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高一实验班阶段性物理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4353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级高一实验班阶段性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级高一实验班阶段性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级高一实验班阶段性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级高一实验班阶段性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级高一实验班阶段性物理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溪一中金溪一中 20142014 级高一实验班阶段性物理试题级高一实验班阶段性物理试题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本题题共共 10 小小题题,每小,每小题题 4 分,共分,共 40 分分.其中其中 1-7 为单项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 ,8-10 为为多多项选择题项选择题) )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 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 的客体称为( ) A.控制变量 B.理想模型 C.等效代替 D.科学假说2.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

2、,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 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3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一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一些 C.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4.我国飞豹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启动,在跑动 500m 后起飞,已知 5s 末的速度为 10m/s,10s 末的 速度为 15m/s,在 2

3、0s 末飞机起飞。问飞豹战斗机由静止到起飞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wA10m/sB12.5m/sC15m/sD25m/s 5.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的大小 6.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 ) A.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B.合力的大小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大,但不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小 C.合力的大小不可能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D.合力的

4、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物块受到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推力 F 的作用() ,物0 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 F 撤去,设此后物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则( )A.a=0 B.mFacosC. D.mFacosmFacos8.汽车自 O 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 6s 时间内 分别经过 P、Q 两根电杆,已知 P、Q 相距 60m,车经过 Q 时的速率是 15m/s,则( ) A.经过 P 时的速率为 5m/sB.车的加速度为 1.5m/s2 C.O、P 两点间距为 7.5mD.车从出发到 Q 所用的时间为 9s9 “蹦极”

5、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 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人 在Pa段作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D.在 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 10.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力 F 推 m,如右下图所示,当 F 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 m 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 ) A.物体 m 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 B.物体 m 所受

6、的弹力逐渐增加 C.物体 m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加 D.物体 m 所受的合力不变 二、二、实验题实验题(本本题题共共 2 小小题题,共,共 12 分,把答案填在相分,把答案填在相应应的横的横线线上上) 11.(6 分)下图为接在 50Hz 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 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 5 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 3 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ww(2)第 3 个记数点与第 2 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 (3)打第 2 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12 (6 分)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

7、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 F 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 P 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是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 P 重 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 P 的材 料为_三、三、计计算算题题(本(本题题共共 6 小小题题,共,共 58 分)分) 13.(8 分)质量m10 kg 的物体,在F40 N 的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从静止开 始运动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30 N在开始运动后的第 6s 末撤去水平力F,求物体从 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总共通过的路程。材料动摩擦因数金属金属0.25橡

8、胶金属0.30木头金属0.20皮革金属0.28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_学号学号 F AFP F32N14.(8 分)如图所示,轻杆 BC 用细绳 AB 悬挂,杆与绳杆与绳的全长 AC 为 9.4m,一同学在 C 点的正下方 D 点水平水平观察,CD 距离为 0.4m。由静止释放轻绳和轻杆,让其做自由落体运动,细绳下落的过程中始终 保持竖直,取 g10m/s2.(1)求经过多长时间这位同学看到绳的 A 点?(2)若又已知细绳细绳从他的眼 前通过的时间为 0.4s,则轻杆的长度为多少?15.(8 分)如图所示的升降机中,用OA、OB两根绳子吊一个质量为 20kg 的重物,若OA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37,

9、OA垂直于OB,且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 320N,为使绳子不断,升降机竖直向 上的加速度最大为多少?16.(10 分)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 4100m 接力,如图 6 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 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 25m 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持 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间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 80%,则: (1)乙在接力区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17.(11 分)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如图,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 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部 B 点后沿水平滑

10、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 C 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的平滑连接 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不计空气阻力,斜坡倾角 =370, (g=10m/s2 ,sin 37=0.6 ,cos 37=0.8).试分析:(1)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 m=60kg,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 速度大小?(2)若由于受到场地限制,B 点到 C 点的水平距离为.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假如你是设计师,mx20 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 AB 长 L 应有怎样的要求。18.(13 分)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测速仪能发出并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图(

11、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图(b)中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分别是 p1 、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 、p2之间的时间间隔 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 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汽车的速度是多大?ABC1.B 2.C 3.C 4.D 5.C 6.A 7.B 8.ACD 9.AB 10.BD 11. 0.737m/s2 ,4.36cm, 0.399m/s 12

12、. 2.60,木头13.24m 14.1.4s, 4.6m 15.10m/s2 16.解:(1)设两人奔跑最大速度为 v,则 v2=2as,(0.8v)2=2as,得 s=16m.(2)设乙在距甲为 s0处开始起跑,到乙接棒时跑过的距离为 s,则有 vt=s0+s, s=t(0.8v+0)/2, 解得 s0=24m.17.(1)2m/s2(2)50 m18.解析解析:本题由阅读图(b)后,无法让人在大脑中直接形成测速仪发射和接受超声波以及两个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量值关系形象的物理图象。只有仔细地分析图(b)各符号的要素,深刻地思考才会在大脑中形成测速仪在 P1时刻发出的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经过 t1=0.4S 接收到信号,在 P2时刻发出的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经过 t2=0.3S 接收到信号的形象的物理情景图象。根据这些信息很容易给出如下解答:汽车在接收到 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S=V(t1-t2)/2=17m汽车通过这一位移所用的时间 t=t-(t1-t2)/2=0.95S。所以汽车的速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