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9712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浅析红色电影歌曲的社会教育功能一、导言红色电影革命歌曲是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是表现和反映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负担着唤醒、教育、组织大众的使命。我们党的这些音乐工作者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多又好的革命歌曲,是因为他们来自工农群众,他们是党在群众中的代言人。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曲,光未然词)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斥了敌人的残暴,讴歌了中华民族反抗敌人的壮丽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高涨的爱国热潮,是最受我国人民欢迎的一部大型的合唱作品,是反映抗战

2、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作。电影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创作于1956年,词曲作者用很抒情的曲调表现了在强敌和严酷的战争面前,志愿军战士的镇定、乐观、从容,以及广阔的胸襟。作者想告诉人们:他们是在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战斗的,他们能赢得这场战争不是仅凭血气之勇。(更多最新电影新剧尽在)二、义勇军进行曲聂耳的杰作聂耳是一位划时代的作曲家,他是民族呼声的代表,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在创作中很重视音乐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形式的结合和发展。他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总是以深刻反映现实和密切与群众相结合为出发点,不仅在创作的方向和方法上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而且在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的创造上

3、也是一位大胆的革命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用前所未有的全新音调和节奏,唤醒中华民族的斗志,震动着广大的劳苦大众和无数革命志士。聂耳的作品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淘洗,一直流传下来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传唱至今。特别的意义是,他善于把握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富于典型意义的呻吟、愤怒、呐喊等语调的特点,给予艺术的处理,而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也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坚强、有力、短促的旋律和节奏。聂耳的苦命创作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年,作品也只有很少的30余首,但是,每一首都能在黑暗中照亮着穷苦大众的心灵,每一首都能在革命的风暴中鼓舞着革命者的斗志。聂耳的作品,对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与鞭策。聂耳创作的著名歌

4、曲义勇军进行曲与其说是把西洋曲风民族化了,不如说是创造性地应用中国五声音阶,创造了中国的大调式旋律。义勇军进行曲总共37小节,全曲G大调写成,前奏的第一小节从G大调的主音开始,曲终落到G大调的T上,以G大调的主音与属音为全曲的主干音,这是典型的大调式。然而,也可说它是用中国的五声音阶所写成的,全曲用了G、D、A、E、B、F(变宫)这六个音,并以G音作“宫”,是民族调式中G宫调。如此巧妙、完美地把西洋大调与中国的五声音阶结合起来,这是前人所未做过的,是独创性所在。义勇军进行曲这首革命歌曲,以引子中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并在最后两句加以变化再现,造成首尾呼应,达到完美

5、统一。聂耳在谱写这首歌曲时运用了音乐创作中的很多技巧。由于歌词是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14个字,聂耳创造性地用6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了自由体乐段,分别包括前奏和补充性的结尾句。曾有人运用数列结构分析过这首作品,作品非常符合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法。全曲3l小节,前段落在22、8小节(即前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乐句处),后段落在14、2小节(即第五、第六乐句结尾处),当歌曲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时,聂耳用了突然的八分休止,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在休止后更加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并引发出人们“起来!起来!”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等等向上的呼喊。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能让人充满豪情壮志,

6、感到坚强有力,与这首曲子的节奏有着很大关系。最突出的一点,全曲出现了5次持续在属音上的三连音,给人以坚定而紧迫的感觉,这5次三连音的运用,让人感到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这就是革命的坚定不移的力量。而“中华民族”这4个字,一字一拍,并且都用了重音记号,着重强调出坚强的“中华民族”。如像在向世人宣告,中华民族要奋起,要自强,要不畏艰险地向前进,还有最后一句歌词:“前进!前进!前进!进!”也用了一字一拍的节奏,并且在属音到主音上反复了三次才最后终止。这种旋律结构少见,这种节奏用得绝妙,虽然简单,但恰如其分,革命就需要这样的节奏,它是无法抗拒的革命浪潮,它是中华民族奋起的强大力量。聂耳是我国伟大的社会主

7、义现实主义作曲家,他的全部歌曲创作是我们民族音乐遗产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在他的歌曲中不但吸收了代国际革命歌曲和西洋古典音乐的优秀特点,更主要是他创造性地继承民族音乐的精髓,因而他的全部革命歌曲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歌曲中的革命内容都得到了真实的、完美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它的音乐语言的丰富性、战斗性与抒情性的有机结合,由于他创造了这样的音乐语言,逼真且深刻地刻画了斗争着的人民的精神世界,所以他的歌曲有着极大的战斗号召力。聂耳的作品虽然很少,但他力图扩大歌曲音乐的艺术体裁与风格,除了劳动歌曲、进行曲,如码头工人、开矿歌、前进歌、开路先锋等之外,他的抒情歌曲淳朴真挚,以铁蹄下的歌女、飞花歌等最为突出。聂

8、耳以深厚的阶级感情,以单纯朴素的民间风格对这些不同的被压迫阶层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了非常深刻准确的刻画。同时聂耳也创作了不少爱情歌曲,歌唱劳动人民中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和爱美的心灵,如采菱歌、茶山情歌等。他探索着叙事体吟诵调的写法,如慰劳歌,并在扬子江暴风雨中尝试着新型歌剧音乐的创造。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聂耳1934年为影片新女性创作的主题歌新的女性。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新音乐运动的开创人,聂耳的歌曲确实有新意,他用了新的音调、新的节奏处理歌唱了新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新的人物、新的品质和新的思想感情,刻画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一无所惧的觉醒的新的女性形象,虽然是全新的音调、全新的节奏,却又是易人的

