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1444587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实践与研究究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汇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正是鼓励学生站在原有的起点上,朝着终极目标坚定地前进,帮助学生在反思中力求发展,在评价中追求完美。一个小小的档案袋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进程中对发展自我的“力求” ,对完美的执著追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为学生

2、建立了成长袋。通过学生成长袋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方面的发展,并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是有意识的、需要良好的设计。没有良好的设计,它们就会变成单一的作品文件夹,而应用成长记录袋所预期的效果也无法实现。成长记录袋,需要我们科学地认识它们的构成及其优势,并能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需要,高效合理地综合运用,将它们各自的潜在功能落到实处,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进而把评价改革推向深入。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加之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新生事物,因而记录袋的创建、内容的收集、整理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一)设计封面(二)袋中内容:识字积累成长

3、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理解的训练过程,习作是运用的训练过程,而识字教学则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严重制约着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对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阅读成长袋。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习阅读是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学生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会有一种阅读的欲望,他们需要在阅读中感受汉字带来的乐趣。习作成长袋,随着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不断递增,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越来越多,逐渐会产生要表达的愿望。快乐成长袋,首先,快乐成长袋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而不是随机的。其次,快乐

4、成长袋因为要全面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其内容一定要丰富、充实,但又不能杂乱无序。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能力较薄弱的实际,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等工作可以由家长协助、孩子自己来完成,教师则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它采用了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及家长的评价,这种评价是以定性评价为主,充分地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足迹。学生通过阅读记录袋资料,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同时能综合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一、研究背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

5、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多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注重对学生的选拔、甄别功能,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长久以来,老师、父母对孩子成果的评价常常局限在学生考试成绩的等第上,往往满足于学生期末试卷的成绩。这样的评价使得许多同学看不到自己平时取得的点滴进步,尤其是自己其他方面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师长对孩子的评价确实全面性、完整性,且往往是滞后的评价,甚至是残缺的评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改革原有的评价体系,建立适宜新课程要求的评

6、价方式。为了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感到童年是快乐的,学习是快乐,学校生活是快乐的。因此,我们在低年级学生中对成长记录袋的设计与运用上进行探索,力求推行质性评价,力求改变单纯书面的评价方式为多种方法综合评价,从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二、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内涵解读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汇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见李雁冰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p64)细读这一概念,我们的理解是:记录袋的第一功能:“袋”的功能材料的汇集和

7、整合;第二功能:显示过程的记录在反思和鼓励中成长;第三功能:丰富的内容个性的展现和综合性评价的依据。“成长记录袋”评价,正是鼓励学生站在原有的起点上,朝着终极目标坚定地前进,帮助学生在反思中力求发展,在评价中追求完美。一个小小的档案袋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进程中对发展自我的“力求” ,对完美的执著追求。三、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理念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这一评价理念就是快乐成长记

8、录袋的指导理念。我们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是:1、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实施快乐成长袋评价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如果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为了应试,快乐成长袋评价那就只剩下一项内容:学业成绩的评价。2、 “全面发展”的理念,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发展,集中反映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考试科目的应试能力的发展。第二,指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评价不仅是为了选优,而是为每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努力达到使每位学生都能最好的发展。3、 “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的理念。学生的需求往往表现在学

9、生的兴趣点上。只有当学生兴趣盎然地探究时,我们才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快乐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生多方位的尝试极其结果,为发掘潜能提供了实践基础。快乐成长记录袋评价非常重视学生的自评。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点、美好的想象、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在记录袋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4、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理念。快乐成长记录袋反映了学生成长的历史,每一件作品都是学生的自身的写照。作品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能使学生看到一个完整的自我。快乐成长记录袋里记录了学生的长处,反映了学生通过努力所取得的进步。发现长处,看到进步,以自信激励学生力求发展追求完美,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自信。四、 “

