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139487 上传时间:2017-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王浩行诵读,是积淀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一个单元知识怎样学习文言文就把“多朗读、多背诵”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安排,用心良苦,导向正确。但在教学实践中,文言语法的单元训练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不知满足地问,而对于“多朗读、多背诵”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囫囵带过,学生等闲视之,常常用“让学生课外看看就行了”的办法敷衍了事。因而,对诵读知识的教学,应该从认识上和实践上加强探讨,建立优化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好效果。一、廓清认识迷雾新编高中语文课本强调整体感悟和诵读涵咏,这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更高层次的

2、回归。 怎样学习文言文这一单元知识,开宗明义便强调诵读的重要性,这是颇有针对性的安排。由于“考什么就学什么”的思想影响,由于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作祟,学生普遍厌倦诵读,认为它费时费力而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廓清这些认识上的迷雾,是不大可能落实诵读的要求的。给高中生讲诵读的意义,光有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是不大奏效的;拼命搬用语言学的理论,又是不适宜的。如果从以下两个学生易于接受而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角度,来廓清对诵读的误解,就能为学生所接受,更好地收到统一认识、扫清障碍和传授知识的效果。首先,从学习语言的途径上看。语言的学习途径,无非是听说读写四种,而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

3、,我们不可能通过听和说的途径来学习它了,现代人只能通过读和写这两条途径来学习文言文。但是写文言文,显然不是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途径就只剩下读这一条,舍此,则文言文的学习就无从谈起。但是这一点,在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文言教学,几乎就只是文白翻译和语法练习两项内容,诵读已经快被挤出课堂了。结果,诵读跟不上,语感无积淀,文白翻译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就无从下手,语法练习也只有靠生搬硬套来应付。我们不是一概反对文白翻译和语法练习,但前者只能是诵读的一项准备,后者只能是诵读效果的一种检验,而不能用它们来代替诵读。其次,从学习语言特别是学习母语的途径上看。语言习得的过程告诉我们,感性认识

4、不仅先于理性认识更重于理性认识。诵读,就是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这无疑是在积累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因而常常被误认为是低级的认识活动,又加上背诵往往蒙上死记硬背的恶名,自然倍受冷落。但我们从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从语言大师们的夫子自道中可以知道,学语言,重要的不是学习语言理论,而是积累和揣摩感性材料,即具体的语言言语。还没有见过谁家父母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先给他讲“主谓宾定状补” ,而许多大作家在回忆自己的创作历程时,最强调的是具体作品对自己的影响。可见,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积累感性认识以文言文讲,就是反复诵读一篇篇的课文,是

5、任何花样翻新的练习和细致入微的解析都无法代替的。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指出:“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二、抓住基本要领文言单元知识训练的教学,最易流于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教材的内容,对课本有自己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便捷的方法弄懂知识,用扎实的训练掌握知识,并且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学习方法的启迪,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为此,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编写一份教案。人教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对单元知识和训练处理得非常

6、简略,没有提供更多的材料,也没有对单元知识作更深入的分析,因而,单元知识的教案的编写,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有强调的必要。便写这份教案,着重从两个方面考虑:理出一个纲要,形成简洁醒目的板书;补充一些材料,主要是初中文言课文与诵读知识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前者便于学生弄清知识要点,课后理解记忆,后者揭示前后联系,做到温故知新,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诵读知识的使用价值以及运用方法。第二、弄清一个概念。文言文的诵读,读清句逗是一个重点,它涉及到对前后文的理解,对文言式的掌握等深层次的问题。对课文生疏的学生朗读不重畅达,问题多半出在句逗不清,语气不明上,而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读破句”。一些长句自不用说,就是一些短

7、句,也会读成:遂使之行成/于吴,朝服/ 衣冠,今齐地方/千里,有大石当中/流。要求学生不要读破句,必须搞清楚什么是“读破句” 。课本对这个概念未作解释,于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这个句子:“此中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语文读本赤壁之战 ), “此中所谓”后面,自然可以停顿一下,以显示下面是引文;引文有十个字,是个完整的句子,中间要停顿的话,就只能停在主语的中心语“末”的后面;如果不辨清语意,误停在“势”的后面,就是读破句了。同理,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不能读成“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在分析这些句子的基础上,总结出读清句逗的规律:辨明词义、掌握虚词

8、、分清结构。最后,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给“读破句”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由于错误处理句中音节停顿而导致语意改变或句意费解,就叫做读破句,这是我们在诵读中要尽量避免的一种错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诵读,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概括能力。第三、解剖一只麻雀。在掌握了诵读的要领之后,如何对一篇课文进行朗读处理,如何才能用有声语言把课文的思想内容、风格技巧表现出来,这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应该予以充分指导。否则,学生的朗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句的准确上,整体的和谐、连贯的气势还是不能表现出来。选一篇典范的课文,从诵读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技巧,最终做到字正腔圆、抑扬有

9、致、顿挫得当的诵读,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了。在本课题实验中,选择高一语文课本第一册过秦论作为诵读教学的优化实验案例,以朗读指导为切入点,进行弄清字句和分析结构的课堂教学,然后“听读教读朗读背诵” ,最终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古往今来,人们对过秦论评价很高,认为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朗读的时候,要以充足的气势,高昂的语调,流畅的节奏,表现它“气盛”的特点。 过秦论叙事说理,以史带论。从开头至“遂并起而灭秦族矣” ,用五分之四的篇幅叙述秦国由兴盛到灭忘的历史过程,然后,用五分之一的篇幅和抒发议论,剖析原因,点明秦国的过失。叙事是议论的基础,议论由叙事自然地生发而出,两个部分互相渗透而又各有侧重,朗

