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爱在人间教师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139489 上传时间:2017-08-1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爱在人间教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爱在人间教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爱在人间教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爱在人间教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爱在人间教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爱在人间教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爱在人间教师资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 爱在人间(教师备课资料)单元综述:本单元共有笑 、 小巷深处 、 哦,冬夜的灯光为我唱首歌吧 与爱相约五篇文章,其中有三篇为翻译作品。这些文章体裁有散文也有小说,题材有亲情有爱情也有表现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真情,主题一致,歌颂了人间真情。内容容易理解,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因为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可以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这样学生更容易进入状态,体会感悟文章的意韵,并且将这些美好真挚的感情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态度。课文重点笑:三幅画面 “爱的哲学”小巷深处:(1) “我”的情感变化(2) “竹棒”在本文中的作用 知识与方法1、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2、记叙文的线索和材料之间的衔

2、接艺术3、初步掌握一些比较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鉴赏能力。4、标题的艺术:5、运用圈划、点评的方法,体会作者通过对人物行动、语言、神态等各种描写,所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关于自读课文的建议:因为几篇自读课文都是翻译作品且在文字和内容上容易理解,建议可用 12 课时读完,每篇文章可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质疑。2第一课 笑一、关于作者:作家简介: 冰心 (1900)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 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 年开始发表

3、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 、 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 “春水体” 。1921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 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4、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 、小说分 、 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 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 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 、 再寄小读者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 樱花赞 、 拾穗小札 、 晚晴集 、 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 1980 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 去国 、 冬儿姑娘 ,小说散文集往

5、事 、 南归 ,散文集关于女人 ,以及冰心全集 、 冰心文集 、 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著作目录: 繁星(诗集)1923,商务 3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

6、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关

7、于“爱的哲学”由于时代、家庭、个人经历等因素,五四时期的冰心不仅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基督教教义以及泰戈尔 哲学的影响,从而形成冰心的以“母爱” 、 “童真” 、 “大自然”为基本要 素的“爱的哲学” 。并且这种“爱的哲学”在她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 分的体现。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 ,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4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

8、,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二、对于本文的评价(转载)美的极致冰心散文笑赏析早在几十年前郁达夫就说过:“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导言)照此看来,冰心散文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素有定评的,她 20 岁时写成的笑就是这样完美统一的典范作品。下面就这一作品的美学意义作一点分析。一 美的意蕴1景色美现实的情景:雨后的月夜,清新,恬静,幽暗,构成“一幅清美的图画”,充满美妙的诗意。“清美”是冰心作品的总体性的审美风格,也是本篇文章写景状物的特定风格。这幅清美的图画,是安琪儿的形象

9、得以浮现的背景,使爱与美恰切地融合在一起。回忆的情景:五年前的一幕古道、田沟、流水、绿树、湿烟、新月,十年前的一幕茅檐、麦垄、葡萄架、海上明月。两幅图画,看似轻描淡写,随意涂抹,细细品味,有形象,有意境,很富于匠心。它们同样是清美风格的图画;也是作者与普通人作心与心的交流的背景,使爱与美恰切地融合在一起。2人情美作者在苦雨孤灯之后,开窗见到“一幅清美的图画”,心头荡漾着美妙的情意;回看屋里墙上,安琪儿抱着花,仿佛才降临人间,5“向着我微微的笑”,作者感受到天使的爱,在人与神的交流中,心灵酝酿着升华,这是善的情怀,也是美的情怀;回想五年前和十年前的两个印象,在两幕雨后美景中,小男孩和老妇人都抱着

10、花,“向着我微微的笑”,这是人间的最纯洁最友好的微笑,是美与善调和成的;最后作者领悟到三个微笑具有相同的含义,便感到心灵澄净,仿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这同样是一种美好的情怀。于此再细味“笑”的含义,除了“爱”之外,又可读出“美好”“美妙”的意义。二 美的赋形1“率意”而精巧的结体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13 段为第一部分,写第一个场景;47 段为第二部分,写第二、第三两个场景;最后一段写点明爱的主题。线索清晰,层次井然。苦雨孤灯,只身一人,意有所失,情无所寄,粗看像是闲情生活中一丝半缕感想的随意记写。其实细读起来,除了能感受到崇高的爱和纯洁的美外,还能察觉行文结构的

