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96346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竹鼠训养繁殖技术方案竹鼠训养繁殖技术方案竹鼠体肥,耳小,肢短,全身毛呈灰色或灰黄色,尾上均匀被有稀毛。吻部毛色略淡,腹部毛稀疏,白色而暗,其间杂有闪光细毛。幼体毛色较深,周身呈灰黑色,肚皮毛稀呈嫩红色。我国竹鼠品种主要有银星竹鼠,中华竹鼠和大竹鼠。国内对竹鼠品种尚未见系统研究的报道,鉴别方法不统一。据资料介绍,4 月龄能长到 1.5 千克以上者,属于大竹鼠,比较少见。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一种纯白的大竹鼠,成年后毛尖略黄,体重可超过 5 千克,是中华竹鼠纯种。现在南方省区大多数地方驯养的野生竹鼠多为银星竹鼠,又叫花白竹鼠、粗毛竹鼠,其体形粗壮,呈圆筒形,体重 12 千克,最大个体可达 2.6

2、千克;体长3035 厘米,尾较长,超过体长的 1/3;四肢很短,爪稍扁,似指甲状,为五趾爪,能爬树;体毛为灰黑(褐)色;眼小耳短,腹部毛灰白稀少;额头圆形、向前微突,嘴巴上下两对门齿粗长尖利,随着年龄增长,上下门齿逐渐变长变黄。竹鼠是一种体形小、繁殖力极强,以竹木茎秆为食的动物,它以芒草根、竹枝叶、竹笋、竹根、茅草根、芒果树枝以及一些杂草种子和果实为主食,也采食禾本科植物2如玉米、高粱、稻谷、小麦、甘蔗等的根茎、叶和种子,还喜欢吃胡萝卜、荸荠、凉薯、西瓜皮和甜瓜皮。人工驯养后,对配合饲料、瓜子、大米饭尤为喜爱。可见竹鼠对食物要求不严格,饲料来源广泛,竹鼠食量少,1 只成年竹鼠 1 天仅消耗精料

3、 2025 克,粗料 150200 克。白天少吃多睡,夜间采食旺盛。它仅从饲料中摄取水分而不直接饮水,因此要注意饲料含水量,百天高温宜喂含水较多的饲料,冬天低瘟则相反。竹鼠属夜行性动物,野生时穴居洞内,喜在阴暗、晾爽、干燥、洁净的环境中生活。它耐低温,怕酷暑,尤其怕阳光直射,也怕风吹雨淋,如冬天冷风直吹又缺少窝草就极易死亡,所以防风比防热更为重要。竹鼠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 828,经人工驯养后,亦能逐渐适应高温环境,如环境安静,饲料配合得好,酷暑期也能配种和正常繁殖。环境温度过高时,表现为采食减少,腹部朝上而睡,骚动不安,半小时后死亡;而温度过低时,表现为腹部紧缩,爬动不安, “哇、哇”鸣叫。

4、竹鼠喜在安静环境中生活,怕人为刺激,如受强烈刺激,便发出“咯、咯、咯”或“呼、呼”的声音。竹鼠喜公母群居,陌生幼鼠合养很少打斗,只有在抢吃、闻到特殊气味或受到强烈刺激产生惊恐时,才互相撕咬。青年或成年竹鼠混养时,先是互相闻味,如果是发情公母鼠就很少撕咬;如果是未发性的两只公母鼠,则打斗不休。不同族的两只3公鼠放在一起也会斗个你死我活。原来配对的公、母鼠,因产仔而分开,继奶后重新合群,有时也会撕咬。如果公鼠进窝见到带仔母鼠时,往往先将仔鼠咬死才与母鼠同居。在极个别情况下,公母鼠合养,母鼠产仔时,公母不分开仍能和平共处。因此在母鼠产仔时,公母鼠必须分开饲养,带仔鼠池要严防公鼠窜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

5、损失。如将装过家狗、野猫及其他野兽的铁笼移近鼠池,竹鼠闻到不同的腥臭气味,也会惊恐而互相撕咬。竹鼠野生于竹林山坡,引种驯养后,必须注意保持其野生习性,应逐渐改变生活条件,尤其是饲料,要引导诱食,直至适应后方可易地安家落户。(一)饲养场地的选择竹鼠在远离人烟、僻静的山坡竹林营地下洞穴生活。根据这一特点,饲养竹鼠场地总的要求是:安静、阴凉、干燥,夏天易于降温避暑,冬天能够避风保暖。城镇饲养场地以远离主要交通干线(50 米以外) 、僻静的地方为宜。在城镇郊区建场有利于采集饲料和清除粪便;农村饲养场地也要建在远离公路的僻静处,以在山坡、果园、水库边或岩洞里最为理想。若在村屯利用猪舍、牛舍等旧房改建,要

