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离》: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1472510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别离》: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次别离》: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次别离》: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次别离》: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次别离》: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次别离》: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别离》: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评知识影评人/卒子 虽然伊朗地处中亚的中心地带,但由于其政治上采取孤立态度, 电影有时成了窥探这个多元化国家的最佳途径。作为亚洲最富 于艺术气质和文明底蕴的民族之一,在现代电影史册中,这个 西亚古国出产过很多名片佳作,如橄榄树下的情人 、 樱桃 的滋味和万籁俱寂等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伊朗 电影在国际上举办的各类电影节上屡屡获奖,大放异彩,与其 核问题频引国际纷争有很大不同,伊朗电影所树立的更多的是 一种温馨感人、质朴纯洁的良好的形象。 之所以看一次别离 ,是因为它不仅一举拿下了柏林电影节 最佳影片金熊奖、影帝、影后三个重量级奖项,还斩获了第 69 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并且在本届奥斯卡颁奖

2、典礼上再 捧回一个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 一次别离借用一对伊朗中产阶级夫妇因对出国移民问题意 见不合而面临婚姻破裂的故事,展现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宗 教、生活等各方面的纠结。影片开始,纳德和妻子西敏在法官 面前激烈争吵。移民国外,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是西敏的梦 想,当她终于拿到签证准备出国时,丈夫却拒绝出国,因为他 不能撇下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西敏无法说服固执的丈夫,而 又离婚不成,便从家里搬了出去。为照顾父亲,纳德雇佣女工 瑞兹。瑞兹来自社会底层,丈夫失业在家,身边有个四五岁的 小女儿。瑞兹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特别是老人时常大小便失 禁而不得不为他换洗。她为此还特别致电宗教部门,希望了解 为其

3、他家庭的男人换洗衣裤是否犯下罪孽。仅仅一天,瑞兹便 决定放弃这份工作。然而一次意外却把这两个家庭的所有成员 推向矛盾漩涡。虽然是第一次看伊朗电影,但我却被这部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 和戏剧冲突,生活化的表演,却揭示了最深刻的人性的电影所 深深吸引。在喧嚣浮躁的今天,在我们的感官被越来越不靠谱 的所谓大片刺激得迟钝麻木的今天,这部伊朗电影却返璞归真, 以清新质朴又充满哲理的影像风格拨动了我的心弦。它可以让 你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参与的空间,你可以自己进入角色,在 镜头背后,与故事的主人公对话,从而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 界,去感受他灵魂深处的强烈的纠葛与细微变化。 德黑兰是一个矛盾的城市,当古老传统与现

4、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时,移民与留守、婚姻与家庭、父母与子女、道德与法律、阶 级与权义、诚信与谎言、信仰与忏悔的反复纠结构成了扣人心 弦的情节,加上导演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带任何偏见, 冷静平实地叙述两个家庭的矛盾碰撞,让观众很好的融入到了 剧情当中,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一样。 自 1979 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保守派和改革派暗中的交锋从未 停止。保守派反对政治自由化和多元化,坚决维护和执行伊斯 兰教法,确保伊朗不受西方“腐化” 。改革派则倾向于更为自 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对内支持言论和新闻自由,对外 主张与西方国家和解。与生活在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一样,伊 朗的年轻人也希望过上富足的生活,

5、有更多的文化信仰和社会 活动自由,女性们则希望能获得更多同男性一样的权利。 在古兰经教规统治的大环境下讲故事,并且要反映当代伊 朗的社会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神权的极端与民主的多 样所造成的矛盾,使导演在影片中包含了很多只可意会的政治 隐喻,比如当纳德不愿离开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而出国时,头 巾宽松并且染着棕红色头发的西敏(代表改革派)质问丈夫: “你父亲根本已经认不出你这个儿子了,你还有什么必要留下来?”纳德回答:“可我毕竟还认得他是我父亲。 ” ;再比如西 敏移民的理由是因为不希望女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 导演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用来自不同阶层的两个家庭,将个 人层面的亲情伦理与社会

6、层面的阶层差异纵横交织,展现出社 会的巨大阶级差异和矛盾中产阶级与教育程度不高、依然 恪守宗教条规的社会底层弱势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情节抽 丝剥茧巧妙展开,使片中的每个人物都面临挣扎和抉择,他们 都身陷道德和宗教的囹圄,他们都想要有赢得尊严和实现自我, 同时也不得不在金钱和道德面前做出艰难的抉择。平实的镜头 和紧凑的叙事节奏让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毫不拖泥带水。 一次别离中有两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其一、纳德的女儿 特梅表情平静地在法官面前为父亲圆谎,从而让父亲成功逃脱 了法律的制裁;其二、保姆瑞兹的小女儿在父母绝望的情绪下, 投向纳德一家那充满仇恨的锐利眼神。我相信在那一刻,她们 都已经跨出无忧无

