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干班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1426319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干班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干班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干班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干班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干班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干班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干班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在内江市市中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正视、思考和协调解决的问题,如: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农民进城与城镇就业容量问题;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支撑与制约问题;城镇发展的资金问题,城镇产业种类转型与现实发展模式问题,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可行的城乡规划等问题。一、市中区城镇化形势一、市中区城镇化形势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以来,市中区紧紧抓住被列为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的机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2、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同时,始终围绕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和旧城“半年有改观,一年大变样,三年脱胎换骨”目标,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统筹推进旧城改造提升、新区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拓展“两化”互动空间。在新区开发拓展方面,在新区开发拓展方面,白马新城建设坡、周家大院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相继启动,市民中心、望江雅苑二期即将开工建设,入城线改造及亮化、城市电容量扩能等基础配套工程同步实施;规划面积达 6.8 平方公里的城南新区已与中交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太子路棚户区、殡仪馆搬迁等先期启动工程进展顺利;总投资 13 亿元乐贤 1 号

3、地块开发项目,已于 2012 年底开盘,形成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建设亮点和精品。在新型城镇建设方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面,出台小城镇建设的土地、资金、项目、税收等方面扶持政策,着力建设凌家商贸流通型、永安旅游拉动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凌桥新街、史家镇 A4B4 地块等项目相继启动,全年将新增建设面积 28 万平方米。在在旧城改造提升方面,旧城改造提升方面,老入城线面貌改造全面完成,背街小巷道路提升改造加快推进,入城线临街门面提升改造正式启动,文英街、省建十三公司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序进行。通过建新城、改旧城、抓重镇,到 2015 年,全区预计城镇化率达 63%。二、市中区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二、市中

4、区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正视、思考和协调解决的问题,如: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农民进城与城镇就业容量问题;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支撑与制约问题;城镇发展的资金问题,城镇产业种类转型与现实发展模式问题,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可行的城乡规划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市中区城镇化建设中同样存在。(一)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匹配。(一)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匹配。现今我区幅员面积 387.5 平方公里,城市建城

5、区面积 17.9 平方公里,总人口 54 万。但是市中区工业经济总量较小,虽然历年保持较高增长,但工业规模在全市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12 年,市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319.14亿元,增长 14.9%;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 101.24 亿元,增长 17.2%;完成规模工业销售收入 318.75 亿元,增长14.9%;完成利润 14.51 亿元,增长 21.2%。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调整所带来的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加上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企业规模等各种因素制约,市中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受到一定限制。一是用地空间不足。一是用地空间不足。已没有更多的土地供给,致使企业发展空间

6、大大受限,部分新引进企业因土地问题而难以落地。二是融资难度较大。二是融资难度较大。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缺乏抵押资产、贷款使用期限过短等因素影响,致使企业缺乏流动资金,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较慢。三是企业用工困难。三是企业用工困难。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现象普遍发生,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十分紧缺。目前我区对劳务工、操作工、技术工的需求缺口大约为 1200 人,企业用工劳动力的缺乏,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四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四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中区工业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加工链条短,结构单一,规模效益不明显,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和名牌产品。企业发展空间狭小,发展后劲和潜力不足,降

7、低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五是企业规模整体偏小。目前,市中区还没有年总产值上 30 亿的企业,上 20 亿的也只有 1 户。可以说,可以说,市中区区域经济能够承载的人口总量仍然偏低,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已与我区现今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配套,制约了我区城镇化发展。(二)区域收入与城镇发展的资金需要不够匹配。(二)区域收入与城镇发展的资金需要不够匹配。2012 年,市中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24557 万元,其中:税收性收入完成 16925 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 69%;非税收入完成 7632 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 31%。相对于 54 万人的县区,以上数据充分说以上数据充分

