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百年老街的城市坐标踏寻百年老街的城市坐标如果没人指点、没有史料证明,很多年轻人和五六十岁的长春人也未必知道,如今的春谊宾馆曾经是“长春最早、最先进的一座大型建筑” 据了解,1907 年 8 月,日本开始规划在长春站前修建一座国际性旅馆——长春大和旅馆由日本侵华的先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来经营长春史志专家于泾先生认为, “20 世纪初,日本为一座旅馆投资几十万日元,是一件空前的大事 ”当时修建的旅馆北楼,建筑面积有 2000 多平方米,造价高达 377251 日元,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款旅馆北楼,动工于 1907 年底,至 1909 年底大体完工当时,北楼共有 24 套客房,备有餐厅、会议室和车库,最主要的是已经有电力供应、自来水和排水、暖气供热等设备,与当时欧美高档旅馆不相上下青年时代曾在长春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日本老人粟原忠道,在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长春文史资料》中回忆,因为费用昂贵、地位特殊,长春大和旅馆成了往来无白丁之地 “当时的长春大和旅馆,是可以和东京的帝国旅馆相媲美的高级旅馆,它是在高大的榆树林中修建的大楼是红砖灰浆结构的两层楼房,馆内灯火通明,一尘不染。
在这里住宿的都是政府要员、关东军的高级军官和大公司的董事等知名人士 ”然而,老百姓对这个日本人活动的场所却恨之入骨80 多岁的陈洪俊老人说:“当年这个宾馆没有围墙,只有不足一米高的栏杆除此之外,老人对长春大和旅馆的印象还有它所排出的臭气,不仅熏得中国老百姓无法忍受,就连很多日本商民也怨声载道而于泾先生的《长春史话》也记载了这件事 “因为当时这座建筑在污水排放设施上存在问题,每日排出的污水粪便达十多立方米,全靠马车载运到附近的头道沟,满铁附属地的南部臭气熏天,有时运不出去,地下室被污水浸泡,无法使用这种情况持续一年之久 ”长春解放后,长春大和旅馆由“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接管,更名为铁路宾馆,但并未营业1954 年,贺龙来吉林省视察,当时吉林省省会刚从吉林市搬迁到长春市不久,贺龙觉得长春应该有一个像样的宾馆,于是出面协调,把当时“铁路宾馆”的所有权转给地方1955 年 10 月 1 日,又改名为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接待处,后改名为交际处和吉林宾馆1958 年改为中国国际旅行社长春分社1975 年 7 月,正式定名“春谊宾馆” 记忆中的宽城邮政支局在人民大街与珠江路交会处,有一座久经风雨的建筑——宽城邮政支局。
关于这座建筑的时间,目前流行着两个版本一说始建于一九 0 一年,一说始建于一九 0 八年无论哪一种说法准确,都足以说明这栋楼的历史较为悠久在 80 多岁的陈洪俊老人记忆中,现今的宽城邮政支局就是历史中那个“伪满中央通邮便局” 眼前这座邮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孟家屯日俄战争后,日本在接管南满铁路的同时,在孟家屯开通了辽东守备队军用通信所为了配合对东北的全面侵略,日本于 1916 年 11 月 1 日把辽东守备队的军邮局全部开放,办理民邮业务,长春孟家屯军用通信所于这一天改为宽城子支局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春的邮政侵略,已经张开大网,开始网罗财富和信息据孙彦平先生的《百业源流》介绍, “当时日本在孟家屯设宽城子支局,是因为东清铁路宽城子车站的归属问题尚在交涉,孟家屯是南满铁路北段的终点站 ”按照记者的理解,孙先生的潜台词就是日本人想巩固其在长春的既得利益,同时扩大其影响1906 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在长春取代了俄国,为扩大“满铁附属地” ,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从此,日本人对长春的城市建设开始沿着“中央通” (今人民大街)布局邮局这样重要的机构,当然也不会偏离政治中心的1907 年 10 月 21 日,宽城子支局迁入头道沟,改称“长春支局” 。
