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139398 上传时间:2017-08-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 评述)( 3 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挂图。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2、在以前的美术

2、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教师讲解:早期东方的传统的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称为:“线描方法” 。欣赏名画家作品:静物 、 荷花 、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对弈 、春如线 、 蔬菜 。画家吴冠中用:“线形象地表达了情之缠绵。 ”“线在感情世界中任性奔驰。 ”那往返游动的线描写的既是春光的流转,又是作者奔驰的情感。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 、 自画像 、 宫娥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

3、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 ,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第二课时欣赏与评述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

4、生进一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2、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印象主义” “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挂图。学生:课本、作业本。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 、 静物 、 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

5、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

6、中。教学拓展:要求学生平时应多收集有关作品,进行自我欣赏和评述。教学后记:第三课时讨论与研究: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2、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挂图。学生:课本、作业本。1、你

7、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2、你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与形式。教师讲解: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清纯美感,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画家对人物的热情感受。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都有着自己整体的有机结构,而且其中蕴含着人类对形式美的规律的认识与运用。欣赏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妇人 、 扎辨子的少妇 、 黄红蓝与黑的构图 。为了反对以“逼真”作为评价绘画标准的传统观念,马蒂斯常使用强烈甚至刺眼的对比色,这种颜色组合带有浓厚的主观而自由的倾向,因而被人们称为野兽主义画家

8、。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利用垂直线、水平线和红、黄、蓝、黑、白等颜色构成的平衡组合,构成作品整体的平衡性和谐,明确而严格的体现出基本要素组合构成的原则。印象主义画家雷诺阿的这幅肖像画并没有表现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义的明亮色彩,颜色的对比和过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带有古典意味的清纯为亮丽美感。评论与总结:1、你是否认为造型要素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艺术表现或交流的语言?2、你是否初步了解了中外美术作品常用的艺术语言?3、懂得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对你欣赏美术作品有什么帮助?欣赏名家作品:自由引导人民 、 樱桃与桃 、 梅花 。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自由女神和人群

9、的头部处在横竖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场面宏伟的构图组织的井然有序。大小不等的圆开统一而有变化地组织成面面的主体,衬托它们的是好似圣维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衬布褶纹。画中梅花的竖枝与横枝靠近画面的横竖黄金分割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舒适之感。教学后记:第四课时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现实 多种多样的表现 (造型- 表现)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2、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

10、兴趣与信心。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四、教学步骤活动一:欣赏与评述1、选择一些作品说明它们真实地再现出哪些具体的个别对象?2、你对这些形象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一、导入新课: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和时时运动变化的,由于艺术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它所选择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现的方式不同,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侧重于再现客观的真实

11、形象,有的注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与感情。但是再现和表现往往共处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简单地加以截然划分。二、新授内容:欣赏名家作品:静物 、 雏鸡图 、 小鸡 。教师讲解: 静物 ,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形式结构与透视规律,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静物形象。课本右下图是部分静物的形体结构和透视变形示意图。雏鸡图 ,李迪以精工细笔再现有稚嫩生命的小鸡,那毛茸茸的身体同样带给人真实的触觉感受。小鸡 ,黄胄的这幅速写,可以使我们看出画家是怎样抓住小鸡的结构与动态的。三、总结评述:达-芬奇说过:“画家的心应当像一面镜子,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 ”历史上,许多美术作

12、品都是以真实地再现生活真实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现客观对象的外部特征,还要再现对象的精神、性格、气质等内在本质特征,以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活动二:研究与讨论1、这些绘画作品形象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2、每一幅作品着重再现对象的什么特征?一、欣赏:伊莎贝拉-勃朗像 、 橡树 。二、教师讲解:伊莎贝拉-勃朗像 ,鲁本斯极其熟练地运用写实性的油画色彩,不仅准确地再现出人物的美丽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动的神态和表情。从鲁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画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对象的面部结构和形态特征。橡树 ,希施金以高度写实的技巧,真实地再现出无比坚实而挺拔的橡树形象,树林中好像还弥漫着野花的芳香和枯叶的气味。希施金画的松树的习作,枝叶疏密有致,光影层次丰富,是细腻观察研究自然的记录,也是绘画创作的基础。三、总结评述:塑造生动、自然的绘画形象,就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内在结构、明暗以及色彩关系,包括局部结构、特征与整体结构、特征的主次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统一和具有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