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总结 案例式教学法,即根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4548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总结 案例式教学法,即根据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总结 案例式教学法,即根据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总结 案例式教学法,即根据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总结 案例式教学法,即根据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总结 案例式教学法,即根据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总结 案例式教学法,即根据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总结案例式教学法,即根据教学目标,从感性材料入手,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的真实案例,通过交流讨论、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与之相关的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本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相关章节的教学,现总结如下:一、对案例式教学的认识1.特点。第一,针对性和互动性。案例教学法实现了由单向灌输向双向沟通或多向沟通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针对性是指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本课程有关章节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基本要求。针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和教学

2、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来选择和设计案例。互动性是指在运用案例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案例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研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教师可以就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第二,真实性与生动性。案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构的,是真切感人的事实,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知识,将具有真实性、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合理地引入教学,具有较强的说明力,能够增强学生对教材中基本理论和有关知识的理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作用。案例式教学的作用主要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案例案例分析、交流研讨、总结点评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强调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畅所欲言的学习空间,实现“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以此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第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案例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演绎法教学不同。传统的演绎法教学是把理论还原为现实,

4、从理性的高度来解释现实,而案例教学法则是人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生可以从案例本身归纳出一般道理,通过案例分析而领悟其理论,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二、案例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案例式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准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收集大量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认真的精选加工,使选择的案例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和针对性。在案例法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认真组织好交流讨论、案例分析,做好归纳总结,处理好案例教学与教材、案例式教学与其它教学法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脱离教材运用案例,更不能用案例代替教材,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科学性、系统性和生动性的统一。1.精心选择案例。精心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

5、提条件。教师在运用案例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目标、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紧紧围绕教材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精心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当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真实性是指选择的案例应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特别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真人真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真实事例,案例的真实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典型性是指选择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社会普遍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典型案例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具有启发、导向等育人功能。典型分为正面典型的反而典型。在案例教学中,要坚持正面教育的方针,运用好正面典型的事例,同时,要适当运用好反

6、而典型的事例。2.认真组织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指以案例提供的事实为依据,以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有关知识为指导,通过交流研讨加深对这些概念、理论和有关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在精选案例的基本上,要认真组织学生参与交流和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讨论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抓住重点避免脱离教学内容的自由发挥。对勤于思考、勇于发表意见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以平等的态度与其共同探讨,提出自己有见解。对于讨论中出现的偏颇,要善于引导和纠正,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课的有关概念理论和知识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3.做好归纳总结。在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要做好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指通过教师提示引导、总结点评等方式,将交流研讨过程中学生个别、零散的见解进行归纳,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正确的思想认识上来,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知识。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应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对研讨过程中学生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要善于做好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三、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本课的各个章节均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这里仅举几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1.通过“狼孩的故事”来加深对“人的本质

8、”的理解。印度加尔各答“狼孩的故事”研讨题目:狼孩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你对发现狼孩时关于“他们是人还是狼”的探讨是如何认识的?在交流研讨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点评。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由其社会关系决定,并通过社会关系反映出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考察人的本质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其社会关系可分为物质的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从总体上决定着人的本质。一个人如果一出生就脱离社会、即使能够生存下去,也不具备人的心理特征,不具备人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即不具备人的本质。2.通过“伪造成绩单被取消入学资格” 、 “

9、因有逃票记录失去求职通行证”两案例来谈大学生的诚信道德问题。案例:“伪造成绩单被取消入学资格”和“因有逃票记录失去求职通行证”研讨题目:学生伪造假成绩被开除的案例使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才学出众能否弥补诚信缺失?在交流研讨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点评。这两个案例很值得我们思考: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没有诚信就没有生存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有了诚信度,银行可以借钱给你,商人可以与你交易,公司才好聘用你。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10、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3.通过“4 次考进大学 3 次被退学”来分析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案例“4 次考进大学 3 次被退学” 23 岁的周剑因痴迷网络从 2001 年到2006 年 4 次考上大学 3 次被退学。研讨题目:周剑沉迷网络不断旷课屡被退学给我们什么启示?网瘾换来了什么代价?周剑说:“生活与网络最大的不同就是:游戏里的一切可以从头再来,生活却不可以。假如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

11、学弟学妹的话,那就是珍惜时间。”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在交流研讨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点评。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有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同学们应当从成长成才和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做到不涉及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总之,案例式教学法是多种教学法的综合,体现了开放式、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式教学,把理论阐述、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启发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对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