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82544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七中学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七中学 2015-20162015-2016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题答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值:100 分 一、基础知识 (25 分) 1、下列各选项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撩起(lio) 沼泽(zho ) 强迫(qing) 污秽(hu) B、衣襟(jn) 讪笑(shn) 磐石(pn) 深邃(su) C、书塾(sh) 嫉妒(j) 炽痛(zh) 宰割(zi) D、宿儒(s) 脑髓(su) 哺育(b) 难堪(kn) 2、下列各组书写正确的是( ) (2 分) A、来势凶凶 锲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

2、B、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锋芒必露 亦复如是 C、妇儒皆知 人声鼎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鞠躬尽瘁 3、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B、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 13 枚金牌中的 11 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3、。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5、走进名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 期的童年生活。 B、 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 们以及快乐的“好事情”和执着的“小茨冈” 。 C、外祖母慈祥、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D、在黑暗污浊的生活环境中,阿廖沙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 勇敢、正

4、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 ,后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 接紧密,过渡自然。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C、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普普通通却有着强烈 的爱国情怀的教师形象。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5、 ) (2 分) A、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常要扫墓祭祖,郊外踏青。B、古时,君是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尊君、家君都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C、中国有 56 个少数民族,属于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有 1000 多个。著名的少数民族节日有 “泼水节” 、 “火把节”等。 D、传统文化中,人们喜欢将经冬不凋、葱绿常青的松、竹和傲雪凌霜、冲寒怒放的梅花, 并称为“岁寒三友” 。 8、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2 分)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 ,因为他 。 9、综合实践活动:(3 分

6、) “五一”小长假将要到来,很多人都想趁机放松一下,旅游是一个好的选择,某旅行社为 此也特设了学生一日旅游专线。请你以旅行社的名义写一段话,向大家推荐家乡丹东的一 处旅游景点。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连贯,有吸引力,40 字左右。10、诗句默写:(6 分)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 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 (1)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 静的竹林深处,聆听王维“独坐幽篁里, (2) ”的琴声与长啸。我 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3) “ ,散入春风满洛城” 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 “故园东望路漫漫, (4)

7、 。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5) “ , (6) 。 ” ,我们领略了木兰征战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气氛的悲凉。徜徉于诗文中,我们渐渐长大。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甲 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乙 司马

8、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 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三朝名 臣言行录 注释:患:担忧。若:如。下帷绝编:分别指董仲舒和孔子对于学习态度的两个典 故。现指很努力、专心地读书。迨:到;等到。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A、日扳仲永 ( ) B、或在马上( ) 12、翻译句子(4 分)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B、书不可不成诵 。 13、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2 分)A、我们从父亲的角度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 _

9、 。 B、乙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14、两则故事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谈谈你从两篇文章中得到的不同感受。 (2 分)甲文: 乙文: 三、现代文阅读(语段一 13 分,语段二 12 分,共 25 分)(一)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13 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 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

10、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 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 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11、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5、 爸爸的花落了选自 ,作者是 。 (2 分) 16、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3 分)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含义?(2 分)18、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请在选文中找到这样的句子, 写在下面。 (一句即可) (2 分)19、 “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 分)20、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两句

12、赞美、感激父爱的话。 (2 分)(二)冷风暖香 (12 分) 【A】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走在街上,忽然觉得周 围有了一种灵动,那是一丝带着甜味的温暖气息荡漾过来,仿佛使寒流也有了脉脉的涟漪。街上每隔上百十米,便有一个卖烤地瓜的,面前是一只改装过的豆油桶,那些甜甜 的香味就从其中溢出来。行色匆匆的人们,都会略略停顿一下脚步,那气味,那感觉,会 让他们瞬间想起家的温馨。这条街是我每天上下班常走的,虽然不曾买过一只烤地瓜,可 心里每次都会充满了温柔的感激,只为他们给了我一种微甜的心情。已不知是从哪一天起开始注意那个女人的。她也就三十多岁吧,全身都围裹在厚厚 的棉衣里,

13、面前的三轮车上,一只大铁桶里炭火正红,仿佛心里想起了什么幸福的事一样。 第一次看见她的笑容,我有一种感动,甚至震动,惊讶于在寒风街头做小生意的她,竟能 露出如此清澈的微笑。不像她身前身后的同行们,即使笑也是满怀沧桑与无奈,偶尔还会 和顾客诉说一下生活的艰辛。而她却没有,就如地瓜的馨香把她的心也变暖变甜起来。常有两个小女孩出现在她身边,七八岁的样子,像姐妹俩,她们也不多停留,只是 和那女人说上一小会儿话,便牵着手跑开。 【B】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 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塞在她们手上。几乎每天下班的途中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暖意融 融,让人徒生羡慕。新年的前两天,我下班路过那条街,女人

14、仍在将暮的街头站立着。想想明天就开始 休假,会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不再路过,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我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 那种甜甜的气息。好一会儿,我才迎上那张笑脸,此刻,那两个孩子刚刚拿着地瓜跑远。 我说:“我要买两个烤地瓜!”女人便打开桶盖,说:“你挑吧!”女人的眼睛清明见底, 我指着两个最大的,她却说:“这两个不行呢!我要带回去给孩子!”一副很不好意思的神 情,我讶然问:“你不是刚刚给过他们吗?”女人愣了一下,笑着说:“哦,你说刚才那两 个孩子呀!她们可不是我的孩子,她们的爸爸在前面拐角摆地摊儿修鞋,腿脚有残疾,都 挺不容易的。两个孩子跟我好,我每天都给她们烤地瓜,她们倒是越吃越甜呢!”铁桶里的热气扑散出来,女人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我看见她发间戴了一只很漂亮的 小发卡,一朵淡粉的梅花。见我看她的头发,她说:“快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