10、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创建运用及效果成长记录袋,需要我们科学地认识它们的构成及其优势,并能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需要,高效合理地综合运用,将它们各自的潜在功能落到实处,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进而把评价改革推向深入。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加之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新生事物,因而记录袋的创建、内容的收集、整理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设计封面让学生自行设计封面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开学时,我给班里的每个学生发了一个档案袋,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设计封面。结果,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有的学生照了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贴在封面上,有

11、的则精心地在封面左上角画了自画像,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写上姓名,如“爱唱爱跳的” “刻苦好学的” 。不仅如此,大家还给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取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成长的足迹” “新苗长高了” “雏鹰起飞” “小手在变大”等等。这些封面的设计既新颖美观又极有创意。(二)袋中内容识字积累成长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理解的训练过程,习作是运用的训练过程,而识字教学则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严重制约着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对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1识字成长袋的操作方法(1)设计制作生字卡。与美术老师取得联系,利用美术课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制作方法,帮助学生设计各

12、种形状、图案的生字卡。寒假中,曹悦嘉等同学设计的生字卡图案新颖,色彩艳丽,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并作为优秀作业在学校橱窗中展出。 (具体见附件)(2)识记生字。建议学生把课外书、电视上、广告上、标语上认识的生字收集起来,写在事先设计好的卡片上进行识字,每天 35 个,装入成长袋。一年下来,使学生的课外识字数不断地递增,达到 16002000 左右。(3)举行各种各样有趣的识字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2效果(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和识字方法,并在班级里开展“生活中识字我最多”的比赛,学生把他们认识和收集的生字骄傲的展示出来,比赛后装到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这不但给学生提

13、供了展示自己成果的舞台,而且使学生快速增长课外识字的数量,让每个学生有了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他们真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2)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3)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阅读成长袋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习阅读是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学生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会有一种阅读的欲望,他们需要在阅读中感受汉字带来的乐趣。阅读成长袋的操作方法(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倘若能自觉主动,兴致勃勃地投入课外阅读,必将收到事半功倍

14、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利用课堂、班队、晨读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伟人读书的故事或向学生介绍课外知识,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2)组织材料a、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我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但一般不向低年级学生开放,为了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平台,我们与图书管理员取得联系,特许学生每星期一次到图书馆阅览,我们要求学生随身携带阅读卡,随时记下好词佳句。b、建立班级图书室,开展“捐两本读百本”的活动。每个学生拿出 2、3本书,建立班级图书室,阅读资源共享。这样,学生就有可能读到种类更多的好书,视野也才会更开阔。c、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定期为

15、学生推荐必读书目。这些书籍的内容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有利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教学目标的实现。(3)指导方法a、设计一份课外阅读记录卡,让学生每读完一份读物(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一本书) ,就填写一张记录卡,收进阅读成长袋,并在班内定期开展竞赛,看谁积累的卡片多,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培养读书的兴趣。b、读完一份读物,不仅要在记录卡上填写课外读物的名称、作者等基本信息,还要把自己对读物的理解或感受等写下来,以加深对读物的理解。(4)定期交流a、每星期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课堂上教师将收集的优秀作品、学生读后感进行交流。b、利用每周五的班队课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如:“我是小小故事家” 、 “

16、成语大比拼” 、 “谜语大比拼” 、 “精彩朗诵会”等等,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成长的快乐。 (具体内容见附件)c、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让每个孩子上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份读物,并把全班的成长袋在教室里展览。2效果(1)一年下来,学生人均阅读量约 1 百篇,阅读卡近 50 张。让我们尤为欣喜的是,有些学生由最初单纯的记好词好句发展到能写出精彩的书评,不但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而且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具体见附件)(2)知识面不断扩大,阅读水平不断提高,最为明显的进步就是学生语感的提高。习作成长袋随着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不断递增,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越来越多,逐渐会产生要表达的愿望,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就进行了习作成长袋的建立。1习作成长袋的操作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为评价学生的作文而苦恼。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一盏明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提倡如观察日记、情景测验及成长记录袋等一些质性评价方式。于是,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评价方式, “成长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