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后分省下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9952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后分省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后分省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后分省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后分省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后分省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后分省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后分省下载(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职业教育供用电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供用电技术专业 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专专 业业 名名 称称 供用电技术供用电技术 所属专业大类所属专业大类 材料与能源材料与能源 所属专业类所属专业类 电力技术电力技术 项目主持单位项目主持单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主持人项目主持人 张黎明张黎明 申报日期申报日期 20132013 年年 5 5 月月 2121 日日 1目目 录录第一部分项目概述.2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2二、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概况.3第二部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一、大力提升全国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5二、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产业又

2、好又快发展的需要.6三、构建本专业学习者和从业人员终身学习平台的需要.6四、推进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成果共享的需要.7第三部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7一、已有的建设成果为项目建成奠定雄厚基础.7二、强强联合、产学合作,项目建设思路明了清晰.9三、国家专业出版社提供出版物数字化网络资源支持.11四、项目建设规划和计划切实可行.11第四部分项目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12一、项目建设目标.12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4第五部分项目建设资金预算与投向.17第六部分预期效益分析.19一、扩大专业资源受益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9二、打造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强化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19三、深化校企合作,

3、促进电力企业转型升级.19第七部分基本结论.202第一部分项目概述第一部分项目概述一、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高等职业教育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项目主持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院校: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行业企业:国家电网集团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3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

4、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杭州杭发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协会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二、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概况二、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概况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百所示范院校之一,位于辽宁省省会、辽宁中部城市群中心沈阳。沈阳庞大的装备制造企业群是学院进行高职教育强有力的依托。学院的供用电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与维护等专业,先后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供用电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数控技术”类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院校师

5、资、院校长培训基地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能培训基地。学院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占地面积 779 亩,建筑面积近 21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 55 万册,在校生 1.7 万人。2006 年学院在辽宁省教育厅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2007 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9 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学院被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获得了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4学院注重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建成了 36000 平方米的数字化实训大厦,建有高标准实训室 110 个,实训设备 4229 台套,设备总值6537 万元,生均 60

6、00 余元。同时按照学院实施的教学信息化“五化工程”建设要求,建设了一批以教师自主开发为主体的教学训练软件构成的虚拟实训室及共享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 28 个,实训设备 1222 台套,设备总值 845万元。学院与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大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培养,建设供用电技术等顶岗实习基地 200 余个。学院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有一支肯奉献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院专任教师 475 名,其中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占 40%,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 42%。学院聘请知名企业总工程师和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兼任学院教学副院长和各系部主任,行业和

7、企业一线技能专家160 余人常年为学生讲授技能课程。学院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9个、省级专业带头人 6 名、省级教学名师 2 人、沈阳市名教师 2 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0 人。学院加强内涵建设,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工作过程,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开发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双证融通率达到 98%。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学院加强示范和精品课程项目的建设,建设省、市、院级示范专业 17 个,省级试点专业 4 个,国家、省、院级精品课程 19 门,“十一五”规划和省级

8、精品教材 23 部。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面发展。学院坚持面向社会需5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高,第一志愿上线率达174%,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 90%以上,位于辽宁省高职同类学校前列。学院同时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累计培训 28万人,为企业创造利润累计达到 1300 万元,发挥了高职院校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学院与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多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院校建立广泛联系与交流合作,数百名学生实现了境外实习和就业。自强不息的沈职院人以服务沈阳地方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实现服务对象增值和满意为理念,以建设一流

9、高职院为目标,不断探索高职教育的新路子,必将开拓高职教育的新局面。第二部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大力提升全国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一、大力提升全国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目前全国 1200 余所高职院校中有 70 余所开设供用电技术专业,该专业及相关专业方向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范围广。经过多年的建设,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建成了一大批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实训案例、立体化教材、技术服务项目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院校自建,资源独享,可推广性不够,利用率偏低,不能实现资源互通互用。但这些院校在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后续院校共享型

10、专业资源库建设创造了基础条件。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结束各院校“单打独斗”的局面,结束资源没有优化整合,没有实现资源共享,甚至出现重复建6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实现资源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共享,资源建设国家标准化,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二、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二、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十一五”以来,我国电力装备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国外垄断高端市场的局面正逐步改变,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部分领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在 100 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70 万千瓦级大型

11、水轮发电机组、100 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 500 千伏超高压直流、750 千伏超高压交流、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等装备研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急需一大批面向电力行业具有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变配电所运行、设备维修、电力设备生产制造、装配、调试、销售等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为电力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资源平台,同时也为专业对接产业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为电力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研发和技能培训服务打造平台。三、构建本专业学习者和从业人员终身

12、学习平台的需要三、构建本专业学习者和从业人员终身学习平台的需要国家提出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要求全民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为高职院校的学习者、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应用性本科、高职和中职学生提供继续教育的通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人口将向城镇转移,适龄人员需要就业,城市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为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再就7业能力,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四、推进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成果共享的需要四、推进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成果共享的需要三年示范建设,各示范院校开发和创建了许多优质教学资源,但缺少交流、各

13、自为政,缺乏从国家层面上系统设计和开发的相关专业可供交流、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影响了改革成果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发挥,也影响了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同类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目前国内高职教育整体水平而言,资源库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方面可以实现优质教育教学交流共享、弥补部分学校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的需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学院师生了解企业实际和技术发展,学习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也便于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平台为企业人员提供继续学习和交流的窗口。第三部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第三部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一、已有的建设成果为项目建成奠定雄厚基础一、已有的建设成果为项目建

14、成奠定雄厚基础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百所示范院校,供用电技术专业是示范建设重点专业群骨干专业。示范建设以来,供用电技术专业取得了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支持的专业建设成果,先后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供用电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沈阳装备制造业建设人才培养重点专业。国家示范院校的专业建设成果为专业资源库建设奠定了专业基础。1.1.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硕果累累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硕果累累供用电技术专业进行了8“31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对应电力行业的主导企业典型岗位工作过程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分解,明确了岗位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课程建设要求,按照“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思路,构建了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室内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