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469648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骨干教师课题研究报告)骨干教师课题研究报告) 如今的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代替了往日的问答分析,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呈现出勃勃生机。然而,几年的实践过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仍不见有较大的改观。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词语句子,为什么说话、作文还是词汇贫乏,错字错话连篇?究其原因,应该是对学生语言运用指导和训练和不足,学习语言除了要有积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并且有所创造。积累是为运用作准备的,会运用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而这恰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盲点。

2、多读、读好对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确功不可没,但语言的学习不能寄望于飘忽不定的感受和无师自通的顿悟来达成,一定还要借助于必要的理性的语言图式的训练(组词、造句、构段、连篇的规则规律等),科学、快捷地学会运用规范的语言表情达意。因此,我们的语文课,不能满足于“读”,更不能光是“读”。“读”是本,是源,但不应是“唯一”。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样样都不能马虎。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方向应该坚持,因为它是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但是在此基础上需要增加语言学习中“理解”和“运用”的砝码,特别要加强语言运用的指导与训练。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小

3、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怎样,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而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又只字不提阅读教学。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习惯将作文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作文课上,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最常接触的最宝贵的语言运用资源教材中的“课文”。这样导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相分离,学生读课文和学作文也完全是两码事。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作文教学资源,有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细细品读入选教材的课文,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专家、名师的精挑细选之作。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

4、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写作的范本。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从课文的内容选择、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延伸开去,自然而然地将课堂引向作文教学,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独具慧眼,几十年前就发现利用课文这一现成的资源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好渠道。因此,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读写结合”的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还专门编写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丁有宽老师“读写结合”的实验使我们深受启发。如何活用课文资源,挖掘课文中最有利

5、于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并能给学生习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因素,让学生在习作时不但能模仿,更能创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北师大教材选编的课文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思想内涵都堪称典范。所以,我们提出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为课题,对北师大实验教材进行重点的系统研究:结合小学语文各年级段的学习要求以及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让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找准一个着眼点对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以达到“用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去规范学生所不能规范的语言,用课文中丰富的语言去丰富学生所不能丰富的语言。”(吴建豪)二、指导思想: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

6、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指导学生“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课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明显告诉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好好利用教材资源为作文教学服务,让学生将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方法及时的迁移和运用到习作中去。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学生如何阅读提供样式,二为学生如何写作提供样式。我们一般在第一个方面下的功夫甚多,在第二个方面下的功夫较为薄弱。其实加强第二个方面的研究,教材才真正

7、起到了叶老所说的作用。丁有宽先生在其“读写结合”的实验中指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心理学认为:儿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

8、性。三、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愉快教学理论和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探索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涵义、作用、种类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以及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而有效促进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四、研究对象与内容1、对象的范围本课题将南京十校中段四年级各班分为实验班和对比班,以四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2、内容的范围本课题以语文学科课程为主,重点放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上,适当拓宽学习空间,对课外进行恰当的延伸。五、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按照“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反思)再

9、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课题组成员定期组织“研讨研究”的主题,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策略的分享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了解目前国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程度等材料,进行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使本组教师得到理论的提高,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个案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做个案分享、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

10、案中及时间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六、实施过程:(一)准备阶段:2007 年 3 月2007 年 4 月1、成立课题组。2、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分析现状,确定课题。3、落实组织人员并分工,组织实验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实验方案的精神。4、讨论、制定课题方案,做好问卷调查。5、申报课题。(二)尝试阶段:2007 年 5 月2007 年 8 月1、学习丁有宽读写结合理论的相关文章。2、按照实施方案有序地展开研究,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整理收集的资料,进行中期汇报,在此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继续进行课题

11、研究。(三)实施阶段:2007 年 9 月2008 年 1 月1、聘请专家对课题组进行指导,做好课题开题工作。2、课题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指导和训练,积累经验。3、以“教师沙龙”等形式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4、每学期推出专题研究课 6 节,并向全校系列研究课。整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5、实验老师撰写论文、实验心得以及“心情日记”。(四)结题阶段:2008 年 2 月2008 年 3 月1、分析整理资料。(1)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录像课。(2)学生作品集。(3)教师论文、学习心得、心情日记。(4)问卷调查、实验数据。(5)课题组编写的系列读物。2、撰写研究报告。3

12、、课题成果汇编。4、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对课题进行结题评估。七、研究成果:(一)、加强词语的理解,提高语言积累的质量。理解,是语言内化和前提;积累,是语言内化的基础。积累是经验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机械的累加、堆积。积累的对象,必须是有意义的内容,不能是无意义的符号群。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如果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的基础上,是很难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语言积累不仅仅是对语言的认知,它一般还要经历认知,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等复杂的过程。我们教师若要指导学生科学、高效的积累词语就不能一味强调记诵,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把积累归为简单、机械地抄抄写写,或是不动脑筋地记诵他人语段、篇章。教师

13、应该在引导学生有效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仓库,变成语言库存。如:大瀑布的葬礼为积累文中描写瀑布壮观景色的优美文段,我在教学中架设了三级语言转换的阶梯,以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同化。(1)借助课文,描述画面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要学生,借助课文语言,描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壮观景象,想象画面,感受其美。(2)运用语言感受语言让学生用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震耳欲聋,从天而降,世外桃源,流连忘返”等语言描述瀑布美景。(3)借助语言,落实内化让学生运用上述词语描述大海其实,语言积累与动物反刍有类似之处,即对某一作品的认知、理解、感悟、借鉴、记忆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阅历增长多次反

14、复。学生得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能够终生受益。但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最初的理解感悟为前提的。最初“悟”得越多,记诵的效果也会越好。上例在词句的积累中,教师不仅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还顺势而为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有效地架设好阶梯,使学生顺利实现从“能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二)、提供典型的语言图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语言的组合构造是有规则和规律的。虽然小学阶段的学多点感性,少点理性,但是不灌输抽象的概念名词,不等于漠视规律。我们的教学应该有系统、有步骤地教给孩子们一些典型的语言图式,规范和丰富他们的语言结构,使之逐步形成正确的语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我们现行的

15、教材,编者是有意识地淡化语文的知识性。虽然其中也渗透了注重语言实践的意图,但由于线索不明显,而且缺乏系统,词句实践练习显得较为随意。这样零敲碎打显然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尤其不利于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运用”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只要我们的教师认准了方向,完全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学习因素,抓住语言训练的契机,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运用的机会。在低年段,教师应该多设计,组词造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语言图式。在中年段,教师应该同时关注句、段、篇的语言图式结构,当然以句段为主。如带几种修饰语的复杂单句,各种关系的简单复句,联句成段、成篇的组织结构等。教

16、材课后练习的语言训练一定要重视。如画杨桃练习用一定句式说话写话:“不像而像”“不要要”。除此,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读写训练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活动。学习翠鸟,可仿照第一自然段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的结构图式,提供类似“商场里的商品真多啊”的题目进行说写训练。在高年段,在继续训练巩固中年段的句、段、篇的基础上,要侧重综合表达,并注重表达方法。如学习少年闰土、倔强的小红军,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学习鲸,可以让尝试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学校的某样设施。(三)、在阅读中练笔,提高语言运用的实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而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阅读中练笔:有好处;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能更好地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作文能力。1、补写,发挥合理想像。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