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426860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读本2写写 在在 前前 面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这是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深刻阐述。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党和政府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把文化建设摆上空前重要的位置。新的形势赋予文化工作者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神圣历史使命,也对文化工作者的素质提

2、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 年省委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实施了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其中就有“文化人才工程”。作为“文化人才工程”的子项目,几年来,省文化厅组织实施了加快青年文艺人才培养的“新松计划”,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院团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省文化厅决定创新文艺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延伸“新松计划”的覆盖面,对厅属八个文艺院团的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开展为期三年的素质教育。目前省属文艺院团素质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提升新一代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境界,培育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工作者。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待,市场的需求,都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在建设社会

3、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为人民服务之中,树立正确的理念,找准自己的定位,既要在艺术素养和表演技艺上达到较高的水准,更要在思想品德和个人操守上成为社会的楷模。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对国办艺术院团演职人员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由文艺工作者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省文化厅组织的本次全员素质教育,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系统培训,促使院团专业人员岗位成才,不断提升艺术创新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持续改善院团整体素质,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3为了培训的需要,省文化厅组织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编写了省属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培训教育读本。在读本的编写中,充分考虑省属文艺院团工作的现实需要,着眼于专业技术人员素

4、质提升的实际需求,将素质教育培训分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四个篇章,同时还附录了六篇文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拓宽文艺院团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帮助他们在本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和文化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国以人立,业以才兴,当今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并且能够产生大批优秀人才的时代。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和政策环境,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组织的这次教育活动和编写的这本教材,都还只是我们在文化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其效果既有待于文化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和院团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

5、高。我们期待着大家的支持帮助和批评指正。目目 录录4政治理论篇政治理论篇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二)邓小平理论(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科学发展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中国特色社

6、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二)以和谐文化推进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建设(三)以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以文化创新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五)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政策法规篇政策法规篇一、文化政策一、文化政策5(一)文化权益的保障政策(二)涉外文化工作政策二、合同法二、合同法(一)文艺演出合同成立与效力(二)文艺演出合同主要内容(三)文艺演出合同履行(四)合同法律责任形式与承担三、著作

7、权法三、著作权法(一)文艺演出(剧本)著作权归属(二)文艺演出(剧本)著作权合理使用四、演出法规四、演出法规(一)表演者权内容(二)文艺营业性演出基本制度(三)文艺演出财税法律五、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五、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象(二)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三)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受继续教育中的责任职业道德篇职业道德篇一、一、 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涵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涵(一)道德与职业道德(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特征与功能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特征与功能(一)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特征(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功

8、能三、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三、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一)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6四、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着力点四、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着力点(一)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着力点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养成路径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养成路径(一)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篇心理素质篇、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意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意识(一)社会角色的一般概念(二)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意识(三)文艺工作者要关注中国社会的文化形象二、文艺工作者的认识特征

9、二、文艺工作者的认识特征(一)艺术观察(二)艺术思维(三)艺术创作灵感(四)艺术注意三、文艺工作者的情感意志特征三、文艺工作者的情感意志特征(一)艺术心境(二)艺术激情(三)艺术应激(四)艺术理智感(五)艺术意志四、文艺工作者的个性特征四、文艺工作者的个性特征(一)艺术个性的定义和特征(二)艺术需要和艺术兴趣(三)艺术理想和艺术信念(四)艺术观五、文艺工作者的健康心理五、文艺工作者的健康心理7(一)人际交往(二)心理健康与压力(三)心理冲突与挫折附附 录录附录附录 1 1: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附录附录 2 2:李长春在 2008 年 11 月

10、16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附录附录 3 3:刘云山在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附录附录 4: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成功之路附录附录 5 5:坚持德艺双馨,建设精神家园附录附录 6 6: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代表政治理论篇政治理论篇8一、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

11、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一)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

12、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二)邓小平理论(二)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的

13、科学体系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社会主9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论;祖国完全统一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三) “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14、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四)科学发展观(四)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

15、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16、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10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