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究竟谁撞了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4662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和法律究竟谁撞了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道德和法律究竟谁撞了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德和法律究竟谁撞了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和法律究竟谁撞了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道德和法律究竟谁撞了谁 袁正平 31022P35法律与道德关系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早在西周时统治者就提出“明德 慎罚”的思想。它标志着奴隶阶级对法德之间的关系有了自觉地意识。而现在 人们心中却起了冲突。 最近,这样的事件发生多起: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 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对社会道德滑坡痛心疾首的 人们,立即会将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判例视为众矢之的。的确,经过 舆论不断发酵,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宇案”带 来的恐惧感。法院判决的模棱两可至今仍为人诟病。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 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与情理相悖

2、”之类的措辞,来判断彭 宇之责;而许云鹤案则在证据不足的情形下,用了“必然”、“定然”等主观 判断,来做过错推定。 目前,人们看到老人摔倒是不是该搀扶引起很大反应,正在人们热烈讨论的 同时,13 日下午 5 时 30 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天空渐暗,小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两岁的小悦悦(化名)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 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 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 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痛苦的悦悦已无力大声呼唤妈妈,更无力挣扎。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

3、过, 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 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 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的 5 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 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路边 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就这样,先后 18 人从悦悦 的身边走过。 生死关头,一位身材矮小的捡垃圾阿姨发现了悦悦,她立刻放下手上的麻袋, 试图扶起悦悦,但悦悦已经瘫软。阿姨只好把悦悦从路中间挪到路边上,然后 向四周呼救。仍然没有人出来,阿姨向巷子里跑去,几秒钟后,悦悦的妈妈跑 过来,惊慌

4、失措,她抱起血泊中的悦悦,疯一般地冲向了医院。近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围观者拒绝向受伤者施救的案例。在武汉,一位老 人在市场内摔倒,最后因流鼻血而窒息身亡。当时有大量人群聚集围观,但却 没有人伸手相助,这位老人在事发一个多小时之后才由其家人救起送往医院。 一件件众人冷漠对待这种事件的发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如果当 时在现场,我会怎么做呢?我敢怎么做呢?除了埋怨社会,我们为社会,为他人 究竟贡献了多少呢?现在,我们似乎对所谓的道德恶化趋势有些惊慌失措,乃至 于借助于法律威慑力来形成对道德的他律,并且搬出了世界其他国家颁布的相 关法律。不过,道德一感冒,法律就要发烧,就要为此专门设计所谓“见

5、死不 救惩治法”? 对所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而是针对目前整个社会道 德、价值观滑坡出现的现象提出质疑,因为类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跌倒老人身上,还有更多其它的案例,比如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 流泪的故事,比如围观跳楼自杀时出现一片幸灾乐祸的“快跳”的喊声,比如公 车上乘客对小偷熟视无睹的常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早已成了全社会反思的 问题,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回到所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上,尽管每个人都会感觉这个问题很 令人寒心,但却又很现实,谁愿意付出一片好心最终却可能冒被诬赖甚至被法 院判巨额赔偿的风险呢?哪怕这种风险占的比例很低,起码也是风险,毕竟

6、绝 大多数想做好事的人都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有的甚至是学生。只要这种风险存 在,就绝对会造成相当多的人在面对跌倒老人时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变得冷漠 和麻木。解决这个问题看起来绝非几个貌似道德高尚的人在媒体上、在网上喊 几句道德的口号那么简单,鲁迅早就说过了,总有人“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 男盗女娼”。目前似乎唯一能让公众对此释怀的,恐怕还只能通过对那些典型的 案例翻案,或者说至少以证据不足来翻案,尤其是南京法官的“依据常理判断” 的推理判决,如果这个法官被开除公职或者天津的许云鹤案等能有一个在法律 上让人信服的判决,或许法律能回答这些问题。 社会道德、价值观等显然并非法律的范畴,但现在却通过跌倒老

7、人该不该扶 的讨论,让道德与法律似乎成了一个必然的整体,靠法律来彰显和维护社会道 德、来彰显公德,似乎变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必然,这不能不说这和谐社会的 悲哀;显然卫生部的技术性回复是根本解决不了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社会病的。 这个问题,全社会需要反思,法律更要反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的,这是对良知和道德的拷问。有这样 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相信我们都听说过。其实助人为乐,本来就是 我们分内的事情,而由于种种的顾虑和担心,我们中就出现了一些为保护自身 利益而宁愿保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这样,助人为乐的人似乎就在人 格上高人一等。但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始终认为帮助他人是我们分内的事情, 不需要得到褒奖或者是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