10、读的时候应该应用语调、节奏的变化显现文章的层次。叙事部份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材料的,清晰的显现了秦国历史的发展纵线。对于这条纵线上的一些关键之点,即能说明秦国灭亡的原因的史实,不惜浓墨重彩大家渲染,使秦国灭亡的原因不讲自明。作者着力渲染的,是秦国的两次被攻:第一次诸侯“会盟忙而谋弱秦” ,第二次陈涉“转而攻秦” 。对于这两次攻秦力量的优劣众寡的悬殊和结果的“成败异变” ,作者不惜笔墨,对比反衬,铺张扬厉,朗读时要注意表现。第一次攻秦,是在秦国国势日强,野心勃勃之时, “诸侯恐惧”因而“会盟忙而谋弱秦” 。 “恐惧”重读,点明攻秦的原因。 “会盟”重读,说明攻秦力量的联合。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

11、地”的“珍器重宝”和“肥饶”重读,说明诸侯各国不惜血本,攻秦的决心很大。紧接着,作者运用多重排比,极写攻秦力量的强大,朗读这些语句,要以逐渐加强的语调,流畅连续的节奏,渲染出磅礴浩大的气势,使听者产生诸侯必胜的预感。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出与感觉完全相反的结果。秦“开关延敌”大获全胜,作者对此有充分的渲染。这些句子,要读得雄浑有力,以突出秦的胜利。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要读得缓慢而滞重,表现诸侯的惨败。胜利与失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秦王朝前期的强大无比。第二次攻秦,是在秦朝极盛之时,作者先极写秦的强大,这些句子,要读得气势充沛连贯,表现秦国不可一世的赫赫声威。到“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

12、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语气达到极强, “而”字后停顿一下,“谁何”以傲慢的语气加强反问,表现秦的暴政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紧接着,又极写陈涉之差,从地位卑贱、人力物力匮乏写到起事的诸种不利条件,朗读这些句子,要用略轻略缓的语调,表述出陈涉的“无足轻重” ,与秦国的强悍形成鲜明对比,使听者产生陈涉必败的预感。然而紧接着,笔锋又一转,写出完全相反的结果。 “天下云集响应” , “天下”二字拖一下, “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应以雄浑有力的语调、稳健的节奏,描绘出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的壮阔画面。 “山东豪杰遂并起”音调上扬, “而亡秦族矣” ,音调下滑,表现秦王朝百年大业毁于一旦的情态。文章中最后一段的议论,

13、在叙事的基础上自然地生发而出。 “且夫” “夫”字拖音,表示议论开始,引起听众关注。紧接着,将两次攻秦从总体上进行比较对照。 “自若” “尊于” “銛于” “抗于”是对比的关键词语,要重读。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要以缓慢、深沉的语调激发听者急切追寻原因,为揭示答案预蓄语势。篇末,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点明秦暴亡的根本原因,是全篇主旨之所在,要读得稳健有力。实践证明,在高一年级选一整篇文言课文,在大致疏通句意、基本了解结构之后,从朗读的技巧入手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诵读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三、强化训练措施廓清认识,掌握要领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去落实训练

14、,很可能前功尽弃。探索诵读训练的有效方法,应该与文言教学相始终。研究性听读。听前让学生做好准备,用铅笔记录下范读音带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情况,然后仿读,这是第一个程序。接下来,让学生小声跟读,对照检查,找出差距,以便纠正。有条件有兴趣的,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朗读录音带。一篇课文,经过这样“听想读”的几次循环,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教师做好示范。这里主要指背诵而言。如果教师基本上把文言课文背下来,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应该背得准确流利,那么,教学中,凡是遇到可以比较对照,可以前后联系的语言现象,教师脱口而出,让学生尝到温故知新的滋味、比照联系的甜头,然后要求学生背诵,就不困难了。比如, “窃计欲亡

15、赵走燕” ,教师先背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老翁逾墙走” ,那么“亡” “走”两个字的意思,学生就不言自明了。词语是这样,语法问题也是如此。建立诵读档案。不是那种背诵日程表,而是学生对背诵要领的掌握和背诵技巧不断提高的记录。 “不读破句” ,是诵读档案的一个重要量标,要对读破句的情况做出归纳整理,针对学生的错误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指导意见,以减少错误的重现率。诵读档案中的最高指标,就是诵读过程完整统一、自然流畅,用毫无滞涩的有声语言,传达出文章所表达的艺术境界。诵读档案的建立,为教师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为学生诵读训练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优化考试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必考背诵默写。但不采用从

16、某处写到某处的死题目,而是考查理解背诵。如让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这样一些问题:烛之武退秦师中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勾践灭吴中,越国父兄是怎样说服勾践向吴国报仇的?孔子治国安邦的原则是什么?在触龙看来,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这样的考试题目,真正检查了学生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能否在背诵的前提下应用,也向学生展示了诵读的新天地,培养了诵读的自觉性。四、指导背诵方法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较,除了文言篇目增加以外,文言文的背诵篇目增加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以高一年级而论,原来的两册教材共 16 篇文言,其中要求背诵的第一册有两篇,第二册有两篇,一年下来,一共背诵四篇文言课文。而新编教材高一年级两册课本 24 篇文言课文中,除了第二册的两篇以外,共要求背诵 22 篇文言课文,在上学期,则要求学生学一篇背一篇。再与初中相比较,初三年级两册语文课本共 10 篇文言文,几乎占初中阶段 22 篇文言课文的一半,背诵篇目为四篇全背,四篇背诵片段。从这些数字的比较中,我们除了了解到新编教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