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课标版六年级毕业升学语文考前综合模拟冲刺卷(重点卷二)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458046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课标版六年级毕业升学语文考前综合模拟冲刺卷(重点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年人教课标版六年级毕业升学语文考前综合模拟冲刺卷(重点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年人教课标版六年级毕业升学语文考前综合模拟冲刺卷(重点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年人教课标版六年级毕业升学语文考前综合模拟冲刺卷(重点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人教课标版六年级毕业升学语文考前综合模拟冲刺卷(重点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课标版六年级毕业升学语文考前综合模拟冲刺卷(重点卷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4 页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检测。 (30 分)1把下面词语按要求归类。 (5 分)人山人海鸟语花香地动山摇气吞山河翻天覆地青山起舞粉妆玉砌山欢海笑枫叶似火势如破竹A 含比喻的有: _ B 含拟人的有:_C 含夸张的有:_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一解决,其他问题就_了。这部艺术作品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A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 B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C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 D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3依次填入文段横线上的内容,最正确的一

2、项是( )。 (4 分)爱心是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一片冬日的阳光A B C D4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3 分)A 我问那个卖烧饼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 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C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 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5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

3、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 仰并尊称为中国的“武圣” ,这位英雄是_。请你完成关于这位英雄的两个歇后语。 (3 分)英雄失荆州 _英雄喝酒_6 “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 ”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 理。 (6 分)(l)这句话蕴含了_的道理。 (3 分)(2)请举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这个道理。 (3 分) _ _7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 (6 分)一个顾客在酒吧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后,转身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星期能 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扬扬地回答:“35 桶。 ”顾客说:“我倒有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 70 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

4、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l)顾客的意思是_。 (3 分)第 2 页,共 4 页(2)老板急于讨教暴露了他 _的心态。 (3 分)二、阅读能力检测。 (45 分)(一)从军行(7 分)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 “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3 分) _2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4 分) _(二) (14 分)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 木、 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

5、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 上 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 甸 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 似 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的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 子 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1读完文章,我想到了这句古诗:_。 (2 分)2第 1 自然段可分成两层,先_写,再_写。 (2 分)3文中具体生动地描绘雪后美景的词语有_。 (2 分)4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6、4 分) _5第 1 自然段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_之情。 (4 分)(三)后母的三巴掌(24 分)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 30 年,烙在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 三 巴掌。第一巴掌是我 8 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 躲在门后头吃。“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偷的。 ”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 儿 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第 3 页,共 4 页“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 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

7、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 的送钱去。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第二巴掌是我 10 岁那年。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 糊 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阿巧, ”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晨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 “章媳 妇 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有。 ”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嗯?”后母揭开席一怔, “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去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 块整。 ”二奶奶小跑

8、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 高, 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 ” 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 “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 14 岁那年。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自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 ”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 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

9、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 还 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 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以 _为线索。本文描写人物用得最多的一 种方法是:_描写。(2 分)2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 (6 分) _3 “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什么? (6 分) _4文中三次细写了“我”挨打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4 分) _“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 “

10、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第 4 页,共 4 页跑出去了。 ” “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 才重要。 ” _5简析后母的性格特征。 (3 分) _6文中后母的教子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不少于 30 字) _(3 分)三、写作能力检测。 (25 分)生活中,父母的浓浓亲情,老师的句句良言,朋友的默默照顾,陌生人的悄悄援手; 甚至小说中的一处感人情节,音乐中的一个优美旋律,影视中的一段精彩对白,运动场 上的一场激烈对抗;也许天空中的一抹云霞,大地上的一处景观,屋檐下小鸟的啾鸣,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请

11、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 450 字左右的文章,注意要以记叙为主, 也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要有真情实感。 (作文纸自备)参考答案一、1ABC2D 3B 4C5关羽粗心大意不怕脸红6(l)能经受住重大的挫折和磨难的生命更加坚强7(l)每杯啤酒的量不够,两杯才相当于一杯,顾客很不满意(2)贪婪,想投机取巧赚更多的钱二、 (一)1表现了从军将士不畏严寒、坚守边关、保卫祖国的大无畏精神。2 “裂”极言边疆的严寒程度,可把泥土冻得开裂。 “折”极言朔风之凌厉。两 个词说明了边疆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反衬出战士们的坚强意志。(二)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总分3粉妆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玉屑似的、五光十色4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显示出孩子们叫喊时的兴奋,体现了孩子们对雪 的喜爱。5对雪、冬天及大自然的喜爱(三)1后母的三巴掌(或时间) 语言2偷瓜;藏钱;不想念书。3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帮助他人的含义;念书的重要性。4这些词语细腻地描绘出“我”挨打后的痛苦感受,表明了后母给“我”的教 训之深刻,写出了她在教子方面的严格要求与严厉态度。 (“痛苦感受” “教训深深 “教子格、严厉”答出一点即为正确)5爱子心切、教子严厉、是非分明、热心助人、勤劳朴实、正宣善良。6提示:提出的观点和理由之间要互相照应。同时,要体会后母“严”中包含 的“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