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q看国民弱点[2]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39780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阿q看国民弱点[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从阿q看国民弱点[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从阿q看国民弱点[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从阿q看国民弱点[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从阿q看国民弱点[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阿q看国民弱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阿q看国民弱点[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题目:题目:从阿 Q 看国民的弱点姓名:姓名:杜国辉专业:专业:汉语言文学考号:时间:时间:2005 年 3 月 28 日Comment z1: 换成叙述文字,融入 内容提要中 从阿从阿 Q 看国民的弱点看国民的弱点杜国辉 (甘肃省和政县第三中学,731205)内容提要内容提要:重点 国民的弱点亮点 自尊自大 自欺欺人 冷漠无情 麻木不仁 自轻自贱 健忘方法 文献资料法 调查法意义 列举国民的弱点及危害,引起人们的反思和疗救。国民的弱点一直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问题,有很多有识之士都探讨过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并着手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2、并冠于全球,为世界人民所称颂。但历史终归是历史,过去并不代表现在以至将来。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封建专制和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古老民族,实在太老化、太顽固,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就是一个明显而沉痛的教训。这种形势下,国民的弱点就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如:盲目的自尊自大、自欺欺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自私贪婪 、自轻自贱、对于耻辱的惊人健忘等弱点体现在每一位国人身上,鲁迅笔下的阿 Q 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他的身上能体现出每一位国民的弱点。从陈独秀、鲁迅开始,一直到柏杨、尤应台,无数人对国人的不争气痛心疾首、冷嘲热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

3、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似乎中国国民的民族性没有得到太大改观。为此,许多人深感忧虑,国民性改造这一问题何时才能得以改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得以全面的展现,一切不良的现象从根本上消除。希望每位国人深刻反思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努力改变这困扰每一个人的弱点,唤醒所有中国人摒弃不良的习气,脱胎换骨,让一个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出现在世界东方,并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相传千秋万载。关键词:阿 Q 是鲁迅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中主人公形象,这篇小说收集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当中,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破坏“铁屋子并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阿 Q 正传中的阿 Q 人物形象,是国民性弱点的

4、一个典型代表,从他的身上“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 ,暴露“国民的弱点” ,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阿 Q 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无房无地,以帮人打短工为生、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 Q 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惊人的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做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中。精神胜利法是近代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封建统治阶级面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

5、不断失败的处境,无法清醒地正视现实,承认失败,奋发图强,为维持其统治,就产生了既以自欺,亦以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但这种思潮的形成并非突发性或偶然性,而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有着孕育它成长的历史土壤。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可以说为我们国人所扬眉吐气。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封建统治,禁锢人民的思想、禁止言论自由,剥夺了下层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自秦朝开始,秦始皇的条条律令颁布, “焚书坑儒”运动把这种专制推向了高峰。言论自由、人生自由、个性自由,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百姓而言,唯一的就是服从和认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代,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被汉武帝采纳,于是汉

6、武帝宣布“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几千年来,儒家的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不敢越雷池一步,人们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这种局面导致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人性开始变异,时间越长,弊病越多,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病态的民族。国民的劣根性则表现的越来越多,且比较突出。对百姓自身而言,奴隶的地位和反抗失败的历史,也是产生和接受精神胜利法的土壤。因此,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所以,阿 Q 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阿 Q 的这一典型形象,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面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来,阿 Q 这

7、个主人公在小说结尾以大团圆的结局稀里糊涂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走完了短暂的人生之路。但阿 Q 并未断子绝孙,每一位国民都能在自己身上照出阿 Q 的影子来。所以说,阿 Q 是中华国民的一个典型代表,国民的弱点都能在阿 Q 的身上找到归宿,仔细的概括起来,比较重要的,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盲目的自尊自大、自欺欺人一、盲目的自尊自大、自欺欺人国人自认为中华是一个泱泱大国,不但地大物博,而且物产非常富有,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一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世界前列,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运算,都远远领先于

8、当时的世界各国,这些科学技术都是由中国传遍整个世界的,儒家的政治制度也比较优越,邻近的许多国家,如朝鲜、日本等国家都前来学习,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模式。唐朝可谓是封建社会的最繁荣时代,各国派出谴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因此,国人心目当中,都以东方大国臣民的姿态自居,认为中华除外的国家和民族,在他们的眼中,都是蛮夷之族,缺乏文化和文明的民族。到明朝以后,这种在儒家统治下逐步成长起来的思想占居了主导地位,明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与外界交往和进行贸易,在小农经济盛行的圈子里踽踽独行。清代时,这种政策更加盛行, “文字狱”的推行,使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被封闭、禁锢。统治阶级用腐朽的制度维持着摇摇

9、欲坠的封建政治统治,中国的各个方面都相当滞后。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但愚昧麻木的国民却不能自醒,仍以天堂大国自居。与此同时,西方各国自瓦特发明蒸汽机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政治制度变的比较民主,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西方世界已进入了崭新的蒸汽时代。当西方列强为了积累工业资本,扩大海外市场,驾着蒸汽轮船来到中国的东海岸时让天堂大国的国民感到非常惊讶,强大的东方帝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从此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由此可见,中国国民的自尊自大、自欺欺人,是何其顽固。 阿 Q 正传中的阿 Q,是当时国民群体的一个典型,这篇小说是在未庄这个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