6、求阴暗、干燥、僻静和冬暖夏凉,还要有防止狗、猫侵袭的设施。(2)建造窝室的基本要求4竹鼠窝室尚无固定的建造模式,但从满足竹鼠生活习性、有利于竹鼠生长繁殖、便于打扫卫生、安全和廉价等因素考虑,建造竹鼠窝室要注意五点:一是阴暗避光或有洞穴可以躲藏。要求鼠池池底光线较暗,平时上面加盖板;大鼠池内要安放若干空心水泥砖或烟囱瓦管,造成人工洞穴,以便竹鼠进洞躲藏,池面仍需部分遮挡。二是便于投料和打扫卫生。饲养繁殖母鼠,一定要有固定的投料间,不可把饲料投到它的住室里。三是要求冬暖夏凉。在阳台或楼顶建造窝室,要有辅助降温和防止风雨侵袭的设施。四是防止竹鼠爬墙打洞逃跑。窝室内壁和池底要用水泥砖砂浆抹平加固,池高

7、要达 70 厘米;用水泥板块制成笼舍饲养的,笼盖要用铁线拴紧、扣牢,以防竹鼠拱开水泥盖逃跑。五是应建造不同用途的饲养池。在设施完善的竹鼠养殖场里,至少要建包括繁殖池或笼(小间) 、配对配组池(中间) 、群养池(大间或三池一组的中池,池与池之间应有洞穴连通)三种类型的饲养池。这样才便于科学分群管理,使竹鼠获得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利于生活繁殖。水泥池高度为 70 厘米,用砖或石头砌成,内壁四周用水泥砂浆涂光抹光滑。按用途可分为大池、小池、连通组合池、隔离繁殖池和漏缝除粪池共五种。(1)大小泥池:每池面积 2 平方以上,池内放置若干5水泥空心砖或瓦罐、瓦管。大水泥适合断奶 1 个月以后的幼鼠群养,也作

8、为青年鼠合群、配对使用。优点是造价低,容量大;缺点是占地宽,不利于繁殖。(2)小水泥池:每池规格为 70 厘米80 厘米,可饲养成年鼠 1 公 2 母或刚继奶的 810 只仔鼠。优点是易于观察配种和采食情况;缺点是母鼠怀孕后须移入产仔室。(3)组合连通池:由 3 个小池下面打洞连通而成,洞的直径为 12 厘米,或 12 厘米15 厘米的长方形洞。该池饲养后备种鼠和 1 公多母群养的成年种鼠,优点是适应竹鼠喜群居和串洞玩耍的习性,竹鼠运动最大,有利于增强体质,同时饲养量可扩大 23 倍;缺点是采食、配种情况不易观察,母鼠怀孕后期移入产仔室,打扫卫生也不方便。(4)繁殖隔离池由两个小池组成,一边是

9、窝室,另一边是运动场和投料间。窝室规格为 25 厘米35 厘米,底部比投料间深 2 厘米,池面加盖;投料间和运动场大小为 40厘米70 厘米。两池底部有直径 12 厘米的连通洞,底面由里向外倾斜,外墙底部有一个 0.5 厘米直径的排水孔。怀孕后期的母鼠或需要隔离观察的公鼠可放入繁殖隔离池单独饲养。平时将食物投料间,竹鼠会把食物衔进洞内。窝室的大小以仅能容纳 1 只母鼠在内产仔为宜,如过大,里面会存积食物残渣或粪便,加上竹鼠习惯只将身边的粪便和6食物残渣推出洞外,而远离睡处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就不管,故窝室过大反而不利于打扫卫生。这种窝室的优点是营造容易,管理方便;缺点是占地较宽,饲养量小。(5)漏

10、缝除粪池:其结构、用途与小池相同,只是地板架离地面,装有漏缝地板。优点 是自动漏粪;缺点是造价高,夏天地板下蚊虫多,冬天垫草易从地板漏掉,不便于管理。1、发情配种银星竹鼠常年都可以发情,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春、秋为配种旺季,夏、冬如饲养管理好,也能正常发情和配种。每个发情季节有 24 个发情周期,其间隔为 1520 天,发情期为 23 天。发情的母鼠前期阴毛逐渐分开,阴户肿胀,光滑圆滑圆润,呈粉红色;中期阴毛向两侧倒伏,阴门肿得更大,有的阴唇外翻、湿润(粘液多) ,呈粉红色或潮红色,后期外阴种 胀与前期相似,但有的母鼠阴户有小皱纹,微于燥,呈粉红色。发情母鼠活动频繁,常发出“咕、咕”叫

11、声,排尿次数增多,与陌生的公鼠相遇无反抗表现,在池里兴奋周旋。当公鼠爬跨交配时,母鼠尾巴翘起,趴下不动,温顺接受交配,遇到不活跃的公鼠还主动戏弄“调情” 。发情母鼠在一天内与公鼠次交配,可以提高繁殖率。72、分娩与哺乳竹鼠怀孕期为 4968 天。产前一周,乳头突出,食欲减少,常趴卧不动。产前 12 天躁动不安,有腹痛表现,食欲完全停止,发出“咕、咕”叫声,后腿弯蹲如排粪状,并叼草做窝。如公母合在一起养的,母鼠会将公鼠赶出窝外,双方出现撕打现象。当母鼠奶头可挤出少量白色或粉红色的羊水和污血,胎儿头部先出,然后是身体。产仔完毕,母鼠咬断脐带,并吃掉胎盘,添干仔鼠身上的羊水。每胎产仔数,初产至第三胎

