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帽试验方法

正**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5.50KB
约5页
文档ID:41385590
安全帽试验方法_第1页
1/5

安全帽试验方法安全帽试验方法 GB2812—89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技术监督局 1989——12——01 批准批准 1990——08——01 实施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3873—1977《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物理性能和技术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及 GB2811 中所指出的特殊场所使用的安全帽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CB1410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GB2811 安全帽3 试验样品试验样品 3.1 数量试验样品应是供出售用的安全帽数量应按安全帽分类要求的试验项目确定,并加两 顶备用所需样品如表 1:表表 1 条 件项 目顶 数高温 低温 淋水 选取对材质性能最不利的上述条件之一 6.1 条 常温 9.2 条 常温冲 击 冲 击 冲 击 耐穿刺 电绝缘 阻 燃 抗静电 侧向刚性1 1 1 1 1 1 1 13.2 试验前的处理 3.2.1 高温处理将安全帽置于加热箱,温度为 50±2℃,用于煤矿井下的安全帽,温度为 35 土 2℃, 恒温 3 h,取出后在 1 min 内做完试验。

3.2.2 低温处理将安全帽置于低温箱,温度为-10±2℃,用于低温工作场所的安全帽温度为-20±2℃, 用于煤矿井下的安全帽,温度为 0 土 2~E,恒温 3h 后在 1 min 内做完试验 3.2.3 淋水处理将安全帽放在固定的支架上,用每分钟 1L 流量的水喷淋安全帽表面 2h,取出后擦干 立即进行试验4 冲击吸收性能试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 4.1 试验设备(如图 1)图图 1 冲击吸收性能试验示意图冲击吸收性能试验示意图(采用压电式力传感器采用压电式力传感器) 1—混凝土基座;2—底座;3—压电式力传感器;4—头模; 5—钢锤;6—安全帽;7—力传感器配套装置;H—冲击距离4.1.1 基座:重量不小于 500 kg 的混凝土座 4.1.2 头模(见 GB2811 附录 A) 4.1.3 冲击台架:是一台能提升和释放钢锤,并使之能自由或加导向下落的试验台架, 加导向钢锤的冲击速度应等于自由落体速度 4.1.4 钢锤:外形对称均匀,材质为 45 号钢,重量为01. 0 05kg,锤头为半球形,直径96mm 4.1.5 力传感装置a.力传感器(压电式、电阻应变式、半导体应变式等)测量范围 0~30 000N,频率响应 5~1000 Hz。

b.力传感器配套部件:与力传感器相配套,起导向、传递力、联接头模和底座等作用 的部件 4.1.6 底座:安装力传感器,支承头模和力传感装置的钢座 4.1.7 放大器:与力传感器配套,放大信号的仪器 4.1.8 记录显示仪器,可记录显示放大信号大小的仪器 4.2 试验方框图4.3 试验方法将头模、力传感装置及底座垂直安放在坚固的基座上,力传感装置安装在头模与底座 之间(如图 1),安全帽的帽衬调至适当位置后戴到头模上,钢锤从 1 m 高度(锤的底面至安 全帽顶的距离) 自由或加导向落下冲击安全帽钢锤重心运动轨迹应与头模中心线和传感 器敏感轴重合,通过记录显示仪器测出头模所受的冲击力5 耐穿透性能试验耐穿透性能试验5.1 试验装置 5.1.1 头模:将 4.1.2 条中头模上部表面加贴导电材料 5.1.2 冲击台架:见 4.1.3 条 5.1.3 钢锥:材质为 45 号钢,重量05. 003kg,锥角 60°,锥尖半径 0.5mm,锥形最小长度 40 mm,锥尖硬度 HRC 45 5.1.4 电接触显示装置:可显示电信号的装置 5.2 试验方法头模垂直安放在基座上,使头模与钢锥及电接触显示装置形成一个电闭合回路(见图 2), 用 3 kg 的钢锥从 1 m 高度自由或加导向下落穿刺安全帽,钢锥着帽点应在帽顶中心 φ100mm 范围内的薄弱部分,穿刺盾观察电接触显示装置。

图图 2 耐穿刺性能试验示意图耐穿刺性能试验示意图 1—钢锥;2—安全帽;3—头模;H—冲击距离6 电绝缘性能试验电绝缘性能试验 6.1 试验装置:交流变压器;电压表;电流表;试验水槽将安全帽放在 3 g/L、10~30 ℃的氯化钠溶液中,保持 24 h,取出帽子擦净然后将 帽壳朝下,置于盛有氯化钠溶液的试验水槽内,向帽壳内注氯化钠溶液直至水面距帽边 30 mm 为止(见图 3),将试验变压器的两高压输出端分别接到水槽内和帽壳内的溶液中,用电 压表观测变压器输出端的电压,在 1 min 内升压至 1 200V,保持 1 min 测量泄漏电流的大 小图图 3 电绝缘性能试验示意图电绝缘性能试验示意图7 阻燃性能试验阻燃性能试验 7.1 试验装置:2 kg 汽油喷灯 7.2 试验方法:将安全帽平放,采用 70 号汽油,调节汽油喷灯火焰长度至 230 mm,将 火焰以 45°方向对准帽顶 100 mm 以下部位,以 130 mm 距离燃烧帽壳 10 s(见图 4)移开火 焰后记录帽壳续燃时间图图 4 阻燃试验示意图阻燃试验示意图8 侧向刚性试验侧向刚性试验 8.1 试验没备:1960 N 压力试验机。

8.2 试验方法:在常温下将安全帽侧向放在两平板之间,帽沿伸出平板之外,但紧靠帽 壳底边,压力机通过平板向安全帽加压(见图 5),先加 29.4 N 保持 30 s,测两板间距离, 此距离称为初始值,然后以每分钟增加 98N 的速度加载直至 421.4N,保持 30s,测量并 计算此时两板间距离与初始值的差,即为最大变形值,然后减至 24.5 N,紧接着升至 29.4 N,保持 30 s,测量并计算两板间距离与初始值的差,即为残余变形值图图 5 侧向刚性试验示意图侧向刚性试验示意图9 抗静电性能试验抗静电性能试验 9.1 试验设备:500V 高阻计 9.2 试验方法:将安全帽放置在温度 20±5℃,相对湿度 50%±5%的环境中,不少于 24h用不影响表面电阻的导电涂料,在被测安全帽上较平坦的部位画上两条平行线作为测 量电极,电极长度为 100±1mm,电极宽度 1mm,电极间距为 10±0.5mm将高阻计上 的测量端分别接至两测量电极,记录高阻仪的读数,调换两电极重复测量一次,若两次读 数相差大于 10%,则应检查原因,直至小于 10%,记录读数两次测量读数的平均值即为 实际测得的表面电阻率。

10 标准计量仪器使用规则标准计量仪器使用规则 10.1 本标准使用的标准计量仪器不可做为其他用途,不使用时要加保护套,仪器每年须 经当地标准计量部门标定方可使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