10、上展开的。未庄人在阿 Q 心目中,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 Q 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当阿 Q 和别人口角时,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鲁迅这些话语把阿 Q 的内心世界,分析的非常清晰,非常透彻。但当阿 Q 在实力竞争中受到失败时,却又换了另外一种方式自欺欺人来抚慰精神上的创伤。阿 Q 的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与何时的癞疮疤,当别人取笑他的时候,气力小的便打,但他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便改为怒目

11、而视了。后来干脆用“你还不配”来解围,仿佛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像阿 Q 这样用精神胜利法来寻求自我安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拿我们临夏人来说,身上所体现出的弱点确实不少:自尊自大、自欺欺人、压根就瞧不起别人、对别人的成功不是羡慕而是嫉妒、公德心比较差等都是固有的弊病,实在很难疗治。当投资者携带资金前来投资办企业时,临夏人不是夹路欢迎,政策上也不是大开绿灯,而是先给个下马威,狠敲一杠。意思是让外地人注意点,不要太张扬,临夏人不是好惹的。而在内心深处,就以口音的不同,照人戴帽。此地此景之下,地方势力就比较突出。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当别人

12、取得成功时,不是羡慕,而是嫉妒。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才是有本事的、最能干的人,这种想法是怎样的愚蠢。世界形势在新 的二十一世纪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增长,各国实力竞争激烈。在这种形势下,知识与教育对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但在临夏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父母供子女上学,可是非常困难,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还比较普遍。因为他们观念落后、思想陈旧,认为知识对改变人生命运没有多大帮助,更认识不到地区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道理。与世界形势相比,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实在太愚蠢,更别说有什么切实的行动,像临夏这样的地区在全国还有很多。这种结果的产生,是中国国民的思想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不是在自身的生活追求

13、和精神追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简单因袭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了,但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某些陈旧思想及观念,一时难以消除。二、对耻辱的惊人健忘二、对耻辱的惊人健忘环顾整个世界历史,在众多的民族和国家中,中国国民对于耻辱的健忘是非常惊人的。自秦朝开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对屈于奴才的地位甘心忍受,当人格和尊严受到极大侮辱时,为了活命,对主子极力服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反抗,体现出一副奴性十足的奴才相。整个民族的精神死气沉沉,毫无一点生命的活力。这与春秋列国时代的国民精神相比,实在是天上地下。翻开春秋列国传 ,你会发现,那时的中国人特别有血性。赵氏孤儿、七百壮士、聂政刺侠累 、荆轲刺秦

14、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个时候男人们的壮烈与决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读春秋故事,你会惊异与他们的单纯和透明,春秋战国时的中国人,活的有声有色,死的爽快清白。在后人看来,他们有点稚拙,有点简单。但却像少年人一样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挺拔和亮丽。因为有一点可以认定,他们没有健忘的性格,决不会在健忘中苟活。但自秦朝开始,这种精神和朝气却一去不复返,再也找不回半点的春秋战国精神。1840 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政府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一败涂地,从此开始了屈辱的民族历史。自南京条约签定之后,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接连签定,大量白银流向国外,大好河山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广大人民流离失所,

15、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对于一个民族和东方大国来说,是耻辱的开始,国民人格的丧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东三省在日军铁蹄之下沦亡,东北人民过的是奴隶的生活,丧失了人格和尊严,国民人格再一次受到严重的损害。一九三七年,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抗战全面开始。 “南京大屠杀”中,三十五万同胞惨死在日军的兽行之下,这三十五万个亡魂,让国人永远记住这耻辱的历史。但事与愿违,在这十几亿的国人当中,许许多多的人早已不记得让中华民族承受屈辱的用鲜血铺就的惨痛历史。问起现在新一代人,不知道“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七七事变”何时爆发?更让人吃惊的是有更多的人,竟然不知道“南京大屠杀”

16、。以上这些表明,这个健忘的民族早已把耻辱的过去忘得差不多一干二净。对于民族的敌人和残杀同胞的 Comment z2: 何意?刽子手,不是深恶痛恨、义愤填膺。而表现出的是泰然处之,不以为然。还有人认为,过去的已成为历史,没有必要为了现在的发展,伤了与外国朋友的和气。这种想法完全是错的,仇恨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漫漫淡化,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却无情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作为一个中国人,忘掉了过去也就忘掉了祖先,忘掉了做人的根本。那么他就不配做为炎黄子孙。作为国民典型代表的阿 Q,他像许多国民一样,对耻辱有着惊人的健忘。当他被钱太爷、赵秀才打了之后,一通酒醉之后,被打之事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还以“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以求的心理上的平衡。阿 Q 被许多人打过、嘲笑过,但他都以这种方式来慰以自聊。像阿 Q 这样的,在中国每一个地方都普遍存在,在对待日本侵略的问题上,偶尔提起后,只是谩骂一通,但却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然而与中国一衣带水,有着相同历史源头和文化传统的韩国,却在这个问题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