11 月 1 日,改称长春邮便局1908 年 12月 1 日,迁入现在的地址陈洪俊说:“当时在‘伪满中央通邮便局’对面就是‘伪满新京警察署’ 两栋建筑隔街相望,其设计十分精细、考究,带有欧洲建筑的风格 ”如今,长春当年的“双子星” ,只剩下“伪满中央通邮便局旧址”在孤单的见证历史历经沧桑的胜利公园胜利公园在很多长春人的眼中,就像大连的老虎滩、北京的颐和园那样重要在胜利公园骑木马、划小船、看动物、荡秋千,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从 1934 年定居长春开始,李其颖老人在长春已经生活了 72 个春秋刚来长春时,他随父亲到过胜利公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里的动物 “公园里不仅有小毛驴、骆驼可供小孩们骑,还有熊和老虎、孔雀等动物孔雀开屏是孩子们盼望的时刻 ”据很多老人讲,电动旋转木马是胜利公园的一个招牌年少时多次到过胜利公园游玩的于祺元老人回忆:“骑在飞旋的木马上,可以听见音乐,在木马的北面,还设有专供儿童洗手的盥洗台,一些游玩的儿童常聚在这里洗手洗脸 ”1968 年,在胜利公园朝人民大街方向上,于 1945 年被推倒的儿玉源太郎铜像旧址,新建了一座 6.8 米高的毛主席像,为很多游人增添了一个红色的回忆。
游客们临出公园时都要在毛主席像下照相留念1986 年,动物被迁到长春动植物公园后,胜利公园引进了一批现代化的游乐设施,为春城百姓带来了新的快乐小火车、碰碰车、电瓶小汽车的到来,让春城孩子的娱乐世界有了新的内容当然,摆放在方华烈士纪念碑北端的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也成了很多儿童相册里的固定一员再后来,就有了今天春城人民的乐园百姓眼中的“电电大楼”人民大街 2599 号,是伪满洲国电信株式会社旧址的城市坐标1935 年竣工时,这里是“日伪经营管理电信、、广播及其他通信事业的统一机构 ”由于与“电”打交道过多,这里被老百姓俗称为“电电大楼” 据《长春文物志》记载,伪满洲国电信株式会社“在大连、奉天(今沈阳) 、新京(今长春) 、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承德”等地均设有管理局记者注意到,这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在人民广场西侧,黄色瓷砖贴面,高五层,平面呈“凹”形,正门向东,两侧立有麒麟石雕另一栋在它的西北面,中间是东西走向的西安大路,以浅青色瓷砖贴面,高五层除主楼外,还有营业大楼等附属建筑物今天与电信大楼相连接的楼体侧面,即位于西安大路 242 号的楼体,是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办公楼,伪满时这里是伪中央教育局所在;旁边是中国电信西安大路营业厅,也是曾经的伪满洲国株式会社附属楼。
据史料记载,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控制东北的电信、广播网络,1932 年提出所谓的《对满洲国通信政策》 ,声称“帝国在满最高指导机关应是日本人,特别是帝国将校参与满洲国电信公司的创设和经营 ”1933 年 3 月 26 日,日本政府与伪满洲国政府签订《关于设立日满合办通信公司的决定》 ,后来日本将原设在大连的有限股份公司迁移到长春由日本政府、伪满洲国政府、满铁、日本放送协会、朝鲜银行等单位出资,于当年 8 月 31 日成立伪满洲国电信株式会社,名义上是“合办” ,实际上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控制和包办该会社设总裁一人,设有经理部、放送部、电务部和总务部此外,还有社员养成所、技术研究所各一处成立于 1933 年的伪满洲国电信株式会社,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于 1934 年 8 月 1 日,把电报业务划分为两类,即官报和私报,同时还开展了国际电报业务最为显著的史料记载是,1935 年 12 月 12日 13 时,开通了“新京”至巴黎间的国际电报业务,这在当时也算是电信业务的一种先进标志伪满洲国垮台后,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市,在“电电大楼”组建了“长春市管理局” ,下设电报局和局长春解放后,这里成为“长春市电信局”所在地。
70 余年来,大楼所承载的机构名称数次改变,但是它所承载的功能却始终未离开过“电波” ,难怪老百姓叫它“电电大楼”了!伪满首都警察厅目前,在长春市公安局办公建筑右侧,露出地面的基石上依然可见清晰的“奠基”二字据《长春文物志》记载,这是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在 1932 年为该楼篆写的由此看来,这座建筑在伪满政府诸多机关中的特殊性,要知道伪满国务院、军事部奠基时,郑老夫子也没提过字、留过名从成立时间上看,伪满洲国对“首都警察厅”也给予了“厚望” 史料记载,为了加紧对长春的控制,伪满洲国政府于 1932 年 6 月 15 日下令设置由民政部直属的“首都警察厅” ,在同年 10 月 15 日正式开始办公今天的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于 1934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前,伪满首都警察厅在长通路办公据一些老公安介绍,在今天户政、法制等部门办公用的大楼右侧,曾经有过一个“看守所” ,据说在伪满时叫“留置场” ,当时主要用来关押反满抗日的仁人志士 《长春市文物志》对此也有记录:那是一个筑有圆形锥顶、钢筋结构的看守所,里面有铁门铁窗此外,在建筑面积 4400 平方米的大楼西部,还建有汽车库等附属建筑作为日本侵华的重要工具,伪满首都警察厅同样处处要受到日本人的指挥和监督。
