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第四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452068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第四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4.1 定义与命题(定义与命题(1)【 【教学目标】 】1了解定义的含义 2了解命题的含义 3了解命题的结构,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 难点:象范例中第(3)题,这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十分明显,改写成“如果那 么” 形式学生会感到困难,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阅读新华社酒泉 2005 年 10 月 11 日这篇报导: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于 10 月 12 日上午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搭乘两名航天员,执行多天飞行任务按计划,飞船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运行在轨道倾角42.4

2、、近地点高度为 200 千米、远地点高度为 347 千米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 343 千米的圆轨道要读懂这段报导,你认为要知道哪些名称和术语的含义?(2)什么叫做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什么叫做物质的密度?(单位体积内所含某一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1定义概念的教学从以上两个问题中引入定义这个概念: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象问题(1)中的轨道倾角、近地点高度、远地点高度、变轨的含义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即需要给出定义完成做一做完成做一做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1)无理数;(2

3、)直角三角形;(3)一次函数;(4)频率;(5)压强2命题概念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4),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若,求的值; (7)若,ab42aa22ba 则ba 答案:句子(1)(3)(5)(7) 对事情作了判断,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 (7)判断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命题的概念: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象句子(1)(3)(5)(7

4、)都是命题;句子(2)(4)(6)都不是命题说明:讲解定义、命题的含义时,要突出语句的作用句子根据其作用分为判断、陈述、疑问、祈使四个类别定义属于陈述句,是对一个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规定而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且都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3命题的结构的教学告诉学生现阶段我们在数学上学习的命题可看做由题设(或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 “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三、师生互动三、师生互动 运用新知运用

5、新知下面通过书本中的范例介绍如何找出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例 1 1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3)对顶角相等;(4)同角的余角相等;(5)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6)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分析: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命题在叙述时要求通顺和简练,把命题中的有些词或句子省略了,在改写是注意把时要把省略的词或句子添加上去(1) “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

6、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 ,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学生可能会说条件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结论是“等角对等边” 教学时可作这样引导:“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然后提问学生,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有两条边相等?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在一个三角形中” ,在改写时不能遗漏 3 (3)可作如下启发:对顶角指两个角的关系,相等指两个角相等把“两个角”添补上去,写成“是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这样学生不难得出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

7、” ,结论是“两个角相等” 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4)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 ,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5)条件是“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结论是“这三个角的和等于 180” 这个命题可以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 180” ; (6) 如果“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例例 2 2 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1)若 aAC,则CB 吗?(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解方程;0322 x

8、x(6)123答案:(1) (2) (4) (6)是命题, (3) (5)不是命题例例 3 3 (1)请给下列图形命名, ,并给出名称的定义: 答案:略(2)观察下列这些数,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给以名称,并作出定义: 52,2,0,2,8,14,20,答案:能被 2 整除的整数是偶数四、应用新知四、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体验成功课内练习:教材中安排了 4 个课内练习,第 1 题是为定义这个概念配置的,第 2 题是为命题这个概念配置的,第 3、4 题是为命题的结构配置的第 4 题可以通过同伴或同桌的合作交流完成五、总结回顾,反思内化五、总结回顾,反思内化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学了什么?教师做补充 4

9、三个内容: 分组成题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命题的的结构:通常命的判断的句子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命题的概念:对某一件子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定义的含义:规定某一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巩固新知课本 P72 作业题 4.1 定义与命题(定义与命题(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和定义的概念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会区分定理、公理和命题。 情感目标: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公理、命题和定义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合作学习: :复习命题的概念,思考

10、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边长为 a(a0)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3/4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对于任何实数, 提问:上述命题中,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得出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 题。: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说命题,然后指定第二组中某一个人来回答是真命 题还是假命题(二):举例: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x=1 是方程 x2-2x-3=0 的解。 (2)x=2 是方程 (x2 4)/(x2 -3x+2)的解。 (3)如图,若1=2,则=。 (4)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像和

11、原图形全等。(三)讲述公理和定义 :公理: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 这样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 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然后提问学生:你所学过的还有那些公理 5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 命题真假的依据。 :举例 请用学过的公理或定理说明下面这个命题的正确性:“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 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四):课内练习:见书本作业题 (五):作业:见作业本4.2 证明(证明(1)【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含义。 2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3了解证

12、明的表达格式,会按规定格式证明简单命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 难点:本节教学的难点是按规定格式表述证明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课内节前图:比较线段 AB 和线段 CD 的长度。 通过简单的观察,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体会验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新课教学 1、 合作学习 参考教科书 P74: 一组直线 a、b、c、d、是否不平行(互相相交) ,请通过观察、 先猜想结论,并动手验证 2、 证明的引入(1)命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的 倍”是真命题吗?请说明理由2分析: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用

13、几何语言描述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 教师对具体的说理过程予以详细的板书。 小结归纳得出证明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初步格式。 (2)通过例 2 的教学理解证明的含义,体会证明的格式和要求例 2、 证明命题“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且方向相同,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真命题。分析: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用几何语言描述题中的已知条件、以及要证明的结论 (求证) 。证明过程的具体表述 (略) 6 A小结:证明几何命题的表述格式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 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3)练习

14、:P76 课内练习 2 三、例题教学 例 2、 已知:如图,AC 与 BD 相交于点 O,AO=CO,BO=DO。 求证: ABCD (证明略) 四、练习巩固 P76 课内练习 3 五、小结 (1)证明的含义 (2)真命题证明的步骤和格式 (3)思考、探索:假命题的判断如何说理、证明? 六、作业布置4.2 证明(证明(2)【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含义;探索并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几何证明;进一步熟练证明的方法和表述;让学生体验从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的过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进一步掌握证明的方法和表述 难点:例是由较复杂的题设条件得出若干结论,用

15、到多个定理,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证明的一般格式和表述,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命题的求证过程,让学生自己回顾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格式,并用自 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1)求证: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设问:如何写出已知、求证,并画出图形 如何进行证明(可由学生口述)(2)根据上述题目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出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格式:按题意画出图形;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 出结论;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向学生简介把一个由实验得到的几何命题经过推理的方法加 以论证,让学生体验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的简单过渡。OABCD 7 BCBCAPDEBCAED123BCADO命题:求证: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让学生回顾七年级对此命题的说明过程 (2)教师通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上述命题, 并板书论证过程 (二)探究新知 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什么? 出示命题: 求证: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 180 分析:(1)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并根据条件和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 求证 (2)请同学们回顾,在三角形部分,对这个命题是用哪种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