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石鉴评标准》有待商榷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459104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赏石鉴评标准》有待商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赏石鉴评标准》有待商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赏石鉴评标准》有待商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赏石鉴评标准》有待商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赏石鉴评标准》有待商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赏石鉴评标准》有待商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赏石鉴评标准有待商榷很早就看到观赏石鉴评标准 ,当时感觉脱离实际并没在意,可现在我发现它已深入人 心,怪不得好多人对我的文章嗤之以鼻。观赏石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国土资源部有权利规 范,有权利管理,但权利不代表学术,权利不代表一切都是正确的,我认为最有发言权的 就是广大石友。那些脱离实际的东西,影响不了玩家,也影响不了商家,只有那些不去市 场,闭门造车的人才会当做真理,一开始就让别人的东西禁锢住思想,偏离前进的方向, 那路也走不长远。 一、对观赏石分类不合理以照标准狭义观赏石的定义,和田玉(玉具有五德,可以看作象征艺术,凭此可归为狭 义观赏石之列)籽料也属于狭义观赏石范畴,依照此标准只能划分到造

2、型石(和田玉矿物 组分主要由显微纤维状透闪石、片状透闪石和杂质矿物组成,依照此标准矿物类定义不能 化归到此类) ,我们再用此标准造型石评定要素去评定,自己看能得多少分。这时就有人说: “和田玉籽料只能当作雕刻材料” ,可好的和田籽大多数人都不会去雕刻,不具有具象的特 征,也不是婀娜多姿,更不能以形传神,但在和田籽料里,外形圆润就是好形。 二、鉴评标准不实用 (1) 、分值分配不合理在造型石评定标准中,将“形”给到 50 分,而“质、色、意”每个要素各 10 分,很 明显此标准把形看作首要要素,假如有一块石灰岩形得 30 分,质得 6 分,色得 6 分,总分 42 分,另一块是和田玉,质得 10

3、 分,形得 20 分,色得 10 分,总分 40 分,你敢说分高的 就比分低的价值高吗?“形、质、色”是可以相互弥补的,不能啥时候都把形放到首位, 一块石头形很好,但质不好也有价值,同样形一般,但质地很好或稀有,就可以掩盖形不 好这一缺点。以东坡肉石为例,假如没有似肉的石质,没有似肉的颜色,能有那么高的价 值吗?没有哪个要素是最重要的,当质地好到一定程度,或着稀有到一定程度就有观赏价 值,当然“质、形、色”能达到协调统一是最好。不管是造型石,还是图文石,无论赏石者在观赏过程中是从立体的形上获得美,还是 从平面的图上获得美,其最终结果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有什么理由将造型石意 韵给 10

4、分,而将图文石给 20 分? (2)附加价值不能作为评定依据石头的文化内涵是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可以附加的,文化内涵是可以 通过命题来表现的。比如一块石头有两只蝴蝶图案,你可以取名两只蝴蝶,但当你取名梁 祝,它就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价值,也就是说命题影响了石头的文化内涵,附加了人文价 值。假如依照图文石的评定标准分两个不同的命题去评价这块石头,命题的不同导致文化 内涵的不同,从而会得出不同的评分,有了不同的价值,可石头还是同一块石头,只是命 题者的文化水平不同罢了。 (3)评定要素不齐全此标准图纹石评定要素里对画面比例一字未提,摄影讲究构图,绘画讲究经营位置, 同理比例在画面石里也是

5、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合适的比例,才会给审美者想象空间,从 而虚实相生构成意韵,才能给观赏者美的感受,类似于绘画技法中的“留白” 。一次有位石 友叫我去看石头,拿出一块巴掌大的卵石叫我看,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啥眉目,朋友见我 半天没说话就指着石头边边上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黑坨说:“看,这是一只羊,你看多像” , 试问若以此标准去评价这块石头该怎么评?同样,在矿物晶体评定标准中忽略了尺寸,在同等条件下,晶体越大越有观赏性,用 途很重要。在化石评定标准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该化石品种本身相对稀有度,生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形成化石的难易程度不同,其价值也就有所不同,比如燕子石比较常见, 价值就不是很高

6、。 (4)逻辑划分不清在矿物晶体评定要素里有“稀缺”这一条,有一句释义是“双晶及连生体仪态万千”, 但这很明显是形的特征,问题是这个要评分的话到底是按“形”给分,还是按稀缺给分? 稀缺这一项在矿物晶体评价里面是很有必要,但只能说某个矿物品种本身稀有,可以说形 状奇异少见,颜色稀有,质地稀奇,但不能以这个稀缺再给分,因为这些是“形、质、色” 的特征。 (5) 、词语释义有争议造型石评定要素里有一条是“纹理” ,不知道这个纹理是什么意思,传统的“皱、瘦、 漏、透”四字赏识石观可以用现在的“形”一个字来概括,也就是说这些特征不能当做纹 理来评定,这样以来对有些石种就不适用,例如像内蒙葡萄玛瑙那样的石

7、种。 三、适用范围不明确可以说每个石种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有些以形为美,有些以质为奇,有些以色为贵, 有些以纹为妙。已出的宝玉石标准也仅仅是单一石种的,而不是所有的宝玉石都用一个标 准。因为不同的石种本身就有一个相对稀有度的问题,上千种的观赏石,用短小的一篇文 章,再生搬硬套一些修饰“质、形、色”的词语就想当作标准来实行,要是按照标准把所 有的观赏石数字化、模式化了,那还有何赏玩意义?就像绘画作品,谁有本事给定个标准, 依照标准去给每一幅作品定价。有人看出了端倪,说此标准只能做个参考,实质是一种自 欺欺人的说法,用来参考的东西能叫标准吗? 观赏石急需标准,但此标准实在没多大意义,文中有一句说“

