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小结与复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43807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小结与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小结与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小结与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小结与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小结与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小结与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小结与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小结与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小结与复习知识点小结知识点小结 1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用来构建身体和获得生命活动的能量) 。 生物能进行呼吸(为生物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还有: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等。按照形态结构:把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 2生物的归类方法 按照生存环境:把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用途:把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药用、观赏生物等 3生物圈:在地球上,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约 20 千米的 圈层,就叫做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温度和一 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4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叫生态因素,可以分两类: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捕食关系(如 狮子捕食斑马,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等) 、竞争关系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秧苗与稗草,草原上的狼与狐 等) 、合作关系合作关系(如群狮围捕野牛,蚂

3、蚁搬蝗虫尸体等)等。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适应环境,同时又影响和改变环境。 6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就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藏能量,养活自身,也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对于维护生态 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 细菌、真菌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分解成简单的 物质,归还到自然界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3)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种类是多种多样

4、的,有海洋、森林、湿地、草原、农田、城市生态系统等,各 种生态系统是密切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7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一定是植物,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 向,不包括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草兔狐) 。 (2)食物网: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是逐 级递减的,而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有富集现象。 8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9科学探究的

5、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问题越具体越有利于作出假设) ;(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实验方案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设计) ;(4)实施计划;(5)得 出 结论;(6)表达和交流。 10探究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1)要设计对照实验。 (2)在设计时要保证唯一变量。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增加重复次数, 反复验证实验结果。 复习练习题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生物的主要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 、生物能进行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 产生的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生物能 ,除病毒外 生物都由 构成。 2、地球上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

6、,而生物共有的一个家园就是_,它包括 的 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生物圈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有:、 、 和 ,还有适宜的 和一定的 。 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 。实验的变量是 ,在实验中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 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本实验中,用十只鼠妇而不是一只鼠妇是为了 。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叫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 、 、 等。 5、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和 。生物 的 性是普遍存在的。 6、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在沙地

7、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等等 说明了 。 7、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是 。 8、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 ,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 的 和 通过食物链和 在生物之间进行流动。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 的食物链中有 现象。 9、生态系统是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 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2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就易 。10、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植物: :消费者 生态系统 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 。 二、选

8、择题 、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生物的普遍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自由的活动 D.植物呼吸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2、下列全都是生物的一组是( ) A、动物、植物、真菌、计算机病毒 B、玉米、蝴蝶、珊瑚、天花病毒 C、试管婴儿、细菌、蛔虫、蘑菇 D、牛皮鞋、植物纤维、木材、化石 3、有四个人对生物圈的组成及生物分布进行了描述,谁的不准确( ) A、生物圈的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 C、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 米以内的范

9、围。 D、在大气圈中生活的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 4、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 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营养物质 空气 阳光 适宜温度 一定生存空间 水 A、 B、 C、 D、 5、下列影响玉米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 B蝗虫 C水分 D温度 6、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的“城市名片” ,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 但因“水土不服” ,成活率较低。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 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水分

10、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7、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 藻,再深处长红藻;而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高山上也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它们在山上的 垂直分布也有分层现象。藻类植物和高山植物的这种分布分别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阳光 阳光 B 、温度 阳光 C 、阳光 温度 D 、温度 温度 8、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 A、阳光水稻害虫青蛙 B、水稻害虫青蛙C、害虫青蛙水稻 D、水稻青蛙害虫 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汉江 B、汉江里所有植物 C、汉江里的所有动物 D、汉江里的所有生物 10、 、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

11、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1、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2、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于( ) A绿色植物 B吃植物的动物 C空气和土壤 D阳光 1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 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 C自己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 1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12、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 D、人工控制的结果 15、2010 年我国西南大旱,据报道,截至 2010 年 4 月 8 日,中国西南旱情严重:云南、贵 州、广西、重庆、四川 5 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 1.01 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 7907 万 亩。此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阳光 温度 D.土壤 三、简答题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2、蚯蚓穴居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这 一现象可以说明怎样的生物学观点?3、有些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人

13、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4、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 46时才出汗;荒漠中生 活的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斑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度可达 60mm;旗形树的树 冠像一面旗帜;等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什么问题?3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小结与复习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小结与复习知识点小结知识点小结 1显微镜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 右握左托略偏左,离实验台边缘 7cm 左右 对光(三转: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通光孔。光 反光镜 遮光器 通光孔 物镜 目镜 ) 对光成功的标志: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 观察:基本动作是放压降升找。镜筒下降时看着物镜:避免物镜撞破玻片标本; 镜筒上升时看目镜内找物象。 整理:把物镜偏到两旁,不要对着通光孔,并把镜筒降到最低处 。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3) 、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 、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光线强时 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4) 、显微镜的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 (5) 、观察物象时,要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本着物象移动方向与标本移动方向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