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天文·天体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432291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故大全·天文·天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典故大全·天文·天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典故大全·天文·天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典故大全·天文·天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典故大全·天文·天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故大全·天文·天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故大全·天文·天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故大全典故大全天文天文天体天体典故大全天文天体资料索引作者:稻香老农 资料来源:稻香居 点击数:471 更新时间:2008-2-23【洪炉】 喻天地宇宙。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抱朴子勖学:“鼓九阳之洪炉。 ”唐杜甫行次昭陵:“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另参见天文部时令“三伏鼓洪炉” 、器用部日用“洪炉” 。 【二天】 喻官吏不徇私情,秉公办事。 后汉书苏章传:“(苏章)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甚直。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 章曰

2、: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 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 ”唐杜甫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 ”另参见器用部饮食“二天酒” 、人物部官吏“刺史天” 、政事部忠直“故人天” 。 【乐令天】 西晋南阳人乐广,字彦辅。历官元城令、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侍中、河南尹、吏部尚书仆射、尚书令等,时人称“乐令” 。善清言,与王衍俱名重于时。唐骆宾王冬日宴:“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参见人物部人杰“乐广披云” 。 【呵壁问天】 喻指失意、愤感。汉王逸楚辞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

3、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及古贤圣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 ”唐李贺公无出门:“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参见人事部情感“呵壁问天”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呵壁” 、文明部书画“书壁间” 、人事部行止“呵天问” 。 【杞天】 喻无谓之忧。 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另参见人事部情感“忧天” 。【邹生谈】 指知识广博,善于言谈。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 ”清黄景仁杂咏之九:“

4、莫恤邹生谈,驰精九州外。 ”另参见人体部头面“衍口” 、人物部人杰“谈天衍” 、人事部行止“谈天” 。 【补天】 把天的损坏之处补上。语出列子汤问:“往古天曾破裂,女娲氏炼五色石修补。 ”后以补天比喻挽回大局。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参见九流部神仙“女娲” 。 【九日落】 喻为民除害,或喻勇猛。屈原天问:“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王逸注:“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另参见动物部飞禽“九乌” 、武备部兵器“射日弓” 、九流部神仙“后羿

5、一射” 。 【戈挥日】 喻酣战。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通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清赵翼南苑大阅恭纪:“风云卷阵戈挥日,烟焰腾霄炮震雷。 ”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挥日” 、武备部兵器“鲁阳戈” 。 【长安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澘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因以“长安日”指长安,或指代君王。唐杜

6、甫建都十二韵:“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唐张说幽州新岁作:“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参见地理部天体“日下” 。【夸父逐日】 多指事业未竟或不自量力,亦用于歌颂勇敢奋斗精神。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唐柳宗元行路难三首其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另参见植物部木本“邓林” 、九流部神仙“夸父” 、器用部日用“夸父杖” 、人事部病死“毙长途” 。 【阳乌】 喻指太阳。 春秋元命苞:“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 ”唐贯休古意九首之二:“阳乌烁万物,草木怀春恩。 ”另参见动物

7、部飞禽“三足乌” 。 【赵日】 左传文公七年有“赵衰,冬日之日也”的记载,后因以“赵日”比喻冬天的太阳。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应钟十月:“胡风起截耳之冻,赵日兴曝背之思。 ”清阮葵生、严长明集陆耳山新居联句:“寒避庄噫冲,暖迎赵日晒。”参见天文部天体“赵盾日” 。 【赵盾日】 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后因以“赵盾日”为夏天烈日之代称。宋苏轼次韵朱光庭喜雨:“久苦赵盾日,欣逢傅説霖。 ”亦省称“赵盾” 。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 ”另参见天文部天体“赵日” 、人物部人

8、杰“云间赵盾” 。 【壶中日月】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唐吕岩七言之九:“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蝉娟。 ”参见九流部神仙“壶公” 。 【羲驭】 太阳的代称。羲和为日驭,故名。 初学记引淮南子天文训:“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 ”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驭之。 ”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羲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 ”明高启广陵孙孝子爱日堂诗:“只愁老景苦骎骎,羲驭西驰疾飞鞚。 ”另参见动物部鳞介“六龙” 、九流部神仙“羲娥” 、器用部车船“羲车” 。 【玉斧修月】 传说唐太和中郑仁本表弟游嵩山,见一人枕襆而眠,问其所自。