7、虑的童年,而提早步入了尔虞我诈的成人世 界。这是一种现实的悲哀! 在忧郁的钢琴声中(这也是本片唯一的配乐)纳德和西敏在法 院的走廊里等待女儿作出最后的选择,片尾字幕冉冉升起。开 放式的结尾,将观众再次带入深深的思索当中阿甘正传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 1986 年出 版的同名小说,本影片由罗伯特.泽米基斯执导,汤姆.汉克斯 等人主演,于 1994 年 7 月 6 日在美国上映,获得巨大反响。 而我第一次接触到这部电影是小学时,在中央 6 台电影频道, 中文配音,黑白的电视屏幕,也并没有看懂多少,而后许多年 里只记得那个看起来呆呆傻傻,却一直执着于奔跑的男人。这 就是我对阿甘正传最初、最原

8、始的印象,在高考结束以后, 我才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了阿甘正传。 做自己,朴实若愚的态度反而是种大智。 上帝只给了阿甘 75 的智商,可是阿甘并没有觉得有什 么不妥,别人说他傻时,他的回答总是: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傻人有傻),阿甘承认了这个既定的 事实。对生活、上帝不公的怨恨,也许是人类精神痛苦的来源 之一,阿甘始终做着自己,没有埋怨过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我 们常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心生不平:为什么别人的住的是高 楼别墅,而自己住的却是低矮的平房;为什么别人的女朋友能 干漂亮,而自己的女朋友却那么平庸;为什么那个人可以有关 系找到高新风光的工作,而自己却拿着微薄的工资

9、勉强度日; 为什么他可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奔跑在阳光下,而自己却要在 阴暗的病房里疗养。当我们碰到这些事情,又有几人能做到真 正的豁达超脱。 儿时,阿甘总受同龄孩子欺负,此时珍妮大声对阿甘说: 跑,阿甘,跑。这是阿甘第一次在剧情中奔跑,他在奔跑中挣 脱的脚箍的束缚,也注定了他奔跑的一生。阿甘因为意外飞快 闯进橄榄球比赛场地,而成为一名橄榄球运动员,最后被选入 全国大专明星队,阿甘和队友们载誉而归,肯尼迪在白宫接见 了他们,这是他此生中第一次受总统接见,肯尼迪总统。阿甘 对见肯尼迪的好处归为有美食可以享受,他大概喝了 15 瓶饮 料。肯尼迪问大家感觉如何时,队友们都说很好、棒极了,而 阿甘一本正经

10、地说:我想尿尿。当时就被他的真挚朴实逗笑, 试问我们若处于这样的场景下,能说出这样的话吗?能做到这 般宠辱不惊吗?阿甘不受虚华所扰,不会华丽的辞藻,只会说 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在面对肯尼迪这样的大人物,依旧是自己。阿甘在成为亿万富翁时,回到自己的家乡,每天义务修割 草地。并没有因为生活得富足变得颓废。相比珍妮,雄心勃勃 想成为一名歌手,却迷失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四处漂泊,吸 食迷幻药;相比那些总统大人物们,风光无限,却四处危机四 伏,影片中肯尼迪、里根被人射杀,尼克松下台。可是阿甘却 活得轻松自在,不忘初心。 珍妮总说,阿甘,你不懂得什么是爱。可是我觉得他是最 懂得什么是爱的人。 More: h

11、ttp:/ 电影院最新上映电影 More:ywpskwd阿甘爱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无疑给阿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阿甘在谈话中,总会提到这样的字眼:我母亲总说,我们可以 看到他对母亲的怀念与深爱,他记得母亲对他的每次教诲。女 性虽弱,为母则强,阿甘的母亲当然也是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才会教会儿子如何去爱别人。一位单亲母亲,带着 IQ 只有 75 的儿子,靠着租金生活。她并没有教儿子如何怨天尤人,她只 教会儿子这世间的道理,深远地影响了阿甘的一生,也深刻地 影响了我。就像阿甘在影片开头便说出的话:生活就像一盒巧 克力,你无法预知到你会吃到什么口味。其实我是在看了影片 很久以后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

