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38728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首先,作对联,要合于下列五大规律:首先,作对联,要合于下列五大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 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

2、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 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 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我们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四讲”,即,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 称称”

3、。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 “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 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 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我们应该 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 到这样一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4、;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 1944 年 12 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 年 12 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 其次,一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摘录如下:其次,一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摘录如下:一、叠字一、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5、的词语。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 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全联从纵 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该联 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再如: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

6、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嘲讽了国民党统治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当时的社会 现实暴露无遗。 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西湖美景如 在眼帘,使游人留连忘返,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二、反复二、反复 为把所要叙述的事物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间隔地运用或者重复 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义

7、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法。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 是联意的反复,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如: 在新城,演新戏,欢迎新同志,迎接新胜利;在新城,演新戏,欢迎新同志,迎接新胜利;除旧貌,破旧习,打倒旧军阀,摧毁旧世界。除旧貌,破旧习,打倒旧军阀,摧毁旧世界。 据井冈山的武装割据革命历史资料丛书之二所载,这是 1928 年 12 月 11 日,红五军 到达宁冈县新城,在欢庆红四军和红五军会师的万人大会上,讲台两侧贴的楹联。这副楹联上联反 复用了四个“新”字,使欢迎新战友的气氛更加热烈;下联反复用了四个“旧”字,表达了红军战 士摧毁旧世界的坚强决心。又如: 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

8、;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这副楹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巧。其中“关”字与“对”字均为复字,而“关关”与“对对 ”又貌似叠字,其实前一个“关”与“对”是作动词用,后一个“关”与“对”是作名词用,意义 各不相同,整副楹联叙事简明又富有情趣。 也有几个字在联语中间间隔地出现的。如: 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学

9、,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 30 余岁连个秀才也 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 80 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 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楹联。联语中“考无名”与“ 试第一”各自间隔出现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坷经历,同时警告了那些玩忽职守、 埋没人才的官吏,堪称联坛佳话,联中上品。 三、复叠三、复叠 在同一联语中,既用叠字又用反复的制联方法称为复叠法。用复叠法写作的楹联往往能兼有复 字法和叠字法的艺术效果。 请看: 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处处无家处处家。 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

10、中的“年年”、“处处”为叠字,“过”、“家”为复 字,这副楹联把旧社会穷苦人流离失所的痛苦处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表达在联语的字 里行间。 再看: 军阀跑,国防跑,富绅跑,跑跑跑,看着跑垮刮民党;军阀跑,国防跑,富绅跑,跑跑跑,看着跑垮刮民党;工人来,农民来,士兵来,来来来,共同来建苏维埃。工人来,农民来,士兵来,来来来,共同来建苏维埃。 这副楹联相传是一个私塾先生所写。联语通过“跑”字和“来”字间隔出现和重叠运用,对革 命形势的发展作了高度形象的概括,这是一副通俗易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请看 : 松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在;松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

11、空。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这是吴忠礼题南京弘济寺的一副对联。作者在创作中将复字法和叠字法重复使用,上联突出一 “声”字,下联突出一“色”字,既是写景,又是写情,楹联虽短而寓意深刻,与浙江天台山方广 寺“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 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的长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顶真四、顶真 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又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 节或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

12、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请看一 副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 ,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字,就

13、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 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五、析字五、析字 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并,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叫拆拼法。在 制作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制得好的拆拼楹联,能使语言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咀嚼,富于趣味性。好 的拆拼楹联实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而使联语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析字包括拆字和合字两种形 式。 1.拆字 鸿是江边鸟;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蚕为天下虫。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鸟;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鸟;龙口口回龙,龙本宠身。龙口口回龙,龙本宠身。 这相传出句是广西凤山县第八代土官之女韦小姐所撰。其人才貌过人,

14、及笄之年,求婚者络绎 不绝,韦小姐想觅一匹配郎君,遂出上联征偶。求婚者绞尽脑汁,却无一应对,故此韦小姐也遗憾 终身而命归九泉。上联以当地地名出句,环环相扣,又将“出”、“鳳”析出。由二三字组成第四 字,第五字又与第一、第六字相同,八、九两字合起来又构成第六字。下联为今人所作,龙口为山 东一市名,以龙对凤,对工得体,有龙凤呈祥之意。回字又析出两口字,同出句相比有异曲同工之 妙。“宠身”所指“龙”字,比较上联,不失风采,可谓出句之佳对。 2.合字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成好人。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成好人。 下联是乾隆和纪昀的一副应答联:

15、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据说乾隆察觉纪昀有思家之意,便出上联试探他。纪昀以实奏闻,以对句相答。在析字联中,有时将拆字与合字用于同一联中,达到更为巧妙的艺术效果。如下联: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独戰;张长弓,骑奇马,单戈独戰;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上联拆拼“张、骑”二字又合并“戰”字,下联拆拼“嫁、孕”二字又合并“甥”字,分别表 现了驰骋疆场和儿女情长的两种场面,富于趣味性和艺术魅力。 六、镶嵌六、镶嵌 人们在写作楹联时,经常把某些特定的字词,诸如人名、地名、数字、方位以及所写的事件

16、或 中心词等,巧妙而自然地嵌入联语,这种创作方法称为镶嵌法。镶嵌法是联语创作中特殊而又常用 的一种方法。此法因其精巧,创作难度颇大;因其别具雅趣,深受世人喜爱;因其用处较多,人们 愿知难而进。古来颇多佳作传世。 1.镶嵌节气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2.镶嵌姓字 鱼游万孔秋江冷;鱼游万孔秋江冷;柏成林丛夏岳高。柏成林丛夏岳高。 3.镶嵌序数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4.镶嵌方位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放;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放;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5.镶嵌药名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白头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