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题专项

正**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4页
文档ID:41353591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题专项_第1页
1/4

1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一、材料一一、材料一 :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 材料二 : 凌青 1990 年讲到:“……150 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 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 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 材料三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的主要危害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3)以上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二、材料一: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 世纪,英国已成 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材料二:1840 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 10 万人,水师约 1 万 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 2 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 军约 0.6~0.7 万人,出动战舰 20 艘, “船坚炮利” ,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 利而结束 材料三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 笑,善者哭!” 请回答:(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三、材料一、材料一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

所以 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 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 , “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材料二 ::1859 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 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 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 , “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 , “让英国人 成为中国的主人” 请回答:(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 , “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四、四、他在一个奏折中说“自己年已六十有五,正苦日暮途长,乃不自忖量,妄引边荒艰巨 为己任,虽至愚极陋,亦不出此!……若此时即便置之不理不问,似后患环生,不免 日蹙百里之虑区区愚忱,窃有不效不尽者 ” (1)他是谁?他上奏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写奏折的背景?(3)这份奏折透露出他怎样的情怀?五五、材料一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材料二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 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 有官兵一起葬身大海 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海军名称是什么?(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2六、材料一:六、材料一:“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 据传上述对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 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 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材料二: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 国主义阶段 ——《世界历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八大王”的统帅是谁?(2)小文书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为大清赢得了“尊严” ,但清廷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 国的条约该条约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上述这场战争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4)联系材料一,再结合这场战争的结果,你会得出什么认识?(1 分)七七、材料一材料一:致恭亲王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 船比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 洋船炮折》 材料二材料二:张之洞在湖北兴办的实业建设中,汉阳铁厂是最重要的一项1890 年初,在武昌 成立湖北铁政局,委派蔡锡勇为总办,厂址选定汉阳,1890 年 11 月动工兴建, 1893 年 9 月,十个分厂建成,次年 6 月投产 材料三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 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1983 年 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三反映了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民用企业?八八、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 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 请回答(1) “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 “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作用?(3)是谁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的?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九、九、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 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 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协约,谁能接受? !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 ——电影《我的 1919》 请回答:(1)中国代表拒绝签字的文件指的是什么?这份文件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 “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何 历史意义?十、十、2010 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

上海,这座闻名遐迩的国际大都市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 焦点 回答:(1)1842 年上海成为西方列强在中国开辟的首批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列强通过哪一不 平等条约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 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2)19 世纪中后期,作为洋务派地方代表的李鸿章曾在上海先后创办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请 你试举一例3)近代中国,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蓬勃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与科学知识的传播,深刻影 响着大众的生活试举出一例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报纸或出版机构4)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过光辉篇章1921 年中 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什么会议? 该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十一十一、阅读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 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 2 个)(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什么?请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 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十二、十二、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不论我们对这一时间的动机及政治背景 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 分利落. . . . . .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 请回答:(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由谁发动的?(2) “这场军事政变”发动者的政变动机是什么?(3) “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十三、十三、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840 年以来,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请阅 以下有关南京的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这年 8 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在一 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 “民国”取代了“帝国” ,皇帝也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材料三:1937 年 12 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从此南京的“一 场噩梦”开始了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名称?2.结合材料三,请回答这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几次被外来侵略者攻陷?日军占领南京 后,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内,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十四、十四、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 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 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4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1)以上材料是谁在所作的什么报告中阐述的内容?(2)这个报告是哪次会议通过的?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3)此次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4)这次大会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十五、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 “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 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陶希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说明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更有文章好做”指的是什么意思?(3)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 为什么要作出这一决定?主要代表人物是谁?(4)国共双方经过谈判,有什么结果?十六、材料二:材料二: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 19 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 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 ”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 1916 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

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 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你能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运动中?(2)结合材料二,你知道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倡导的 著名主张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 1916 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1916 年前后世 界上正发生着什么大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