11、“率意”中的精巧。文章起始“一幅清美的图画”,为安琪儿的出现作了铺垫;安琪儿的出现,又为后面两个来自人间生活的印象出现作了铺垫。三个场景,都出现了“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句话,成为三个场景的粘连标志。两次说“默默的想”,也成为粘连标志。“笑”是串连全文的主要线索。三次写笑,前一次是神的笑,后两次是人的笑,神与人的笑的内容、意义自然有所不同,但三个笑统一在一篇文章中,又有相似性,都是为了表达爱。本来后两次笑的意义不甚明确,由于安琪儿的笑的意义在先,它们便借安琪儿的笑而获得了自身确定的意义。因此,三次写笑,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自然发展过程,也正是作者构思既“率意”又精心的体现。三次笑,代表着作者感情递进升

12、华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者心绪不宁,回见安琪儿,若有所思,情感微荡;第二阶段,联想后两个笑,作者心里似乎明白了些;第三阶段,作者总绾三个笑,心里豁然开朗,感悟到了贯穿三个笑的爱的主题,感情达到高潮。6三层结构的递进升华是以思想意识活动、情感活动作为动力的。可以说,情感是作品的另一条暗线。清新流利 凝练典雅冰心笑语体特点分析笑是冰心女士最早的散文成名作。文章由一个雨后月夜的美景引出对三幅微笑图景的追忆,描述,表达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的追求,抒发作者泛爱的思想感情。文章将如诗如画的客观图景与似水般的柔情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一个深邃优美的散文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文章

13、语言清新流利,凝练典雅,富于形象性和情意性。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散文语言的锤炼上功夫的深厚。本文试从语体特点角度对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作一粗浅分析。冰心是现代散文界杰出的文体家。她的散文语言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被称之为“冰心体” 。在散文界影响很大。所谓“冰心体”语言,其基本精神就是“今文古文化” , “中文西文化” 。今文古文化指的是“我国传统的、精炼的古典文学的美,包括它的意境、情韵、气氛和文字的美,极其自然地、暗暗地、不露痕迹地透入新文学中来” , “创造性地运用许多有生命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注意文字的锤炼,节奏的推敲,再加上伶俐的笔致,使这种语言既有白话文自然流畅,潇洒多姿的优点,又有

14、文言文简洁优雅、铿锵悦耳的优点。 ”“中文西文化”则指的是在句式动用上, “十分灵活而又适度地吸收了欧化的成分:句子结构的繁复、语句的倒装、结构助词的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赋予句子7以婉转的、流动的、多姿的风格;这种欧化,同我国句式的精练、严整,对偶巧妙结合,使得她的文字,既显得富有凝练、跳荡的诗的律动感。 ”笑这篇现代散史上“最初的美文” ,在语言的锤炼上充分地体现了“冰心体”语言的这一特点。下面从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两方面来做分析。首先,在词语的选用上, 笑讲究修饰, “爱浸些旧文学的汁水进去。 ”在对客观景物进行形象生动的描绘中,自然巧妙地将古典诗词散文中有生命力、表现力和表意活泛的文言词汇

15、揉合进去,创造深邃优美的意境,使之具有诗情画意在清新鲜丽之中透出古朴典雅之美。且看: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短短几十个字,展现了一幅“清美图画” ,书香扑鼻而又清新亮丽。 “住” 、 “清光” 、 “凉云” 、 “残滴” 、 “萤光千点” 、 “苦雨孤灯”等这些古典诗词文中的优美词语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重词语的修饰,传达了作者独到的感受:云凉而滴残,雨苦而灯孤。这都是古诗词炼词的方法。这种从文言词汇吸收营养来丰富作品词汇的方法在文中又分几种情况。第一,大量使用表意准确生动的单音词,这些单音词多是文言词语中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虽白话文中有相应的双音词,但作者所选用的文言单音词多是能为读者普遍接受、好懂的;并不是一些古涩、冷僻之词。这就使得文章语言既有典雅凝练之美,又不失清新鲜丽之感。如“住” 、 “凭” 、 “侵” 、 “隐” 、 “浸” 、 “倚”8、 “濯” 、 “绾” 、 “笼” 、 “泛”等。这些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简约洗练,语流并无滞涩不畅,有助于作品意境的创造。第二,大量使用成语,更体现了作品语言的凝练典雅。文中使用的丰语有“眼花缭乱” 、 “苦雨孤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