12、美国一盒巧克力有 12 颗或 24 颗,每一颗的口味都不尽相同,只有拆开了放在嘴里, 品尝之后才能了解个中滋味。阿甘的母亲以浅显的比喻让阿甘 明白了生活得不确定性,而生活得美好也正是由于它的不确定。阿甘爱他的朋友。在越南战场上,他们部队遇到了突袭埋 伏,阿甘想起了珍妮对他的嘱托:跑。他跑到了安全地带,可是想到好战友、好朋友巴布。他毅然回到硝烟的战场,还 救起了其他战友,包括丹中尉,最后一个终于救出了巴布,巴 布最后的遗言:想要回家。巴布心心念念的便是做一位补虾船 长,却死在了越南河边。阿甘为了完成他和巴布的约定,更多 的是为了巴布的梦想,用他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条捕虾船。阿甘 信守承诺,最后也得到

13、了最好的回报,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丹中尉是阿甘为数不多 的朋友之一,也是他尊重的朋友。丹中尉的信条是命运早已注 定,他相信命运,他觉得自己命中注定应该要死在战场上,光 荣的战死沙场,那才是他的命运。因为他的祖辈们都将自己的 鲜血洒在了战场上,分别死在了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一 战、二战。而他被阿甘救出战场,最后被截掉双腿,成为残疾 人。他觉得自己的命运被阿甘拐骗,一开始对阿甘心存芥蒂, 可是阿甘并没有因为这样就失去对丹中尉的尊敬。他陪丹中尉 过圣诞节,和他一起补虾,在捕虾船上丹中尉终于放下。他说, 阿甘我从没有谢过你救了我的命,其实最终他也没有说出口。 我想,他最好的谢意便是好好的活着。剧中,

14、所有的人都没有 对阿甘说过谢谢,阿甘也并不需要,可我非常想对阿甘真诚地 说一句:谢谢你,阿甘。 阿甘爱他的女孩。珍妮的一生是凄苦的,早早离世的母亲, 凶悍的父亲,贫苦的生活。儿时的她唯一可以做的便是跪在田 地里向上帝一遍遍的祷告。珍妮这一辈子只有两个幸福,一个 是有阿甘至始至终的守护和爱,她的一句话,换来了阿甘一生 的等待,也换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最后珍妮因为不治之症长 眠于她和阿甘的树下,也算是有所归属,阿甘的爱也算是得偿所愿。珍妮的另一个幸福便是孕育了小阿甘,是阿甘和她爱的 结晶、爱的继承,让爱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遇到了阿甘,也 遇到了这世上最美好的爱情,阿甘会在战场上几乎每天给珍妮 写一

15、封信,会胖揍一顿伤害珍妮的男人,会在珍妮一次次离开 之后,再一次接受珍妮,怀抱始终向她敞开。 纯洁简单却从不曾改变过的信念。 阿甘的想法从来都很简单。阿甘在越南战争中受伤疗养开 始接触到乒乓球,没想到天赋极高,对这项运动也是如鱼得水。 最后加入了美国乒乓代表队,成为其中一员来访中国,这是我 们都熟知的乒乓外交。有人说世界的和平在他们手中,然而阿 甘说我只是在打乒乓球。对于他来说,在全国大专明星队也只 是在打橄榄球;见到总统,也只是可以吃到美食;丹中尉将补 虾赚来的钱投资苹果电脑,对他来说居然是投资水果行业。 当珍妮又一次不辞而别离开阿甘时,阿甘坐在庭院前,不 知在思索什么,只是跑步的欲望非常强

16、烈。他起身穿着珍妮送 的 NIKE 鞋开始跑步,跑到了镇的边缘,横越了格林鲍县, 穿过了阿拉巴马州,最后跑步横越了美国。跑累了就睡,饿了 就吃,他在跑步中时常想起母亲、巴布、丹中尉、珍妮。他的 事迹被报道出来,大家揣测他为了什么而跑步,人们给他的跑 步拟出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为无家可归的人跑步,为妇女 的权利而跑步,为环保、为动物.但是阿甘只说出了最简单 的理由,最纯粹的信仰,他说:我就只是喜欢跑步而已。人们 不相信他只是单纯的喜欢跑步,他母亲告诉过他,要前行就得 忘掉过去,他跑遍整个美国,不断的前进,也许只是想重新开 始,也许这就是他跑步的意义。他坚持了 3 年 2 个月 14 天又 16 个小时结束了他的跑步旅程。结束的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只是累了,想要回家。这才是他,只是单纯的做想做的事。有 自己的坚持,就像他向陌生人的介绍自己永远是: Hello,I am Forrest,Forrest Gump.(你好,我叫弗雷斯特,姓甘), 一层不变,不改的是他的心境,不改的是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