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邀请行为中看礼貌从邀请行为中看礼貌从邀请行为中看礼貌时间:2011-04-22 11:38:42 毕业论文范文 作者:秩名论文导读:他仿效 Leech 提出了汉语的五个礼貌原则面子观,从邀请行为中看礼貌关键词:邀请行为,面子观,礼貌原则一、Brown&Levinson 的面子观他们认为面子的概念来自 Goffman 的面子行为理论和英国民间词语,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self-image) 面子与尴尬,难堪,或“丢脸”相联系(1987:61) 他们认为,说话人应该尊重听话人的自我形象,避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FTAs) 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Brown &Levinson 将面子的划分为负面面子(NegativeFace)和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 负面面子反映了一个人不希望被人强加观点,或者做出自由选择的愿望正面面子反映了一个人被人喜欢,赞同,尊重或者欣赏的愿望(1987:61) 。
与之相应,面子管理的策略也划分为两类:负面面子策略和正面面子策略负面面子策略强调听话人的自由权利,所以它是一种尊重策略(deference strategy) 正面面子语用策略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solidarity strategy) 1.负面面子策略 对于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来说,负面面子是最合适和最为规约性的语言策略(1987:130) 负面面子礼貌策略即尊重策略涉及人际交流过程中的“正式”礼貌形式在实施负面面子策略的时候,说话人考虑听话人的负面面子需求,应表示自己不愿意强迫对方,侵犯对方,尊重听话人的自主自由,现列举在本段邀请行为中涉及到的负面面子策略加以分析:1)利用规约性间接手段(Beconventionally indirect)(1987:132) 以规约性的间接手段表示请求等,可以避免损害到受话人的负面面子在文中的邀请行为中,赖大家的说到:“不是接他老人家,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语言转弯抹角,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赖大家的要邀请贾府的主子们赴宴,取代了直接言语行为,另一方面又让听话人一听就明白,表达尊重听话人的自主自由。
2)闪烁其词(Hedge) (1987:145) 正如正面面子策略中的“留有余地”一样,负面面子通过一些“不明确的话”来减弱威胁面子行为的目的在王熙凤回答赖大家的邀请时说到:“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 ”这个“别人不知道”就是一种闪烁其词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没有涉及到其他人,避免威胁其他听话人的负面面子 3)表示悲观(Be pessimistic) (1987:173) 不强迫受话人作出行动反映,表示说话人对于自己说的话不抱太大的希望,听话人不必受说话人话语影响赖大家的说:“择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们奶奶的老脸罢了 ”赖大家的发出邀请,但是话语中表示了悲观,虽然定了日子,但是请不请得来贾家的主子们还得看自己婆婆赖嬷嬷的面子,对自己邀请这一行为表示了悲观博士论文,面子观4)尊重(Give deference) (1987:178) 博士论文,面子观尊重策略的实施是通过使用一些明确表达对于听话人的社会地位给与尊重的称谓语,也可以通过自贬(downgrade)的方式加以实施文中多处体现到这种策略赖嬷嬷对贾家主子的称呼“主子” 、 “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 、 “老爷、爷们” 、赖大家的对王熙凤称呼“奶奶” ,这些都是通过称谓语体现出了尊重策略。
称在自己家的花园摆酒为“在我们破花园子摆几席酒” ,通过自贬方式实施了对听话人的尊重赖嬷嬷说:“我才去请老太太,老太太也说去,可算我这脸还好 ”赖嬷嬷的言外之意是由于自己请到了老太太去赴宴才证明自己有面子,突现了对老太太的尊重5)给受话人提供某种补偿 (Redress other wants of H’s)(1987:209) 发话人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补偿,如承认蒙受恩惠,承认欠债等文中赖嬷嬷两次提到“托主子的洪福” ,认为自己儿子被选上是托了贾家主子的福,能够摆酒席好好热闹上三天也是托勒贾家主子的福,承认蒙受了贾家人的恩惠,照顾了听话人的负面面子2.正面面子策略正面面子礼貌策略与“亲近” (intimacy)紧密相关正面面子策略隐含着寻找共同点和申明愿意和对方合作来尽可能缩短双方之间距离它用礼貌形式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solidarity strategy) (1987:101-117) 仅列举文中涉及到的正面面子策略加以分析:1)声称具有共同点(Claim common ground) (1987:103) 说话人表明与听话人是一类人,具有相同的目标,价值观或者爱好等。