12、,多为每胎 12 只,少数每胎23 台;第四胎后,进入正常产仔数,一般为 24 只,高产的 57 只,少数 810 只。产仔 25 只的,产程需1.54 小时,最长产程可达 6 小时。初生仔鼠全身无毛,两眼紧闭,体重仅 720 克,体长 68 厘米。3 天后全身长毛出黑毛,身体颜色由粉红变淡灰色。一周后才争开眼睛,15 日龄学会采食。3035 日龄可断奶,最多不要超过 40 日龄。断奶时仔鼠体重为150250 克,最重可达 400 克,产仔越多,断奶体重越轻。自然繁殖的银星竹鼠早的 67 月龄,迟的 910 月龄达到性成熟,可以配种繁殖。(3)竹鼠人工繁殖技术1、竹鼠的配对配组购买时如母鼠不足

13、,可安排公母配对。自繁自养竹鼠,8母鼠多了可以配组。配对、可由不同窝的公母鼠配合;配组,可由 1 公 2 母或 1 公 3 母配成一组,也可多达 1 公 5母或 6 母。母鼠可以是同一窝产的,也可以是不同窝产的;公鼠则必须是不同窝产的,在选配时,除按上述良种条件要求外,还要注意公母鼠之间的亲和力。公母合养一周,仍出现打斗或多次发情配不上种,则说明该组合公母亲和力差,不宜配对配组。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能配,但连续几胎都是产 12 只仔,这也说明配对配组不理想,必须拆散重新组配。配对配组在购买种鼠时很难进行,待引种回家后就要加强观察,第一步是配好对,第二步再配好组,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繁殖效果。竹鼠

14、的记忆力极强,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一旦配成对繁殖后,便很难拆散重新配组。所以不论配对还是配组,必须从小合群时就作出妥善安排。竹鼠常见的配组方法有四种:1 公 1 母配对;1 公 2 母配组;1 公 3 母以上配组;大池公母群配或轮配。1 公 1 母配对,便于做详细繁殖记录,有利于保持纯种,选育良种多采用这种方法。1 公 2 母或 1 公 3 母以上配组,能提高种公鼠的利用率,可用于繁殖商品种鼠或商品肉鼠。自繁自养的种鼠,要定期与其他专业户交换公母鼠,以避免近亲繁殖。大池公母群配或轮配,因配种无法做详细个体记录,其后代只能作为商品肉鼠。单独关养的两只公母鼠,形成9固定配对以后,如果其中一只死亡,

15、另一只需重新配对,这时必须先将丧偶种鼠于黄昏时放到大池里与许多种鼠合群饲养,观察 1530 分钟,发现打斗即予隔开,停一段时间再将丧偶种鼠放进去。如此往往反复 23 次,才会停止打斗。待合群生活 57 天,群养习惯后,才可从中随意挑选出 1 公 1 母配成对,双双放到小池里单独圈养。2、防止竹鼠近亲繁殖的方法凡三代以内有直系缘关系的公母鼠都不宜配对繁殖。因此,同窝的公母鼠不能直接配对,必须与另一窝交叉搭配才能避免近亲繁殖。在较大的饲养场,不同窝的仔鼠断奶时单独养 1 个月后,就放到大池合群饲养,合群后交叉配组才出售。自繁自养户若饲养数量较少(仅 23 对) ,则繁殖后代需要与其他养殖户交换公鼠

16、或母鼠,才能防止近亲繁殖。3、公母鼠正确配种成年公母鼠白天多躲在洞中,晚上才出来活动,其发情特征很难观察。因此,交配时机的掌握只能从饲养日龄和产仔后的时间来推算,分为常规配种法和“血配”法两种。(1)常规配种法:从未产仔的母鼠,公母从小混合群养的,可让它们自由选择交配,发现怀孕后再将怀孕母鼠隔开单独饲养。已产过仔的母鼠 3035 天断奶后,将母鼠10转移到大池与其他公母鼠合群饲养,或分隔出来与原配公鼠单独饲养。营养条件好的,断奶时间也正好是母鼠发情时间,公母合群 23 天后就能配上种。如果发现将要断奶的母鼠咬仔,而饲料又不缺乏,则表明母鼠提前发情,须及时将母鼠隔离,让公鼠及时与它配种。(2) “血配”法:是缩短繁殖周期、提高母鼠产仔能力的有效方法。公母合笼饲养的,产仔时要将公母分开。母鼠产仔后 12 小时,情绪已经稳定,并有寻找公鼠的表现时,即可进行“血配” 。方法是在产仔后 1248 小时,两次将母鼠提出来放入公鼠笼(池)内,与两只公鼠交配。这两只公鼠必须是从小就与母鼠合群养大、互相亲近的,否则公母鼠相遇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