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上传人:Co****e 文档编号:41398807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6.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1 页 共 77 页欢迎各位同学老师家长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学习帮欢迎各位同学老师家长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学习帮在这里可以免费下载高中各科全套教学视频(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在这里可以免费下载高中各科全套教学视频(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 ,有新东方,有新东方 学而思学而思 黄黄冈冈 101 网校,非常全面,绝不收费,还即将开免费直播网络课程,高中各科知识点总结和网校,非常全面,绝不收费,还即将开免费直播网络课程,高中各科知识点总结和习题资料,高考资源,非常好的公众号,微信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习题资料,高考资源,非常好的公众号,微信扫描上面的

2、二维码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高高中学习帮中学习帮即可!即可!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2 页 共 77 页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3 页 共 77 页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4 页 共 77 页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5 页 共 77 页说明本书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 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5)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 使用该书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

3、分。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以及内 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答案。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内容 特点、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案供参考。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 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 提示。习题参考答案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给

4、予解答或提示。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 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 改进。本书编写者:杜宝山、王磊、李俊、孙京、刘斌、姚驰、丁激扬(按编写顺序)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6 页 共 77 页本书审定者:李文鼎、王晶责任编辑:李俊责任绘图:李宏庆、张傲冰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5 年 1 月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本 章 说 明 一、教学目标

5、1认识常见的官能团;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并体会科学分类法在认识事物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通过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 团异构)的学习,体会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物质性质的多样性。3初步学会应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烯、炔和苯的同系物)。 4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晶法)。 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 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二、内容分析1地位

6、与功能 本章是在学生已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与命名方 法。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从中体验研究或生产有机化合物(药物、试剂、 染料、食品添加剂等)的过程。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命名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可以对 学生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7 页 共 77 页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本章一开始便引出 官能团的概念,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在分类表中增加了

7、卤代烃、酚、醚、醛、酮、酯等各类有机化 合物的官能团及其代表物。其中,酮类化合物是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将其列入表中是为了在后续课程中 理解酮糖果糖的结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有关。本章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 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 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 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 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数目庞大的有机

8、化合物,需要有专有的名称与之一一对应。所以,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是学习、交流和研 究有机化学必备的工具。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即普通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 学会应用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与芳香烃等,并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 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 至今,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及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逾 2 000 多万种,而新的化合物仍在不断地发现与合成。 这些新化合物发现或合成,及分子结构的确定需要经过一定的步骤和方法。研究一个有机化合物,不论这个 有机化合物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合成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分离、提纯,得到纯净的有机化合物。分离、 提纯有机

9、化合物是正确测定其元素组成和结构的基础,是进行现代物理方法测试前必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分离、提纯的方法也逐渐增多。我们仅介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蒸馏法和重 结晶法,并初步学会这两个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蒸馏可用于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重结晶可用于固体物质 的提纯。色谱法既适用于液体有机化合物,也适用于可溶性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按课程标准此法不 作要求,仅作为知识扩展,供学生课外活动参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第二步是将分离后得到的纯净有机化合 物,利用元素分析仪进行元素组成的定量分析。了解燃烧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定量测定有机化合物氧 化分解的 CO2、H2O 等小分子的

10、无机化合物,给出该未知有机物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组成该分子的 各元素原子的整数比即实验式。第三步是测定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给出分子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的方法也有很多,但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最准确、迅速的微量方法是质谱法。第四步是在测定了分子的实验 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确定了其分子的组成以后,通过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按课 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粗浅的了解由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谱图能获得哪些结构信息即可,避免谱学原理 和名词术语对学生的困扰。 关于章图和节背景图的说明:本章章图由一幅主图和三幅小图组成,主图为有机化合物的球棍模型;三幅 小图分别是:塑料键盘、光盘等,药物

11、胶囊及药物分子模型,以及蔬菜、食用油等常见有机化合物。节背 景图为卷心菜。3内容结构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8 页 共 77 页三、课时建议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 课时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 课时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课时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 课时 复习与机动 2 课时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教学设计 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典型的有机化合物,了解了它们的主 要性质以及在人们生活、化工生产中的作用;重点学习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反应特点;初步了解了有机 化合物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

12、响,认识了一些有机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了对 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本节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有机化合物有 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根据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碳骨架)分类,另一种则是按照决定有机物分 子化学性质的特殊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分类。通过分类方法的学习,认识分类思想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 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案参考 【方案】情景创设,类比推理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出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

13、合物分类的必要性。例如,生物的树状 分类图,表明生物间的区别和联系;计算机资源管理器中分类整理各种不同的文件,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医院按人体发病的器官或部位,分科室医治病人让学生体会分类思想对保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人们有 条不紊地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从而引出要想研究 2 000 多万种有机化合物,必须对有机化合物分门别类才能 有效地对其进行研究,才能使研究有机物简约化,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有机化学学科得以迅 速地发展。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多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或分子模型,让学生了解有机高中化学学习交流群:201622168第 9 页 共 77 页化合物

14、结构的相似性。 【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给出一定数量的、学生比较熟悉或不熟悉的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烃及烃的衍生物),表示出数 以万计的有机物,研究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为使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对有机物进行分类。让学生熟悉典 型的有机物分子,以及典型官能团的结构。也可以利用球棍模型,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动手插接、组 装有机物分子模型,并将组装好的有机物分子模型,按不同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依据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连接方式(成链或成环),以及决定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官能 团的不同,提出有机物分类的几种可行的方法,进行充分讨论。并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评价,指出各种分 类方法的

15、特点,讲清自己的分类依据,结合学生的多种形式的分类(按碳的骨架分类、按官能团分类,按碳 原子数,按环状或链状,按成环的原子数)。通过比较、评价,分析何种分类方法更能体现有机物的结 构与性质相似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常见的两种分类的方法。应用分类方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练习,反思怎样 进行分类能更好地体现出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方案】上网,自主、互动学习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手段,在学校的校园网上,为学生设计提供可以自主学习的网页。学生 在教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的指导下,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开网页浏览各种有机 化合物分类方法,并完成对网页中提供的有机物进行分类

16、的任务,同时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阅 读资源。最终通过人机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交流有机物分类的心得。 二、问题交流 【学与问】 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并指出有机物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表达结构式、结构简式等, 注意分析在学习有机物分类时往往做出的错误判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展示一种官能团的多种书写形式, 帮助学生灵活地找出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与连接特点,确认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类别,也为学 习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三、习题参考答案1A、D2D3(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教学设计 学生已经了解了有机化合物的概貌,对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也有所认识, 知道了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呈四价,碳原子既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又可以相互成键;碳原子之间可 以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有机物可以形成链状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