通常的做法有表明具有同样的团体身份,这可以通过称呼的选择,方言,行话的运用来显明博士论文,面子观文中赖大家的称呼“奶奶姑娘们”和赖嬷嬷的称呼“主子,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 ,一方面表示对贾家的尊敬,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说话人与听话人关系是一个团体的身份这个策略也可以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强调双方又共同分享的背景,可以让受话人自在轻松,同时维护受话人的正面面子如王熙凤说道:“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 ”这是句玩笑话,实际上她是肯定要带着贺礼的,赖大家的笑道:“奶奶说哪里话?奶奶要赏,赏我们三二万银子就有了 ”这句玩笑话作为回应,能表现出她们的关系融洽,是亲近策略的很好体现2)传达发话人与受话人合作的信息(Claim that S and H are cooperators) (1987:125) 这可以通过提供需诺等来补救对受话人的面子威胁文中李纨王熙凤笑道:“多早晚的日子?我们必去,只怕老太太高兴要去也定不得 ”对于赖大家嬷嬷和赖大媳妇提出的邀请,她们承诺赴约,本身就是一种维护发话人面子的行为,有说老太太高兴得兴许也去,更强调出她们对赴约的愉悦之情二、顾曰国的汉语礼貌原则顾曰国(1992)认为,汉语言文化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尊重、谦逊、态度热情,文雅。
基于这四个特征,他仿效 Leech 提出了汉语的五个礼貌原则1)贬己尊人准则贬己尊人准则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贬己尊人准则即指谓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时要“贬” ,要“谦” ;指谓听者或者与听者有关的事物时要“抬” ,要“尊” 文中赖嬷嬷说到“在我们破花园子里摆几席酒” ,破花园子指自己家的花园,用“破”来修饰,对自己采取了“贬”的方式2)称呼准则称呼准则即用适切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称呼语里记录了“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 ”称呼语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博士论文,面子观文中的称呼语是很有特色的,很好的体现出了礼貌原则中的称呼准则赖大家的称自己婆婆为“他老人家” 、 “奶奶”充分表示出尊敬;而赖嬷嬷称自己儿子为“小子” ,称自己丈夫为“他老子” ,这样看似随意的称呼语却恰当地表现了他们亲近的亲属关系3)文雅准则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显示说话人有教养文雅准则在这段话中体现较多,如在赖大家的邀请奶奶姑娘们时,委婉地问道:“倒是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采取的是委婉的邀请方式,让听话人感到舒服4)求同准则求同准则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
博士论文,面子观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人们实施求同准则的策略往往是先指出并肯定双方共同点,给对方留个脸面,然后才说出不同点文中王熙凤接受邀请时说:“别人我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 ”先肯定了要赴邀,满足了邀请人的愿望,继而又说:“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 ”事实上,王熙凤不会这样做,但是当她要发表调侃之辞时,遵守的是求同准则5)德、言、行准则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益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文中赖嬷嬷说:“托主子洪福,想不到的这样荣耀,就倾了家,我也是愿意的博士论文,面子观 ”谈话中她把自己儿子中举人的原因归于是托了贾家主子的洪福,并且提到了两次,夸大了别人给自己的益处,自己是感激不尽,倾了家请客也是愿意的又说“请老爷们,爷们去增增光” ,这里将邀请贾府主子去赴宴说成是为自己增光,言语中夸大别人给自己的益处[参考文献][1]Brown, P. &Levinson, S. 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3]顾曰国.Politeness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5]侯国金.指示语的礼貌策略[J]. 外语与文化研究,2004,3.[6]曲卫国,陈流芳.也“Please” ,也谈“请”——与刘绍忠先生商榷[J]. 外国语,2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