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中学2015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5739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中学2015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西中学2015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西中学2015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西中学2015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西中学2015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西中学2015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中学2015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 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分)A. 烧灼(zhu) 冗杂(rng) 闭塞(si) 戛然而止(ji)B. 辐射 (f) 惬意(qi) 粲然(cn) 叱咤风云(ch)C. 嗔视(chn) 凛冽(ln) 羸弱(li) 怏怏不乐(yng)D. 乙醚(m) 虫豸(zh) 峰巅(din)孜孜不倦(z)2、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所给的方格中。(2 分)A.尽态极艳 梦寐以求 锲而不舍 一尘不染B.迫不急待 进退维谷 一反既往 气冲斗牛C.迥乎不同 眼花瞭乱 无无穷年 家喻户晓D.

2、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来势汹汹 色彩斑澜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一个同学一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B.李明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C.“王教授,久闻您的大名,今天听到您这么精彩的演讲,我们真是三生有幸!”D.小明同学站起来说:“郭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呐喊。B.冰心,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水等

3、。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C.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D.“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人生信条。5、请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5 分)(1)王维在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诗句是“_,_。”(2)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3)赵翼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他的论诗中“_,_。”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4)“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的含有“水”诗句,请任意写出两句。(要求有作者或出

4、处。)(课内外均可)_6、名著阅读。(4 分)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的作者是_(人名)。在作者笔下,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_(人名)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答。(4 分)一位家境困难的学生得了严重的眼病,需要高额的治疗费。同学们自发组织上街募捐。他们第一天的募捐语是“他得了眼病,请大家捐款”;第二天他们把募捐语改为“春天已经来了,可他看不到”。结果第二天募得的钱远比第一天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1)原因是_。(2分)(2)你社区正

5、在准备发动一场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捐助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一条标语。_(2分) 二、文言文阅读(17 分)阅读下文,完成 8-12 题。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_;_,_,_。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8、把文中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4 分)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不能名其一处也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曳屋许许声10、下列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

6、 分)A.几欲先走 B.稍稍正坐C.虽人有百手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12、文中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中的“变色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其作用是什么?(3 分)评卷人 得分三、 现代文阅读(32 分)(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 分)社戏(节选)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

7、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3、根据文意解释加点词语。(2 分)(1)自失:_(2)弥散:_14

8、、请从第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的动词:_,这些传神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年们_。(4分)15、“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的作用是_。(3分)16、“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代_。(2 分)17、语段中的景物描写从人的所见、所闻、所感等方面铺开,请各找出一例表现不同感受的语句。(2 分)(1)视觉:_(2)嗅觉:_(3)触觉:_(4)听觉:_18、第、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_(2 分)(二) 阅读下文,完成 19-23 题。(17 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

9、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问:“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

10、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的阳光开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

11、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验,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静。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19、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

12、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 分)20、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3 分)21、品读第节划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4 分)22、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4 分)23、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30 字左右。4 分)评卷人 得分四、作文。(50 分)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请以“_的心”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