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41546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工业有害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1什么是一次尘化作用,二次尘化作用,粉尘在室内扩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解: 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的尘化作用称为一次尘化作用; 一次尘化作用给予粉尘的能量是不足以使粉尘扩散飞扬的,它只造成局部地点的空气 污染。二次气流带着局部地点的含尘气流在整个车间内流动,使粉尘散布到整个车间,成 为二次尘化作用。 粉尘在室内扩散的直接原因为二次尘化作用。个别学生中常见问题: 概念问题(1)把二次尘化作用简单的理解为:粉尘从一个地点扩散到另一个地点的过 程;(2)将粉尘在室内扩散的原因写成:一次尘化和二次尘化的综合作用;第二章 控制工业有害物的通风方法4某车间体积V

2、1000m3,由于突然发生事故,某种有害物大量散入车间,散发量为 350mg/s,事故发生后 10min 被发现,立即开动事故风机,事故排风量为L=3.6m3/s。试问:风机启动后要经过多长时间室内有害物浓度才能降低100mg/m3以下, (风机启动后有害物继续发散) 。解: y0=0 mg/s L=3.6 m3/s Vf=1000 m3y1=3501060/1000=210 mg/m3 y2=100 mg/m3 x=350 mg/smin178 .1028ln0201sLyxLyLyxLy LVf利用利用 P14 公式(公式(23) 同学常见问题: 此题绝大多数的同学是正确的此题绝大多数的同

3、学是正确的 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有一同学选用有一同学选用 P14公式公式(2-4)进行解答,有两位同学计算错误;进行解答,有两位同学计算错误;9车间通风系统布置如图 212 所示,已知机械进风量Gjj=1.11kg/s,局部排风量Gp=1.39kg/s,机械进风温度tj=20,车间的得热量Qd=20kW,车间的失2热量Qh=4.5(tn-tw)kW,室外空气温度tw=5,开始时室内空气温度tn=20,部分空气经侧墙上的窗孔A自然流入或流出,试问车间达到风量平衡、热平衡状态时, (1)窗孔 A 是进风还是排风,风量多大?(2)室内空气温度是多少度?解:(1)风量平衡:zpjpzjjjGGGG即:1.

4、11+0=1.39+Gzp Gzp=-0.28 kg/s 故:窗孔 A 是进风,风量为 0.28 kg/s 利用利用 P18,式(,式(2-12)(2)热平衡:wzjjjjdnphtcGtcGQtcGQ528. 001. 12011. 101. 12039. 101. 1)5(5 . 4nntt24.11nt利用利用 P19,式(,式(213) 学生常见错误: 风量平衡方程和热平衡方程都对,做题思路清晰;风量平衡方程和热平衡方程都对,做题思路清晰; 概念错误概念错误将(将(2)中所求平衡时的温度)中所求平衡时的温度 tn在在 1.01*1.39*tn一项中认为是已知的一项中认为是已知的 20,

5、导,导 致计算错误;致计算错误;12某办公室的体积 170m3,利用自然通风系统每小时换气两次,室内无人时,空气中CO2含量与室外相同为 0.05%,工作人员每人呼出的CO2量为 19.8g/h,在下列情况下,求室内最多容纳人数。(1)工作人员进入房间后的第一小时,空气中CO2含量不超过 0.1%。3(2)室内一直有人,CO2含量始终不超过 0.1.解:(1)smmL/0944. 0min/67. 560170233121700944. 036001fVL33/10977. 1/977. 12mglgco33 01/9885. 010977. 1%05. 0mgyy33 2/977. 1109

6、77. 1001. 0mgy人数为 n,有害物浓度散发量(g/s)nnx0055. 03600/8 .19)exp(1)()exp(012 ffVLyLx VLyy带入求解人人196 .19n(2)Lxyy02得到Lyyn)(0055. 002人人169 .16n学生常见问题: 公式选用基本正确 个别计算错误大多由于代入的单位比较混乱导致的; 概念错误有两位同学没完全理解(2)中 co2 含量始终不超过 0.1的含义,仍选 用(1)所用的公式;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1分析下列各种局部排风罩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防尘密闭罩: 其原理是将有害物源全部密闭在罩内,在罩上设有工作孔,从罩外吸入空气,罩内

7、污 染空气由上部排风口排出。其中排风量的确定依据进、排风量平衡确定:4321LLLLL式中:L密闭罩的排风量,m3/s;L1物料下落时带入罩内的诱导空气量,m3/s; L2从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吸入的空气量,m3/s;4L3因工艺需要鼓入罩内的空气量,m3/s; L4在生产过程中因受热使空气膨胀或水分蒸发而增加的空气量,m3/s。 特点: 优点:只需较小的排风量就能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排风罩气流不受周围气流的影 响;缺点:影响设备检修,有的看不到罩内的工作状况。 (2)外部吸气罩 其原理:为保证有害物全部吸入罩内,必须在距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即控制 点)上造成适当的空气流动,通过控制风速的

8、确定,确定排风量等参数。 特点:由于工艺条件限制,生产设备不能密闭时,可把排风罩设在有害物源附近,依 靠罩口的抽吸作用抽吸作用,在有害物散发地点造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把有害物吸入罩内。 (3)接受罩 接受罩在外形上和外部吸气罩完全相同,但作用原理不同。对接受罩而言,罩口外的 气流运动时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接受罩只起接受作用。它的排风量取决于接受的污染空 气量的大小。接受罩的断面尺寸应不小于罩口处污染气流的尺寸。 特点:是无动力源。 学生常见问题: 概念问题以上 3 种局部排风罩特点都知道,原理部分大部分同学没写,写的又不太完 整;3流量比法的设计原理和控制风速法有何不同?它们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控

