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以色列:“天然盟友”关系的大落与大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33832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与以色列:“天然盟友”关系的大落与大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印度与以色列:“天然盟友”关系的大落与大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印度与以色列:“天然盟友”关系的大落与大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印度与以色列:“天然盟友”关系的大落与大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印度与以色列:“天然盟友”关系的大落与大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与以色列:“天然盟友”关系的大落与大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前库:人大 2004 年政治类专题 (MK) 控制面板 关 闭上一篇下一篇顶 部底 部打 印下 载定 制印度与以色列:“天然盟友”关系的大落与大起【原文出处】世界知识【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403【原刊页号】3436【分 类 号】D7【分 类 名】国际政治【复印期号】200405【作 者】杨曼苏/王保谦【摘 要 题】国际关系印度领导人认为以色列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以色列是印度的“天然盟友”,是 个“在冲突时刻可以充分信赖的朋友”。以色列也把印度视为忠诚的“战略”伙伴,是居美国之后对以色列最友好的国家。今年年初,许多媒体报道,印度和以色列正计划联合制造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核潜艇 。

2、由于两国目前军事合作紧密,又都属于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有核”国 家,所以它们的举动引起世人关注。去年 9 月,以色列总理沙龙率领 150 人代表团访问印度,掀起印度与以色列军事合作的高潮。其实,印度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只有 12 年,印度足有 40 年拒绝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关系。可见,两国关系经历了大落与大起。冷战时期,印度拒绝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关系。以色列默默地忍受寂寞和孤独,但坚守 着这个立足点,伺机展开秘密外交工作。1948 年,以色列建国。两年后,也就是 1950 年 9 月,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承认了以色列 ,但在当时阿以激烈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印度只默许以色列在孟买开设一家“商贸

3、办事 处”,直到 1953 年 6 月才把它变成领事馆,但一直没有建立大使馆。与此同时,印度也 没有向以色列派驻大使。对于建交数年不向以色列派驻大使一事,尼赫鲁是这样解释的:“这种措施是我们仔 细考虑之后采取的。我们的目的是保持本地区稳定。我们希望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能和 平地解决它们的问题。我们认为,即使我们已经承认了以色列,现在也没有必要与它建 立大使级关系。”1955 年 4 月著名的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会前以色列曾积极活动准备参加,印度 对此持不反对态度,但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一片反对声中,它很难坚持自己的意见 ,于是以色列被排除在外。同样,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印度、埃及

4、、南斯拉夫等国创立不 结盟运动,以色列闻讯后也要求参加这一运动并希望不结盟运动能调停阿以冲突。印度 、南斯拉夫等国有意允准,但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坚决反对,于是以色列再次被排除在 外。在冷战时期,印度常不客气地批评美国的霸权政策,并激烈抨击以色列对阿拉伯人的 蛮横行径。这一阶段印以关系很冷淡,有时甚至敌对。印度足有 40 年拒绝与以色列建立 正常关系。在此情况下,以色列默默地忍受了这种寂寞和孤独,但坚守着这个立足点, 伺机展开秘密外交工作。在 1962 年中印边界冲突,以及 1965 年和 1971 年两次印度与巴基 斯坦战争中,以色列抓住了“机遇”。当印度政府向国际社会求援时,以色列及时地运

5、来了一些武器弹药,这给印度领导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印度的主要情报机构“研究和分 析之翼”(RAW)与以色列的著名情报机构“摩萨德”,从那时起也就有了合作关系。以 色列实权人物阿隆和达扬也相继秘密访问了印度。在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被刺后,印度 RAW 于 1984 年底派遣一批特工到以色列接受保 卫国家领导人的特殊训练。同时,印方还邀请以方一名高级安全专家前往印度传经送宝 。冷战结束后,在印度外交的大格局上,以色列的“作用”凸显出来。1992 年 1 月,拉奥 总理决定立即建立印以大使级外交关系。冷战后,情况发生了巨变。首先,印度依靠的对象苏联不存在了,所以印度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外交,并重新确 定

6、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此时,印度的对外战略也进入了必须调整的时期。印度想确立自 己在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想在印度洋和世界事务中大有作为。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使 印度领导人信心备增,他们认为印度有资格和有能力在世界事务中扮演“有声有色”的 角色。此际,在印度外交的大格局上,以色列的“作用”凸显出来。首先,两国不存在地缘 政治的矛盾和冲突;其次,以色列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美国不给的东西有可能从以色列 得到;再次,以色列的军事和情报能力强,可弥补印度这方面的欠缺,它可及时向印度 提供巴基斯坦等的核情报。另外,以色列的军工产业水平高并且发达,可满 足印度对一流武器装备的需求;两国在反对和打击“伊斯兰教极端势力

7、和恐怖主义分子 ”方面有着共同的感受和语言,可以联合起来。于是,在 1992 年 1 月份,当时的印度总理拉奥决定立即建立印以大使级外交关系。正常化 12 年:以色列有成为印度头号军火供应国之势由于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卡吉尔冲突中表现欠佳,暴露了印度的大国雄心与实际 能力间的巨大差异。鉴于此,印度领导人大幅度提高军费,19961997 年财政年度的军 费为68.6 亿美元,20002001 年财政年度跃升为 136.2 亿美元,比上一个财政年度增加 了 28%,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军方还要求将军费占 GDP 比例由 2.8%升至 3%。于是,印度和以色列的军事合作得以迅猛发展。以色列尽力帮

