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模拟3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338274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模拟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上语文模拟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上语文模拟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上语文模拟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上语文模拟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模拟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模拟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八年级语文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 100 分,其中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一(2323 分)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 分) (1)浮云游子意, 。 (李白送友人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3) ,林空鹿饮溪。 (梅尧臣鲁山山行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苏轼浣溪沙 )(5)僵卧孤村不自哀,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7)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8)白头吊古风霜里,

2、 。 (陈与义登岳阳楼 )(9)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匀称(chn)镂空(lu)重峦叠嶂(lun) B绮丽(q)追溯(sh)销声匿迹(n) C殷红(yn)翩然(pin)惟妙惟肖(xio) D归咎(ji)孕育(yn)气息奄奄(yn)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帷幕斑澜再劫难逃 B驻足褶皱别出新裁 C胚胎繁衍独具匠心 D体憩伧俗因地治宜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师出了上联“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 ,他立马对出了巧妙绝伦的下联“春和坊, 卖夏布,秋收冬藏”

3、 。 B我的同桌在每次考试之前总是信誓旦旦,但考试结束后,却又不得不哀叹自己又一次 日薄西山了。 C他以冷酷示人,我一直认为他对别人的苦恼相当无动于衷,却没想到他从没停止暗中 帮助别人。第 2 页 共 6 页D书画家陈庆樵潜心钻研,创作了一幅富春山居全图 ,特别是原图中被火烧毁的部分 再现图中,可谓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初二初二年级开展年级开展“说不尽的桥说不尽的桥”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谈桥论名谈桥论名】 5其他小组的同学畅谈了南京一些古桥名称的由来,他们得出了以下的规律: 板桥、四板桥之类的桥名说明桥的材料与木板有关。 文德桥、武

4、定桥等桥名体现了封建时代对文治武功的追求。 管家桥、丁家桥等桥名说明了这些桥与地名或造桥者的关系。 桥梁的名称多种多样,深入探究,你会觉得它们很有趣。请你探究以下三组桥的桥名由来。 (3 分) 老虎桥、狮子桥、仙鹤桥等是以 命名的。 莲花桥、豆菜桥、瓜圃桥等是以 命名的。 迈皋桥(卖糕桥)、糖坊桥等是以 命名的。 【关注新桥关注新桥】 6近些年南京的桥梁事业突飞猛进,比如下面新闻中介绍的夹江步行桥。请你给这段新闻拟 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 。 (2 分)在昨日的南京市委全委会分组讨论会上,南京重大路桥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武焕 陵透露,连接青奥公园和江心洲的夹江步行桥工程有望年底前开工

5、建设。 据介绍,这一项目预计投资 5 亿元,桥宽 10 米,桥梁净空高度与纬七路夹江大桥一 致,为 12 米。步行桥位置位于青奥轴线南侧,设计功能为步行,不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 车的通行。这一桥梁的初步设计方案已经通过审查,有望年内开工建设。 【桥意新解桥意新解】 7请你仿照画线句,根据你所读过的名著,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2 分) 读书多了,你会发现好书也是一座座桥,它能引领着你走进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心灵。 比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你理解了保尔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读 ,你 。 二(二(4444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8 81212 题

6、。题。 (1616 分)分) 【古诗阅读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3 分)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4 分) 诉衷情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释】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天山:这里代指西北边境前线。 沧洲:这里指陆游退隐所住的镜湖之滨。 .词中“ , ” ,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 戍轮台”所表达的情感一致。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第 3 页 共 6 页A上片前两句是对作者当年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追忆。 B

7、上片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尘暗旧貂裘”意思是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 封,表明作者早已对国事漠不关心了。 C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 情。 D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 “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 团不满的情绪。 “【古文阅读古文阅读】 【甲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乙】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

8、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 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 (选自陆游东坡食汤饼 ) 注释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下面的“九三郎”是苏轼对苏辙的称呼。南迁相 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鬻:卖。汤饼:面条。恶(c):通“粗” 。饮湿:饮酒而已,不管它的味道。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月色入户 (2)念无与为乐者 (3)徐谓黄门曰 (4)秦少游闻之 10下面句中加点的“之”与“共买食之”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9、 ) (3 分)A东坡已尽之矣B秦少游闻之 C天下之伟观也D使之冲烟而飞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12甲文中的苏轼遭遇贬谪困境,却能自我排解;乙文中的苏轼面对粗酒素面却能“大笑而 起” 。两文表现出苏轼相同的人生态度是 。 (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31717 题。题。 (1414 分)分) 人造龙卷风人造龙卷风 上海青浦有位轮船驾驶员,一次正在驾驶室当班时遭到龙卷风的突然袭击,他打开驾第 4 页 共 6 页驶室舱门一看,发现驾驶室已脱离船体,被搬到离河很远的岸上,