在警察厅内“说得算”的不是中国人担当的“一把手”总监,而是一直由日本把持的副总监为了迫害、镇压抗日团体和进步人士,伪满首都警察厅专门设置了特务科;为强制推行掠夺东北经济的计划与政策,还成立了经济保安科这个科室的设立,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中国的老百姓1948 年,长春解放时,长春特别市公安局从国民党手中接过这座大楼时任公安局长的于克在其《我任长春特别市公安局长》中回忆, “在长春市解放已成定局之时,由吉林省和松江省公安处各抽调一批干部,加上负责长春市情报工作的干部一同开展工作长春解放,立即入城接管了国民党占据时的各级警察机关 ”1949 年 7月,党中央决定,改长春特别市为吉林省属市,于克调任吉林省公安厅厅长至此,这座建筑进入“长春市公安局时代” 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人民广场南 200 米左右、一栋石砖结构的建筑,就是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旧址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旧址位于人民大街 2836 号,现为一家饭店据《长春市文物志》记载,该旧址始建于 1937 年 7月的建筑,目前仍保持完好,包括办公室、保卫室、接待室、住宿室、几个大、小会议室和地下舞厅,地面建筑为两层楼房,另有地下室建筑面积 7955 平方米,全部占地面积 8749 平方米。
1945 年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后,伪满协和会也随之彻底垮台,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旧址作为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人民的罪证之一保留下来1947 年,该旧址改为长春工人俱乐部,1950 年“抗美援朝”开始后,朝鲜电影制片厂迁至我国,厂址即在这里1958 年开始,该旧址归由省军区使用至今伪满协和会是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建立的一个政治组织,它的宗旨是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推行殖民地化服务,是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80 多岁的李成文老人正是从那段苦涩岁月走过来的, “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啊,都知道伪满协和会的作用,也都曾身受其害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伪当局就着手对青少年进行奴役和毒害到 1937 年,伪满协和会专门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奴化教育的任务仅一年时间就在各地设立青年训练所 48 个,对 6000 余名青少年进行奴化训练伪满协和会的组织机构是不断扩充的,到 1940 年才基本稳定下来伪满协和会在中央本部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持召开各种会议,修改纲领和章程,制订各项规则,对“全国”联合协议会所讨论的重要事项的提案作出决议在中央本部长的主持下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或两次会议在伪满协和会的组织机构中, “全国”联合协议会是其核心,配合殖民统治的各项指令均出于此。
伪满协和会为配合日本殖民统治需要,进行时事宣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满协和会更是疯狂至极,积极为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摇旗呐喊,把侵略战争吹捧成“大东亚圣战” 伪满民生部不讲民生人民大街 3623 号,是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所在,抗战胜利后60 多年的风雨洗礼,已经洗刷掉了伪满民生部旧址身上钢筋、水泥的灵魂,它的一砖一瓦似乎也改变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