手

2、术方式及各项治疗措施后的效果。评估各项检查结果,包括 X 线平片、脑血管造影、CT、MRI。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对疾病及其手术治疗的了解程度。 (二)术后评估(二)术后评估 1.评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了解引流管放置位置目的及引流情况。 2.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问题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 与先天性畸形、脑肿瘤的诊断、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视力、肢体感觉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等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呕吐、高热、应用脱水剂等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 与留置各种引流管有关。 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及脑疝、

3、颅内出血、感染;中枢性高热、尿崩症、胃出血、顽固性 呃逆、癫痫发作等。 6.知识缺乏 缺乏与所患疾病相关的康复知识。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给予适当心理支持,耐心听患者诉说,使患者及家属能面对现实,接受疾病的挑 战,减轻挫折感,帮助先天性畸形患儿父母渡过悲伤期,明确指出孩子的先天性缺陷并非家长责任, 不必自责。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具体情况提供正确地通俗易懂的指导,告知疾病类型、可能采用的治 疗计划及如何配合,帮助家属学会对患者特殊照料方法和技巧。 2.加强生活护理,防止意外发生。 (1)脑积水患儿的头部应给予适当支持,以防颈部受伤。 (2)对颅裂和脊柱裂

4、患儿应注意局部保护,以免肿块破裂或感染。 (3)因意识障碍或后组脑神经受损致吞咽困难者,进食时应防止舌咬伤或误吸导致肺部感染。 面瘫患者进食时食物易残留于麻痹侧口颊部,需特别注意患侧颊部粘膜的清洁。 (4)肢体无力或偏瘫者需加强生活照料,防止坠床或跌碰伤。 (5)语言、视力、听力障碍的患者需加强生活护理。 3.对症治疗以提高手术耐受力。因颅内高压而频繁呕吐者,除应注意补充营养外,还需纠正水、 电解质失衡;脑脓肿患者应给予抗感染及降颅压处理。 4.术前练习:位于 Willis 环前部的颅内动脉瘤或颈动脉海绵窦瘘行封闭术的患者,应在术前进 行颈动脉压迫实验及练习,以建立侧支循环。 5.常规准备:常

5、规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脑 CT、MRI 等;术前 1 日头部 备皮;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术后便秘,严重颅内压增高者禁忌肥皂水灌肠;女性患者需了解记录 末次月经时间,以便及时应用性激素改变月经来潮时间,保证手术如期进行。 6.呼吸道管理:术前戒烟,减少呼吸道刺激。 (二)术后护理(二)术后护理 1.体位: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取侧卧位,以利于呼吸道管理。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后,抬高床头 1530 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2.营养和补液:一般颅脑手术后 1 日可进流质饮食,第 2、3 日给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2普通饮食,注意保持大便通畅。脑手术后均有脑水肿反应,故应适当控制输液量

6、,成人每日以 15002000ml 为宜,其中含盐溶液 500ml。 3.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时头转向一侧以免误吸,防止 肺部感染。注意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呼吸道梗阻的表现,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4.止痛及镇静:颅脑手术后患者若述头痛,应了解和分析头痛的原因、性质和程度,然后对症 处理。为防止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再出血,必须保持术后患者安静,若发现患者躁动不安,在排除颅 内压增高或膀胱充盈等因素后,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如氯丙嗪、异丙嗪、地西泮或 10水合氯醛 等。 5.病情观察及护理:常规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状

7、况等。注意观察切口敷 料及引流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切口感染。观察有无脑脊液漏、颅内压增高症 状。定期观察皮肤状况,预防压疮。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活动。附附: :脑室引流的护理脑室引流的护理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常选用非主要半球额角 或枕脚穿刺。 【目的目的】 通常是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如枕骨大孔疝;治疗脑室内出血; 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术后早期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等。 【适应证适应证】 1.任何原因造成的脑积水并发颅内压增高,尤其是急性颅内压增高。 2.抢救急性枕骨大

8、空疝垂危患者时的首选措施。 3.中线和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脑干损伤、小脑损伤等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 4.丘脑脑干出血、原发性与继发性脑室出血、外伤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5.第三脑室、颅后窝肿瘤和枕骨大孔区术后并发出血或/和急性脑积水的抢救,以缓解症状,为 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6.脑积水分流术后分流管梗阻。 7.需要做脑室体外引流,并向脑室内注入药物者。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1.术后至少 24h 内每隔 3060min 观察一次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的变化并 做好记录。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2.引流管不可折叠、扭曲

