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44381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载转载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7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教学难点】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思考讨论问题,并回答:什么是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从物理学的角度讲:0的水与 0的冰哪个更冷一些?为什么?冷热程度一样。因为他

3、们的温度相同。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在 0和 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 摄氏度(1) 拓展应用(08 广东)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 A 和 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 知识梳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使用温度计时,首先看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这样才能正确迅速读出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但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

4、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拓展应用(08 广安)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下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A-4 B-6 C6 D16。(08 湖南株州)小虎用一只装有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 。(08 湖南常德)2008 年 4 月,常德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为 。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

5、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 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 方向观察(“” 、 “”或“C” ) ,这是利用 。 知识梳理熔化与凝固同学们,请观察实验装置:(点击“实验”按钮)实验时要用到酒精灯,点燃时不要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洒出酒精引发火灾,熄灭时要用盖子盖灭而不要用嘴去吹灭。固定铁圈时先固定下面的铁圈,高度以能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为妥,然后固定上面的铁圈,高要让温度计液泡能全部浸入海波中,低不要让液泡碰到试管底。加热时采用水浴法,可以保证受热均匀,同学们在做实验时一定要搅拌好,保证海波受热均匀,否则内

6、层还没到熔点外层就开始熔化了。(先点击“表格”按钮)下面开始实验:(点击“开始”按钮)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海波与石蜡的状态。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加热说明什么?对,熔化时吸热,同学们看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石蜡边熔化边升温。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水已经沸腾了,现在同学们看温度计的示数是多少?(100)这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它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点击“作图”按钮)下面我们画出海波的熔化图像,描点(根据实验数据,用鼠标点出各点) 。(点击“连线”按钮) 。AB 段海波什么状态?固态B 点海波什么状态?

7、固态BC 段海波什么状态?固液共存C 点海波什么状态?液态CD 段海波什么状态?-液态由此可见海波在 48时既可能是固态(B 点)也可能是液态(C 点)还可能是固液共存(BC 段) 。(点击“实验”按钮) 、 (点击“清除数据”按钮) 。下面我们停止加热, (点击“停止”按钮)我们看到海波停止加热后,不断降温,当降到一定温度时,开始凝固,温度不变。(点击“作图”按钮)下面我们画出海波的凝固图像,描点(根据实验数据,用鼠标点出各点) , (点击“连线”按钮) 。(点击“不同”按钮) 。同学们比较一下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点击“晶体” 、“非晶体”按钮) 。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

8、非晶体没有。(点击“结论”按钮)同学们,请齐读结论。我们再比较一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点击“晶体” 、“非晶体”按钮) 。晶体凝固时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即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点击“结论”按钮)同学们,请齐读结论。 拓展应用(08 福建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舞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08 内蒙古包头)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 2 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08 云南)我

9、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 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 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 2000C沸点是 3000D凝固点是 3000 知识梳理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vaporization)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liguefaction) 。 拓展应用(08 辽宁沈阳市)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强雷电的内部温度可高达 3104。因树木中含有水分,当雷电劈中树木时,强电流通过树身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树木中的水分发生_(填

10、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形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这些气体体积迅速膨胀,会将树木劈开。请同学们雷雨天不要在树下避雨。 知识梳理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拓展应用(08 年黑龙江鹤岗) “炖”菜是鹤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参考答案:不会 (1

11、 分)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 (1 分)继续吸热 (1 分)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1 分)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盅内的汤水不会沸腾 (1 分)评分标准:考生对的语言表述能表达出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发生,盅内的汤水不能继续吸热即可得此 2 分(08 湖北十堰)如图 6 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1 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_(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12、知识梳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拓展应用(08 湖南衡阳)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 1 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 2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有关。 知识梳理常用的液化方法有哪些?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拓展应用(08 湖南衡阳)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 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

13、。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 5 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汽化液化B液化汽化C升华液化D升华凝华(08 宁夏)“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知识梳理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

14、态叫凝华。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拓展应用(08 山西太原)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 ,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08 广西南宁)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大明山上很多树枝都挂满晶莹白色的雾凇。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A凝华B升华C凝固D汽化(08 山东泰安)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B先蒸发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液化 小结:知识网络教学后记物态变化【设计意图】冬天,气温低,水会结冰,说

15、明物态是会变化的,而物态变化又是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系的,物理学上是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这一工具对物体的温度进行具体的测量。教材以说明书的方式,讲述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材通过“生活物理 社会”的栏目,介绍了“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 ,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温度问题的思考。在完成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复习后,重新回到水循环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水在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进行综合概括,突出学生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作进一步的探讨,确立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能正确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关注环境温度变化的原因。4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吸热、放热条件。5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6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危机,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7感知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8探究家庭或学校用水中的节水措施。【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