10、而他却安然无恙。1970 年 5 月 27 日湖南澧县刮起了龙卷风,澧水江心卷起一个 30 多米高,几十平方米大的水柱,在 短短的时间内河底也露了出来。龙卷风确实力大无穷,一座长达 75 米的铁路桥梁,可以像玩 具一样被龙卷风从桥墩上拔起来,扭曲了,然后抛入水中。龙卷风的袭击,可以使河里的船 腾空而起,成为“空中飞船” ;可以使地上的人“上天邀游” ,成为“空中飞人” 。 龙卷风独特的外貌、奇异的构造、短促的寿命、巨大的速度,历来令人费解、耐人寻 味。 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人们已经弄清楚,龙卷风是产生在雷雨云中的一种急速旋转的 空气旋涡。当它从云底伸下来时,好像一只巨大的漏斗,有时悬挂在云下,

11、忽伸忽缩;有时 则拉长像大象鼻子一样触到地面。 从一些被龙卷风破坏的现场可以推知,龙卷风的直径在几米到几百米之间,最大可达 1 千米。它来去匆匆,寿命不长,短的几分钟,长的也不过一刻钟到半小时。 龙卷风直径虽小,寿命虽短,可是风速却大得无法用风速仪直接测定,因为即使是最 坚固的仪器,一旦碰上龙卷风,也会粉身碎骨。人们不得不用间接的办法,如从被它破坏后 的现场中去估算它的最大风速。据估计,这速度可达每秒 100200 米,甚至将要赶上声音的 速度了。如此巨大的速度,怪不得在龙卷风的驱动下,一根松树棍可以击穿 1 厘米厚的钢板; 一片三叶草能深深地嵌入泥墙。 龙卷风的中心气压很低,只有 40 千帕

12、,有时甚至只有 20 千帕,与一个标准大气压 101.3 千帕相差很大。据科学家计算,龙卷风气压差产生的功率可与 10 座巨大电站相当。 龙卷风是怎样形成并加强的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定论。 但这种自然现象是可以模仿和利用的。 人们注意到,当漏斗状旋涡直径达 200 米时,旋转气流的功率可达 3 万兆瓦。因此一 些科学家设想是否能用人造龙卷风发电。 于是,有科学家研制了龙卷风模型来发电。他们在一个塔形建筑的四周用条板间隔成 方格形小窗,朝风的小窗洞开,背风的小窗则关闭,风吹进塔后开始旋转,形成小龙卷风。 在塔底装有螺旋形的转叶轮,当人造小龙卷风将下方空气吸入塔内时,叶轮

13、转动,推动发电 机发电。 还有科学家研究用太阳能制造龙卷风发电。建造一座面积很大的透明圆形大棚,棚顶 是塑料膜,从棚的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与中心烟筒状塔相连。当棚内空气被太阳加热后, 流向筒状高塔,气流迅速带动塔中叶轮而发电,每小时发电功率可达 70 万100 万千瓦。在许多新设计中,旋风型风力涡轮是很有前途的。在这种设计中,风吹入直立的圆筒, 在它的内部旋转,形成旋涡,旋涡中心呈真空状态,从而迫使大量高速运动的风不断地吹过 叶片,使叶片快速转动而发出电来。在海洋上空,由于太阳的照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上下流动的风。科学 家设计了一种巨大的筒状物并让它飘浮在海洋上空,然后用人工方式引

14、导气流在筒内上升下 降,从而驱动涡轮机进行风力发电。 这些,都是利用人造龙卷风发电的新思路。 13根据文中内容,结尾段中加点的“这些”指的是: 、 、 、筒状 物风力发电。(3 分) 14文章通过两个故事开头有哪些作用?(3 分)第 5 页 共 6 页15第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6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据科学家计算”? (2 分)17下面的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段写龙卷风的特点,第段是总写,段是分写,这样安排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 B第段中的“估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为龙卷风风速大得无法用风速仪 直接测量计算,人们只能从被它破

15、坏后的现场中去估计、推算。 C本文对龙卷风形成的原因一笔带过,因为说明重点在龙卷风的特点以及模仿与利用龙 卷风,这样写显得详略得当。 D科学家已经初步发现了龙卷风形成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人类才有可能利用人造龙卷风 发电。 (四)阅读下面小说,回答问题。 (14 分) 那年冬天好大雪那年冬天好大雪 (1)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把粗糙的北风吹得没完没了。 (2)我们裹着棉衣或棉被在刚盖好的大楼里抽烟、打扑克。我们在等着工头回来发工钱。 出来半年了,我们才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工头说他也没拿到钱,要找开发商去要。他开着 轿车出去了几天了,眼下风还没有把他给吹回来。我们只管等,这种情况见多了,除了等我 们想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