8、说明,明,我区公共财政收入相对其他县区仍处于较低水平,城镇化所需资金仍依靠中央转移支付、省市政府资金支持以及招商引资工作。(三)城镇产业发展升级与城镇化需要不够匹配。(三)城镇产业发展升级与城镇化需要不够匹配。我区工业经济中,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不够,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慢,第三产业增速放缓。2012 年我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319.14 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 101.24 亿元;完成规模工业销售收入318.75 亿元;完成利润 14.51 亿元;完成工业入库税金3.25 亿元。同时,我区工业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加工链条短,结构单一,规模效益不明显,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和名

9、牌产品。企业发展空间狭小,发展后劲和潜力不足,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力。2012 年,我区农业增加值增长 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 7961 元,实现农业产业化产值 33.2 亿元,出栏生猪 41.66 万头,出栏小家禽畜 402.95 万只,转移农村劳动力 13.91 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12.7 亿元。但农民经营性收入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小春干旱导致局部减产、H7N9 禽流感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同时随着全国产业结构的引导升级,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外出务工就业难度加大。2012 年,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8.5 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23.1%;服务

10、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 53.2%;服务业税收占总税收收入比重达 70.1%;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54 户,限上企业总数达到 122 户,占全市总数的 1/3;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14733 万美元,其中出口 8803 万美元,进口 5930 万美元。但是,我区第三产业仍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总量偏小,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不大。二是结构不合理,我区现有服务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三是承载能力不足,服务业投资需求与市场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受场地影响,一大批项目投资无法落地,街道狭窄、停车位少等因素制约较为突出。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区城镇化建设中,产

11、业结构呈现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工业发展不够,带动不足,农业仍以低端农业为主,现代农业发展不够等特点。三、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想法三、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想法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历史任务,是一项复杂深刻的社会变革系统工程,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而我区城镇化建设难度大,基础薄弱,支撑力低,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理念,提高城乡规划水平。(一)创新理念,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城乡规划是一项动态、综合、科学的系统工程,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高低,决定城市外部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城市的形象。要切实推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

12、划、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衔接” ,推进交通、产业、和城镇规划的深度融合,优化产城布局,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科学规划体系。一是一是交通体系上,完善路网结构、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构建布局合理、对接畅通、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内通外畅, 。二是二是产业发展上,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中区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五大产业基地;推进产业园区化建设,建好四大工业园区,加快白马电力产业园、乐贤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主动服务于城西工业园区;抓住两大主攻方向,不断做强“电力能源、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三要树立先进理

13、念。要更新规划观念,树立紧凑、复合发展的理念,以打造生态宜居特色新山城为目标,充分体现经济、生态、宜居三大功能共生,体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四要四要加强规划的监督管理。健全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加强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审查环节技术把关,推进规划科学民主决策。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法定依据的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机制,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活动,确保城市建设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二)创新资金筹措机制,推动城乡建设提速。(二)创新资金筹措机制,推动城乡建设提速。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路子,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广开城乡建设资金筹措渠道。

14、一要一要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要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和省、市财政对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区、乡财政要加大对城镇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土地出让收入扣除现行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支出后,更多地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要二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机制。要发挥区财政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主力作用,不断增强实力,提高融资能力,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三要三要积极向社会融资。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城建投融资体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银行等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等行业和领域。对城市道路、广

15、场等无形资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公开竞价、特许经营,其经营收入所得专项用于公用设施建设,对现有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出租等现有存量资产,运用多种方式,公开招标,进行整体或部分移交、转让经营权,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行效率。对城市道路、广场等无形资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公开竞价、特许经营,其经营收入所得专项用于公用设施建设,对现有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出租等现有存量资产,运用多种方式,公开招标,进行整体或部分移交、转让经营权,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行效率。(三)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三)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村人口向城镇

16、转移。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变市民。要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最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户籍等突出问题,逐步使进城落户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享有平等权益。一要一要坚持就业为本。实施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并举的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健全平等就业制度,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充分就业。制定与宏观经济紧密结合的积极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农民就业提供场所。重视和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创造公益性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稳定就业。二要二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参保政策,将符合条件人员全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增强失业保险基金风险防范和保障能力,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完善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