9、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 ”因开襆,有斤凿数件。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呎 。后因有“玉斧修月”之说。宋王安石题扇诗:“玉斧修成寳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鸞。 ”宋刘克庄最高楼词:“懒挥玉斧重修月,不扶铁拐会登山。 ”金元好问蟾池诗:“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比喻恢复疆土。元方回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三首之一:“玉斧难修旧月轮,凄凉沙鸟犯鉤陈。总因燕頷多庸将,却误蛾眉事别人。 ”另参见九流部神仙“修月手” 、器用部其他“修月斧” 。 【月兔】 指月中的白兔。亦借指月亮。 旧唐书历志二:“月欲有蚀,先月形摇振,状若惊惧,

10、月兔及侧月色黄如有忧状。 ”唐黄滔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形夺场驹洁,光交月兔寒。 ”艺文类聚卷一引晋傅咸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擣药。 ”后因称白兔为月兔,亦泛指兔。 艺文类聚卷四二引南朝梁刘孝威行行游猎篇诗:“高罝掩月兔,劲矢射天狼。 ”唐玄宗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唐李白观猎诗:“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茶名。宋苏轼有月兔茶诗。另参见动物部走兽“白兔” 【月桂】 神话传说里的月中桂树,亦借指月亮、月光。南朝梁元帝刻漏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晖。 ” 初学记卷一引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诗:“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 ”一本作“桂月” 。前蜀杜光庭

11、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伏愿皇帝明齐月桂,寿比天榆。 ” 红楼梦第四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比喻登第、登科。唐李潜和主司王起:“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 ”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宋梅尧臣送王秀才归建昌诗:“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 ”参见天文部天体“赡宫” 。 【喘月】 喻指因疑心而胆怯,或指天气酷热。 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 ”唐李峤牛:“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另参见天文部时令“吴牛喘月” 、动物部走兽“吴牛” 、人事部情感“妄

12、喘” 。 【嫦娥孤栖】 唐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参见九流部神仙“嫦娥” 。 【蟾宫】 月宫;月亮。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 后汉书天文志上刘昭注引张衡灵宪:“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蜍)。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飓:“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水影也。此语差近。 ”唐袁郊月:“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唐许昼中秋月诗:“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明朱鼎玉镜台记闺思:“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 ”清程麟此中人语红楼梦

13、竹枝词:“镇日蟾宫锁不开,紫云何日上瑶台。 ”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南唐李中送黄秀才诗:“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陶副车求荐见忌:“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明沉鲸双珠记廷对及第:“一声霹雳乾坤撼,看蟾宫步,雁塔名,琼林宴,八珍异馔天厨荐。 ”越剧二度梅第四场:“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愿你蟾宫著锦袍。 ”另参见天文部天体“月桂” 、动物部鳞介“赡蜍” 、植物部木本“蟾桂” 。 【少微星】 喻指处士、隐士。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 ”唐窦群草堂夜坐:“匣中三尺剑,天上少微星。 ”唐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既当少微

14、星,复隐高山雾。 ”参见人物部圣贤“少微星” 。另参见人事部雅逸“望少微” 、人事部病死“少微空陨光” 。 【台星】 即三台星。 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台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 ”因以喻指宰辅。唐李白上崔相百忧章:“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宋杨万里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诗:“天极八重心未死,台星三点坼方休。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秀毓山川,灵分草木,几番焰夺台星。 ”清顾炎武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龙驭杳安之,台星陨衡鼐。 ”参见人物部将相“三台” 。 【台星坼】 用以悼亡。唐罗隐所思:“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 ”拆

15、,同“坼” 。参见人事部死丧“星坼” 。 【使臣星】 喻指朝廷使者。 后汉书方术列传李郃传:“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部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 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唐王维送邢桂州:“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另参见人物部其他“星使” 。 【郎星】 用以美称郎官。 后汉书明帝纪:“帝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 故吏称其官,民安其业,远近肃服,户口滋殖焉。 ”明高启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台。 ”另参见人物部官吏“星郎” 。 【星辰剑】 泛指宝剑。典出晋张华望斗牛间紫气掘狱屋基得剑事。见晋书张华传 。唐杜甫偶题诗:“郁郁星辰剑,苍苍雷雨池。 ”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 。 【星桥】 神话中的鹊桥。北周庾信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