9、制风速法:该计算方法的核心是边缘控制点上的控制风速,依据是实验求得的排风 罩口速度分布曲线。 适用条件没有污染气流的情况下,即 L1=0,主要用于冷过程。 流量比法:该计算方法是通过计算排风罩的流量比,来计算该罩的排风量。 适用条件用于排风罩口上同时有污染气流和吸气气流的情况,尽量减少周围的干 扰。主要用于热过程。 学生常见问题: 概念问题基本正确,有些回答不太完整;9有一侧吸罩罩口尺寸为 300300mm。已知其排风量L=0.54m3/s,按下列情况计算距罩口 0.3m 处的控制风速。(1)自由悬挂,无法兰边;(2)自由悬挂,有法兰边;(3)放在工作台上,无法兰边。解: (1)a/b=300

10、/300=1,x/b=300/300=1,则由 P35 图 3-23 得: vx/v0=0.13; 已知排风量 L=v0F=v0*(0.3*0.3)=0.54,v0=6m/s 则 vx=0.13*6=0.78 m/s (2)a/b=300/300=1,x/b=300/300=1,则由 P35 图 3-23 得: vx/v0=0.13; 已知排风量 L=0.75*v0F=v0*(0.3*0.3)*0.75=0.54,v0=8m/s 则 vx=0.13*8=1.04 m/s 5(3)b/a=300/600=1/2,x/b=300/300=1,则由 P35 图 3-23 得: vx/v0=0.15;

11、 已知排风量 L=v0F=v0*(0.3*0.3)=0.54,v0=6m/s 则 vx=0.15*6=0.9 m/s 学生常见问题: 计算问题由于题中所给的是等边矩形吸气口,不少同学按照圆形吸气口计算公式来做,有的是读错图上数据;总的来说,做题的效果不是特别好;0vvx11有一金属熔化炉(柑埚炉)平面尺寸为 600600mm,炉内温度t=600。 在炉口上部 400mm 处设接受罩,周围横向风速 0.3m/s。确定排风罩罩口尺寸及 排风量。 解: 1)确定是低悬罩还是高悬罩: H=400mm=900mmpA5 . 1因为,所以为低悬罩。pAH5 . 12)求罩口的扩大面积: 因周围横向风速较明

12、显,且热源为等边矩形,则有: A1=B1=600+0.5*400=800mm= 0.8*0.80.6*0.6=0.28m2F 3)热源的对流散热量skJsJFtAFttFQ/96. 2/2 .2960)6 . 06 . 0()20600(7 . 17 . 13/43/43/14)热射流收缩断面上的流量m3/s111. 06 . 096. 2167. 0167. 02/33/12/33/1 0BQL已知扩大面积上空气的吸入速度,取值范围 0.50.75m/s 取 v为 0.5m/s则:m3/s251. 028. 05 . 0111. 00FvLL学生常见问题: 计算问题1)罩口扩大面积求解错误,

13、正方形错按圆形来计算;2)计算热射流收缩断面上的流量时,错误选用不同高度上热射流的流量的计 算公式 p44(3-26) ;有几个同学在 4)中代入 Q 数据时,直接代入的是 2960J/s;3)选用 0.3m/s,没在 0.5-0.75m/s 之间;v67第四章 通风排气中粉尘的净化11有一两级除尘系统,系统风量为 2.22m3/s,工艺设备产尘量为 22.2g/s,除尘器的除尘 效率分别为 80和 95,计算该系统的总效率和排空浓度。 解:(1)该系统的总效率:99951 (801 (1)1)(1 (121(2)排空浓度:y=m3/1 . 0)1 (22. 22 .22g12有一两级除尘系统

14、,第一级为旋风除尘器,第二级为电除尘器,处理一般的工业粉尘, 已知起始的含尘浓度为 15g/m3,旋风除尘器效率为 85,为了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电 除尘器的效率最小应是多少? 解: 由课本附录查得:一般性工业粉尘排放标准应小于 150mg/m 根据起始含尘浓度和排放标准(0.15g/m3) ,可以计算出该除尘系统总效率%9915*15. 0*15*LLLz因为一、二级除尘系统是串联,利用系统总效率公式,其中)1)(1 (121z%851计算得到电除尘器除尘效率%3 .932学生常见问题: 计算错误 做题思路清晰,但把一般性工业粉尘排放标准应小于 150mg/m认为是10mg/m或者 200m

15、g/m;13某旋风除尘器在试验过程中测得下列数据:粒径(um)055101020204040分级效率实验粉尘的分组质量百分数701492.5179625992310021求该除尘器的全效率。 解: 该除尘器的全效率 0121. 0123. 099. 025. 096. 017. 0925. 014. 07 . 0)()(cccddfd=93.3 14.在现场对某除尘器进行测定,测得数据如下: 除尘器进口含尘浓度 y1=3200mg/m3 除尘器出口含尘浓度 y2=480mg/m3 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管道内粉尘的粒径分布为粒径(um)0551010202040408除尘器前除尘器后20781014157.4200.6350计算该除尘器的全效率和分级效率。 解: 假设除尘器结构严密,没有漏风;(1)全效率:8532004803200121121yyy LyLyLy(2)由分级效率 其中:y1=3200mg/m3 ,y2=480mg/m3)()(1)(1122cc cddyddyd可以得出:粒径(um) 05 除尘器分级效率 =)(cd 5 .412 . 03200 78. 04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