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07570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 QC 成果报告一、成果报告的编写人应掌握:小组活动的基础资料编写成果报告的要求编写成果报告的技巧二、基本要求文字要精练程序要清楚,逻辑性要强。尽量使用图表,数据,示意图。成果报告要真实,不允许“倒装” 。要根据课题抓住重点,突出一条主线。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术语要解释。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三、写作技巧灵活运用四段八步,不要机械地平均安排。对 PDCA 循环的四段八步可根据课题有所取舍。编写成果报告不能就事论事。要提炼、加工、选择最能代表选择活动水平、最有说服力和最精彩的内容报告出来。每一步骤之间要有过渡,要前后呼应。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四、存在的共性问题(1) 、 “新八股文

2、” (2) 、文字多图表少(3) 、中心问题不突出(4) 、逻辑性不强前后不协调(5) 、缺乏用数据说话(6) 、工具运用不当,出现错误较多。五、准备工作及必要性编写成果报告,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对课题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认真回顾和分析,不能仅仅靠成果报告的起草人,而应靠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而集体总结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六、准备工作的内容(1) 、确定成果报告的中心内容。本次课题活动中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本课题的最大特色(特点)是什么。(2) 、确定成果报告的编写提纲。(3) 、全体参与分工负责。 七、原

3、始记录的内容(1) 、小组开展集体活动的会议记录。(2) 、课题活动前对现状的调查资料。如质量、产量、消耗、成本、经济损失、用户意见、现场运行观测等方面的数据、调查记录。(3) 、活动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数据记录等。(4) 、对比资料,如课题主要目标(指标)和国内外同行业、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活动前后的对比资料等。八、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QC 小组活动是按 PCDA 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是依据活动过程编写的。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也应体现 PCDA 循环过程。 8.1、小组概况企业概况或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 、用户需求的简况。小组概况:小组

4、成立时间、本课题活动时间、注册时间、注册编号人员结构及文化技术素质结构、组内分工本课题类型、本课题小组集体活动总时数、出勤率历年课题完成情况,获奖情况。发表对象的简介,专业简介及作用等。8.2、选题理由、企业实现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市场营销、用户需要(下道工序)迫切解决的问题。 、工作、生产(服务)现场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8.3、现状调查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哪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从而找出主要问题。、开展了哪些调查活动,查阅哪些资料,进行了哪些现场观测调查,征求了哪些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调查活动采用了什么方法,方式,如何进行的调查等。

5、、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事实。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并经过计算分析后对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 现状调查要注意的问题、要简介课题的工艺过程或专业特点。、注意说明调查方法的客观性、可信度、代表性。、注意时间性。、杜绝“三无”即:无调查方法、无数据、无分析。、主要问题不可确定过多,一般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防止主题分散,针对性不强。8.4、确定目标值、针对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本课题通过活动后将主要问题解决或改善到什么程度。、实现这一目标值的依据是什么,即:可行性分忻。目标值的设定方法、依据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来说明目标值实现的可行性。、依据本企业同类产品已达到的质量水平说明目标值是可行的。、

6、依据同行业厂家达到的水平,确立赶超目标,说明实现目标值的可行性。、现状调查的结果。其目标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活动目标值(现有水平十潜力)*排列图中所要解决问题占的频率。、用户或国家的质量要求、企业或部门领导的指令。这是必须做到的。 设定目标值应注意的问题、目标值应既有进取性又要合情合理,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过低会使小组成员觉得组织活动没有必要。、目标值要量化。、目标值应和课题相统一。、目标、目标值不可设的太多,一般以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以免主题分散无针对性。、对目标值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8.5、原因分析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也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正

7、确表达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的关系。主要内容、收集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将原因进行分类、归类、分析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如何选用工具因果图、树图,关联图常被 QC 小组用来进行原因分析,因此在选用这些工具时必须加以区分,以提高使用工具的有效性。、当影响问题的因素之间没有较密切的关联关系时,采用因果图和树图为好;当因素的展开层次比较多,则采用树图为宜。、当分析的问题影响因素之间有关联关系时,选用关联图为好。 8.6、确定主要原因经过原因分析后,找出了各种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但这些原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也存在着“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能否抓住这少数主要原因,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

8、关键、确定要因的方法及结果、确定要因的验证方案。如采用的方法、抽样的数量、方法、时间、地点等。、验证的简要过程及结论。 确定要因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要因不能只定性,应辅以定量的验证、 确定的要因一定是因果图(树图) )分析中的末端原因,关联图中的末端原因或主要的中间原因。、 要因确定的数量不可过多,一般不超过 5 个。、 确定后的要因要在工具图表中做出标记,以示区别。 8.7、制定对策针对确定的影响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策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改进方案和活动计划,使主要问题得到改善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针对每个要因制订改善的目标值。、制订改进的措施。如操作方法、技能、设备、工艺、管理方法内容、工作现场

9、、服务项目、标准等。、对策、措施要分开,对策表明干什麽,措施表明怎麽干,措施越详细越好。并确定责任人,规定完成的时间,必要时确定检查人。制定对策应注意的问题、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定的要因,二者必须对应。、对策是要因项目的改进方法或手段。、分目标是针对每一要因所设定的改进要求。目标要尽量量化。、措施项目是针对为改变现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步骤,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措施的责任人不要求体现全员性。 8.8、实施本部分主要介绍按制订的对策进行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应注意的问题:、有的成果不介绍实施情况,只用按对策如期完成一句话带过。、实施情况和前后内容不对应。、要尽量采用数据,图表说

10、明问题。 8.9、效果检查效果检查是整个成果的高潮,是体现小组成绩的具体显示,因此要客观实际,全面体现课题的活动成果。、检查对比活动前后主要问题现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目标的实现情况。、检查其他相关指标的改进效果。 效果检查应注意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课题的主要问题和总目标相对应。、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取得的成果要有有关部门的认证。、经济效益要有计算依据,对经济效益的计算应按 GB3533.1-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规定的计算公式送行计算。 8.10、巩固措施、逐条列出新增、更改文件的编号、名称及内容。、简要介绍实施这些文件的其他相关活动。、应把那些经过实施验证,确实有效的措施纳入规程、标准、或管理制度中去。 制定巩固措施应注意的问题、巩固措施必须是本课题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涉及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的修订、新增应说明编号、名称及相关内容。、不能抽象,笼统、无可操作性。 8.11、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这部分是成果的结尾,它的作用应是使听众明确成果主旨,加深印象,增强信服力和令人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