8、助印度建设海军,它主 要负责给印度舰船重装电子控制系统以及加装反舰的“巴拉克”式导弹,这种既可以用 于海战又可以用于陆战的以制导弹很受印度人欢迎。根据克什米尔地区作战特点,以色列向印度推荐在以黎(巴嫩)边界战斗中发挥了巨大 作用的无人驾驶飞机。以色列人说,高山林立、道路崎岖的克什米尔正用得上这种飞机 。随后人们就在克什米尔看见了印军使用这种以制无人飞机。此外,以色列还向印度出 售了 5200万美元的步兵和炮兵使用的热寻异仪,还改进了印军的 220250 门 46 毫米火炮 。为保证让印军在类似卡吉尔冲突的战斗中占上风,以色列还向印军提供了范围可达 4. 5 公里的边境监视摄像系统。2002 年

9、,世界三大火炮制造商以色列的“索尔塔姆”公司、南非的“德内尔”公 司和瑞典的“博福斯”公司,齐聚印度西部的博格伦兰沙漠,竞争一个价值为 15 亿美元 的合同。同一年,印度购买了以色列最先进的雷达“绿松”,它是以方著名的“箭 ”式反导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价值 2.5 亿美元。无人飞机和防空气球是作为“绿松” 式雷达的附件出售的。此外,以色列向印度提供了三套“费尔康”式早期预警系统,价值 12.9 亿美元,此举 在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因是该系统十分先进,整个系统安装在俄制伊尔-76 机 上,其性能相当于美国同类产品,可在 800 公里之外搜索和打击 60 个目标。2002 年 7 月底,美国

10、说它正考虑是否同意以色列向印度出售有大量高科技含量的“箭” 反导系统,售价为 25 亿美元。此事再次惊动了世界,因为“箭”系统更先进,是世 界上惟一已投入使用的反导系统,据说其性能比让美国人骄傲的“爱国者”导弹还优越 。“箭”系统不仅可击落来袭导弹,而且可将 500 公斤载荷发射 300 公里,向邻国发射 核导弹是没有问题的。美国为与以色列联合研制此系统付了巨资,没它同意,以色列不 能外销此系统。其实,美国人更担心印以可能进行了核合作。美国对核扩散很敏感,反对印巴拥有核 武器,美国一直怀疑以色列帮印度研制出了核武器。理由是:第一,印度在核领域的领 衔人物是卡拉姆博士,他以前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

11、组织的首脑,也是国防部长的科技 顾问,卡拉姆早在 1977 年就访问过以色列,此后更是在严格保密情况下频繁访以。1988 年印度试验了核武器。第二,印度正在研制射程为 5000 公里的“烈火”型导弹,这种 导弹不装核弹头是没有意义的,而以色列人教印度人搞出小型核弹头和导弹的可能性很 大。近年来以色列销往印度的军火平均每年达 8 亿美元,2002 年剧增到 25 亿多美元。人们预 料,以色列将顶替俄罗斯成为印度头号军火供应国,今后它们的军火交易额还会更大。印以合作的高峰,是 2003 年 9 月 8 日以色列总理沙龙率领一个 150 人的庞大代表团访问了 印度。这是以色列总理首次访问印度,重头戏

12、是军火贸易,沙龙带去的 150 人大都是以 色列的军火大亨。果然,以色列放言它能提供:七艘战舰上的电子产品,价值 1.05 亿美 元;三架“费尔康”式机载预警机,开价 12.9 亿美元;三套“箭”式反导系统,索价 25 亿美元;10 套“巴拉克”式反导系统;1.42 亿美元的无人驾驶飞机,一部分已用于印 巴边界;0.3 亿美元的 3400 支以制 Tavor 突击步枪和 300 支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可帮印 度训练一支3000 人的反恐特种部队。正常化时期,令“新朋友”尴尬的事仍时常发生当然,印度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独立,绝不让任何事情危及它的政治独立。印度 现在与以色列友好,并不意味它与阿

13、拉伯世界疏远,因为它确信自己的利益仍在阿拉伯 世界。前一阶段,以色列对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采取了粗暴措施,印度表示了极大 不满。令以色列和美国十分尴尬的是,在 2000 年 6 月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和外长辛格 访问以色列期间,他们居然去看望了巴勒斯坦“老朋友”。印度对美国也不是没有看法。首先,它对美国阻止以色列卖给印度“箭”系统十分不 满,每次与美方会谈总要提这个问题。其次,它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与美国保持一致 。比如,它在制止斯里兰卡内战、向伊拉克派维和部队等方面与美国意见不一。印政府 至今拒绝向伊拉克派维和部队,印度外长说:“如果联合国明确授权,印度会考虑向伊 拉克派兵的。”第三,印度希望自己成为美国在南亚的惟一盟友,却不料美国仍把印度 宿敌巴基斯坦视为盟友。第四,印度不愿充当美国对付中国的马前卒。因为,印度不想 在后冷战时期与中国作对。现在各国都在大抓经济,印度也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况且与 中国作对,与目前的中印友好潮流也不合拍。浙江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