8、个别石种允许切割打磨” ,现 在好多石头的形状都是切割打磨出来的,到底哪些才是个别石种?好多化石都是作假的, 有些造型是拼接的,说到名字更乱,像什么叫什么的,根据产地命名的,同一个石种地方 不同叫不同名字的,有些是国家明文规定不可采挖的,可还在市场出售,这些才是真正需 要标准去规范的。以下内容为 国土资源部出的观赏石标准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07 年 9 月 20 日实施)引言为引导观赏石文化事业和观赏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观赏石鉴评工作实现标 准化和规范化,科学地指导观赏石鉴评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特制定本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观赏石的分类、观赏石的鉴评

9、要素、观赏石鉴评标准、观赏石等级 分类及观赏石鉴评原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观赏石鉴评活动。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观赏石观赏石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标准指狭义的观赏石,即在自然界形成且可以采集 的,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它蕴含了自然奥秘和人 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点。3)观赏石鉴评原则3.1 观赏石的鉴评工作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原则,不得弄虚作 假,鉴评专家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感,对鉴评工作负责。4)观赏石分类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观赏石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 根据

10、观赏石产出的地质背景、形态特征,以及观赏者的人文意识和审美取向,将观赏石分 为以下五种基木类型:4.1 造型石类造型石以各种奇特造型为其主要特征,具有立体形态美,大多是在各种外力地质 作用下形成的。由于产出地质背景的不同,造型石往往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4.2 图纹石类图纹石以具有清晰、美丽的各种纹理、层理、斑块等为其主要特征。常在石面上 构成艺术图案。它的形成主要与岩石本身的特性有关。4.3 矿物类矿物是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确定的化学组成和内部 结构,是组成岩石的基本羊元。矿物类观赏石主要为矿物晶体,也包括一些非晶质矿物。 它以自发长成的儿何多面体外形、丰富的色彩和各

11、异的光泽为其特征。4.4 化石类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保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迹、遗物等。按其 保存类型有实体、模铸、印痕等化石。化石以其特有的珍稀性和观赏性为人们收藏和观赏。4.5 特种石类特种石是指与人文或历史有关的石休;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石休,以及地质成因 极为特殊的石体,以及前四类含盖不了的其他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的石体。5)观赏石鉴评要素5.1 鉴评要素应能体现观赏石的完整性、美观性、生动性、神韵性为总的原则。 具体分为笨本要素和辅助要素。5.2 基本要素:形态、质地、色泽、纹理、意韵。5.3 辅助要素:命题、配座。6)观赏石鉴评标准6.1 造型石1、形态( 50 分):造型奇

12、特优美,婀娜多姿,观赏视角好,能以形传神;2、意韵( 10 分):文化内涵丰厚,意境深远,含蓄回味;3、质地( 10 分):韧性大,石肤好或差异风化强;4、色泽( 10 分):总体柔顺协调,或构型不同部位的颜色对比度好;5、纹理( 10 分):自然流畅,曲折变化与整体造型相匹配。6、命题( 5 分):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富有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 文化内涵;7、配座( 5 分):材质优良,工艺精美,烘托主题,造型雅致。6.2 图纹石1、图象( 40 分):图象清晰,画面完整,有整体感;2、纹理( 10 分):清晰自然,曲折有序,花纹别致;3、意韵( 20 分):文化内涵丰厚,意境深远,形

13、神兼各,情景交融:4、质地( 10 分):韧性大,石肤好,光洁细润;5、色泽( 10 分):色泽艳美,协调性好;6、命题( 5 分):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富有文化内涵;7、配座( 5 分):材质优良,工艺精美,烘托主题,雅致协调。注:个别石种 允许切割、打磨、抛光。6.3 矿物晶体1、形态( 40 分):晶形发育完好,晶体完整,晶簇等集合体优美奇特;2、色泽( 20 分):色泽瑰朋,色调丰富,光泽感强;3、质地( 20 分):晶体纯净,透明度高,非晶质矿物致密温润;4、稀缺( 10 分):稀缺矿物分值高,包裹体、双晶及连生体仪态万千;5、组合( 10 分):共生矿物组合品种多,层次分明,色彩、

14、造型、围岩相互衬 托。6.4 化石1、形态( 40 分):体态丰满,保存完整,主次兼顾,造型优美,动感性强;2、意韵( 20 分):生态背景和生存活动迹象鲜明,生物组合多样:3、质地( 20 分):石化实体致密坚硬,异化后的矿物质特殊,印痕等保留有原 生物质者佳;4、色泽( 10 分):存有原生物体颜色,或异化后石质颜色美,化石与围岩色彩 反差强;5、命题( 10 分):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具有较强科学性和艺术性。注:古生 物化石的采掘、收藏、流通等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6.5 特种石特种石中同一种类数量较多时,亦可参照卜述四类标准进行鉴评。7)观赏石等级分类7.1 观赏石的等级分为:特级:总计评分 91100 分。一级:总计评分 8190 分。二级:总计评分 7180 分。三级:总计评分 6170 分。8)观赏石鉴评证书的规定a)统一编号;b)防伪标识;c)观赏石协会、主办单位或组委会印章;d)注明时间、名称、石种、产地、尺寸、鉴评等级。(责任编辑:红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