9、、受压。同时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使患者的头部有适当的活动空间, 进行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必须先将引流管安置妥当,避免意外发生。必须严格注意脑室引流管不同于 其他引流管的是:引流管的开口(平卧:眼外眦与外耳道连线的中点;侧卧:正中矢状面)需要高出 侧脑室平面 10-15cm 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引流袋过高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 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过低脑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内压骤降,易引起脑室内出血或小脑 幕裂孔疝,因此引流袋的高度每班必须加强巡视及严格床头交接班,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3.术后早期禁忌引流过快,以免导致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血肿、脑瘤内出血(瘤卒中) 、脑疝形 成

10、。必要时适当提高引流袋平面,减慢引流速度、控制脑脊液引流量。引流量多时,遵医嘱补充液 体。 4.脑室引流液的观察: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 12 天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 为橙黄色,若术后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应报告医生紧急处理,护士应做好手 术准备。每日分泌 400500ml,特殊情况如颅内感染患者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引流量可适量增加。 5、拔管前 1 天夹闭引流管并密切观察,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开放引流管。 拔管后,如切口处有脑脊液漏,应通知医生及时缝合,以免引起颅内感染。3颅脑损伤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

11、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 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 及偏盲等。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鼻漏、耳漏。脑干损伤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严重时 发生脑疝危及生命。重症颅脑外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1.了解受伤的过程,如暴力的性质、大小、速度、方向等。 2.有无头皮血肿、裂伤或撕脱伤,有无颅骨骨折。 3.受伤后有无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逆行性遗忘,受伤当时有无口鼻、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 外漏,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 4.了解现场急救情况及患者既往史。 5.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

12、 【护理问题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脑损伤后意识不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2.意识障碍 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 与癫痫发作、脑挫裂伤有关。 4.脑组织灌注异常 与脑水肿有关。 5.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长期卧床、输液有关。 6.躯体移动障碍 与外伤所致脑损伤有关。 7.疼痛 与术后致痛物质刺激有关。8.恐惧/焦虑 与外伤刺激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和皮肤受伤有关。 10.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脑损伤后意识和肢体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有关。 11.有感染的危险 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1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脑损伤后

13、高代谢、呕吐、高热等有关。 13.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颅内低压综合征、颅内出血、脑疝、癫痫发作。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一)术前护理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判断有无休克和脑疝。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脑疝患者立即快速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合血、剃头及清洁头部皮肤。 4.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障碍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道或 行气管插管/切开,尽快清除口鼻腔及咽部血块或呕吐物。禁用吗啡止痛,以防抑制呼吸。 5.开放性颅脑损伤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患者平卧位或休克卧位,尽快补充血容量同时注意保 暖

14、。 6.正确体位:为促进漏口早日闭合,需维持特定的体位,其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 颅底硬膜破损处,有助于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维持体位至漏液 停止后 3 天。前颅窝骨折者还应将抬高床头 30。 7.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和常规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 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擤鼻涕、打喷嚏和咳嗽,严禁填塞或用水冲洗耳、鼻以及经鼻吸 痰和置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定时监测体温,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 (二)术后护理(二)术后护理 1.卧位:术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呼吸道管理。待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抬高床头 15-3

15、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监测意识、瞳孔、呼吸、血压等,做好记录。 3.感染或脑损伤均引起高热,应查明原因。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 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如酒精擦浴、温4水擦浴或应用冰毯、冰帽;必要时行低温冬眠疗法。 4.加强基础护理。对于昏迷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 按时给予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躁动患者 谨慎使用镇静剂,应设专人守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5.冬眠疗法是采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

16、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低温状态。房间应保持安静,光线柔 和,室温在 18-20。有专人看护,并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患者应平卧,搬动患者或翻身时,动 作要轻柔、缓慢,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降温以肛温 32-34为宜,冬眠时间一般为 3-5 日。治疗 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冻伤或压疮的出现。停止冬眠治疗时应先停止物理 降温。6.颅脑外伤或术后采用静脉输液补充热量,输液总量一般不易超过 1500ml/d,以防止脑水肿的 发生和发展。以后可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胃肠功能改为流食或鼻饲饮食。 【护理评价护理评价】 1.患者意识状态是否逐渐恢复,日常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2.患者呼吸是否平稳,有无误吸发生。 3.患者营养状态如何,营养素供给是否得到保证。 4.患者是否出现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 5.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疝及癫痫发作等并发症,若出现是否得到及时发现及处理。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1.如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