9、。歌词中的“女性大众”四字,一字一拍,停在弱拍,其后的强迫作休止。这样的节奏是在劳动的呼声、前进的号召、战斗的誓言中才会出现的节奏,聂耳是第一个用这种节奏的人,只有具备了工人阶级感情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在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所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就用了这样的节奏。聂耳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中国新音乐的奠基者,虽然英年早逝,但在抗日救国的音乐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候,起而一扫颓风,以其歌声唤醒了全国人民,使音乐艺术成为革命的有力武器,其功力之高,是同时代作曲家中最突出的,他犹如一颗灼热的星火,以无畏的精神、高涨的热情投身到当时充满了荆棘、污泥的音乐艺术战线

10、,他呼吸着、观察着、思考着,后来觉醒了,他看到民族的危难、劳动人民的艰辛,看清了各阶级的本质和人民的出路,他按捺不住,从污泥中爬出来,以他那充满活力的歌曲,喊出了当时全民族被压抑已久的呼声。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封建势力统治下人吃人的国家。它阴森冷酷,到处充满血腥,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连最被他认为总是比较好的青年,也有堕落到杀青年的。广大的群众愚昧且带沉重的奴性。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在十里洋场的花花世界的大上海,正值一股黄色音乐的逆流泛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的时候,聂耳以他刚健清新、生气勃勃的音乐横扫那些靡靡之音,振奋起无数爱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兴亡而战斗!多少有远大志向的青年,无不受到聂耳

11、的歌声的感奋,高唱着他的歌曲投身到救国运动的行列里来。民族要解放,人民需翻身,聂耳是带着这种明确的思想从事着他的音乐创作。他所有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歌曲,所表达出的劳动群众的志向和心愿的力度和真实性是肖友梅、赵元任、黄自都不及的。我们在评价聂耳的成就及影响时,正是看到他从思想上、艺术上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在聂耳所开创的领域内,他的丰功伟绩、他的思想、他的精神指引并鼓舞着人们,他没有写过繁难高深的交响乐、大合唱,他的整个成就,的确不是我国现代音乐创作的高峰,但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新音乐的开拓者,那是无可厚非的。他所开拓的艺术境界,是在他之前的作曲家们尚未能达到的成就,这就是聂耳的伟大功绩所在。今天

12、,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随着那雄壮嘹亮的音乐响起,便给亿万中国人民无限鼓舞,它是民族兴旺、民族团结、民族自强的号角,它鼓舞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走向世界。作为新的一代音乐工作者,每当我们谈起聂耳,首先要学他的创业精神,学其创作的方法及优点,更重要的是必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只有发自内心真情实意的音乐,才会是优秀的音乐,才会有独创性。聂耳与他同时代的革命音乐家所共同开拓的道路,今天还远远没有走出来,前面没有坦的现成的道路让我们自由信步,障碍总会有的,我们要像聂耳那样:“压路上的崎岖,辗碎前面的艰难。”我们永远要做“开路先锋”!三、我的祖国人民喜欢的杰出作品“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我们

13、从广播里听到我的祖国,每当我们唱起我的祖国,心里总是热血沸腾,有说不出的激动。我的祖国这首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电影插曲,是一首F宫调式的对比式二段体歌曲。歌曲的A段(即主歌部分),优美抒情,旋律富于民族风味,描写祖国的田园风光;B段(即副歌部分),舒展宽阔,壮美浓烈,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家园、热爱和、热爱祖国的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我们唱起这段优美的歌曲,影片中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不禁展现在眼前,战场上的硝烟正在弥漫,抗美援朝的烽火正在燃烧临死前的七连指导员的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呼吸已经很急促,脑子里闪现的是他的一生。生长在长江边一只渔船上,“听惯了艄工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14、他回忆着迎风的稻浪,那是他同父母弟妹们一起拔草施肥的地方。他多么想再回去看看!听到护士小王唱歌,他的心仿佛紧紧贴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他就这样含着笑离开了人世。多么值得称颂的人民军队,多么催人泪下的情节和场面。那些可歌可泣、坚守在阵地上的英雄们,他们是我们祖国、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中国的脊梁骨!汉朝的苏武被流放在北海时,曾遭受“渴饮雪,饥舌毡”之苦,却始终保持了他的民族气节。而我们的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不仅忍受了“一把炒面、一口雪”之苦,还要在种种艰苦的环境下浴血奋战。他们为了坚守阵地,忍受着非人的摧残,承受着敌人成千上万枚炮弹的轮番轰炸。山被炸了,弹药、粮食和水没了,敌人的喷火筒还在猛烈的向坑道

15、里喷火。我们的战士去坑道外抢水,人牺牲了,水却未弄回来。战士们的嘴干裂了,只好抹点牙膏以求暂时凉爽,喉咙干得冒烟了,只好咽唾沫。饿了,只好吃干饼干,咀嚼饼干时,战士们干裂的嘴唇冒出了鲜血,但他们仍在干咽并随时准备着:“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就是我们坚强的战士,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在异国他乡所表现的国际主义献身精神和高昂的爱国热情,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与日月同光!“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副歌的出现,一变歌曲A段(主歌)的田园风光、美丽的抒情画为壮美浓烈的大幅油画。从演唱形式上看,作者把这一段安排为多声部的合唱,与A段的独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旋律上看,作者采用了舒展、宽阔、壮丽的长音,使人感到祖国的博大、可爱;从节奏上看,作者采用了弱起的方法,使下一小节出现的强音、长音更有力、更有气势,更能完美地表现祖国强大的英雄形象!“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B段舒展宽阔的节奏,壮美浓烈的画面,象征着我中华民族威武刚强的儿子。我的祖国,作者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室内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