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33822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爱情加速复杂而短暂 我们还敢爱吗?我们还敢爱吗?“我爱你。 ” “滚。 ”一出最短的悲剧。过去它的发生多半因为没有感觉,而现在也可能是因为没有钱。15 年前,爱情常在道德感和社会眼光里挣扎,但还没跟 GDP挂钩。而在今天,不先谈妥车和房,谁又来跟你谈情呢?物质是基础,人人都这样讲,仿佛爱情一定要在送过玫瑰、吃过大餐、游过车河、查过房产证之后才能发生。所谓的般配,不过是一种资源交换美貌可以换来优渥生活,这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逻辑。关于爱情,人们要说的话、做的事越来越多,信心和安全感却越来越少。七夕节卖出平时 n 倍的鲜花、钻戒、爱情婚姻保险。 “微情书”得到热烈响应,人们急于在博

2、客或者社交网站上公布自己的爱情细节,表决心,仿佛得到祝福比得到幸福更重要似的。与此同时,爱情也在加速度不断地失落。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第一季度,中国共有 46.5 万对夫妻离婚。每天,平均有 5000 多对昔日的爱人分道扬镳。有人为 90 后的爱情忧心忡忡。北京抽样调查过 70 所中学的5000 多名初二学生,其中 65%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来自“问题家庭” ,父母的不和与分离,如同笼罩在孩子人生路上的雾霭。他们得到的关心和抚养也许半分都不少,但却不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模式”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无法问这些孩子:还敢爱吗?因为他们会反问你:什么是爱?爱情的前提、过程和结局越来越

3、复杂,有时甚至要核算成本和收益,这是那些泣血歌颂爱情的诗人没有想到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 ” ,这古典主义的爱情体验在今天的中国还能得到响应吗?6000多级“爱情天梯” ,50 多年的遁入深山的姐弟恋。这现实主义的爱情故事在今天的中国还会再发生吗?不管你敢不敢、想不想,生命中总会出现那种时刻,命定的时刻,谁也无法逃脱,此时你感受到爱情。88 岁的日本电影大师铃木清顺再婚了,妻子只有 40 岁。他身体不好,常年坐在轮椅上, “一个人生活非常危险” 。这种婚姻模式在中国常被认为是年轻女人贪图钱财所为,却没有人想过,即使是年老体衰者,渴望爱的心一点也不会衰竭。

4、所以哪怕像海夫纳那样丢脸,哪怕冒着人财两失的风险,他们也愿意再试一次。爱情不是谁给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热情和驱动力。略萨说:“爱可以丰富一个人的人生,爱是非常私人化的,虽然爱情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你很难对爱有准确的描述,简而言之,爱最好是去体验,而不是被描述。 ”既然如此,有什么不敢爱的。$FDPageBreak李银河:离婚率高是因为人们更重视感情了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没错的。至今,人们依旧觉得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爱,中国古代崔莺莺式的或者红拂夜奔式的爱情很浪漫,让人心潮澎湃,但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总说“不相信爱情了” ,一边羡慕纯爱,一边不敢去爱,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变化得太快。仅仅十多年,

5、中国就从普遍贫穷过渡到贫富分化,人们突然意识到婚姻成了一种新型的致富手段,经济因素在爱情和婚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女性而言就有了嫁给爱情还是嫁给金钱的选择,在过去这是不必思考的,因为大家都一样。都一样的结果就是,大家嫁的男人也都差不多,结婚的双方年龄和收入差距都很小。而今天,你会发现各种奇妙的组合都出现了, “小三”和“剩女”同时在猛烈增长。社会变迁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贞操观的逐步改变。在 1997 年刑法删除“流氓罪”之前,与合法婚姻外的异性发生性行为,被视为是犯罪。而现在,60%以上的年轻人有过婚前性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当然,与西方个人本位主义相比,中国人看待性与婚姻的

6、关系仍然相对传统,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判断是:想与异性亲密就只能结婚,组建家庭。而这一观念的影响力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够消失的。因此,2008 年浙江大学还开展了守贞教育,很多医院开设有“处女膜修复”手术,这种手术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从生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中国人多数还是会选择婚姻,而非单身却拥有性伙伴。中国的离婚率连续 7 年增长,越是发达地区离婚率越高。我认为,这正是人们日益重视感情的缘故。越是因为轰轰烈烈的爱而结婚的,越容易离婚。毕竟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经济因素是回避不了的,而激情显然持续不了太久。当然,另一种说法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国人婚前太不浪漫,婚后太浪漫。很多人第一次谈恋爱,谈

7、完就结婚了,婚后才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在乎的是什么,诱惑也就来了。因为离婚率高就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完全没必要;离婚率高反向也证明了离婚的成本正在降低。年轻人就应该趁年轻多谈恋爱,大胆去爱,但是对婚姻还是要慎重, “闪婚” 、 “裸婚”不见得适合多数人。$FDPageBreak黄菡:不管敢不敢爱,就得爱就像食品安全问题,整天听说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可到头来我们还得吃。我认为,情感也一样,不管敢不敢,我们就得爱。爱是什么?一说就错。如果非要下个定义,可能就是人们对自己跟他人现在已经不能说跟异性了关系的一种特定的表达。既然是特定的表达,就免不了一些程式化的元素,它总会涉及到是牺牲奉献还是占有索取

8、,是排他专一还是包容多元,是真诚还是背叛,但是当体会这种关系时,人们的态度确实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比方说,你是更强调责任感,还是更强调个人满足;在表达这种关系的时候,你是更倾向于对社会特定的价值规范顺从,还是反叛。过去,人们说“受到大家祝福和认可的感情更容易幸福” ,现在我们会觉得更多地遵从自己的感受,哪怕不被别人看好,反而更有满足感。过去,离婚的代价,尤其是社会舆论成本很大,有些人远离婚姻就是为了保证自由。现在,婚姻的神圣感正在消退,人们都明白“白头偕老” 、 “一生一世” 、 “不离不弃” ,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就像过年说的吉祥话,并不是一种束缚,所以,人们变得更敢于要爱情,要婚姻,因

9、为一旦得不到预想的情感诉求,完全可以离婚。当下的人们对于性、爱情和婚姻,已经能够分得很开了。正如,当配偶出轨时,有人会追问是“精神出轨”还是“身体出轨”?男女之间的关系也不再只有结婚抑或不结婚两种,已经发展出了 n 种情感。虽然不能说这 n 种情感都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但既然存在,肯定还是有一定原因和意义的。至于“动什么别动感情” 、 “谁认真谁就输了” 、 “再不相信爱情了”这些说法,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迸发出真正的爱情,爱情本就不是一个可以控制的东西。与其说人们对待爱情更小心翼翼了,不如说真正的爱情更稀缺了,尤其是经典的爱情。让你犹豫的、被抑制住的,往往不是两个人到底谁更爱你,而是谁的

10、学历高点,谁的薪水高点。总有人说在感情或者婚姻中得不到安全感,因而不敢全情投入,以致分手、离婚,其实缺乏安全感是因为对对方或者对婚姻有着不切实际的想法,赋予了对方太高的要求,一心想用婚姻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事实上,不可能有完美的婚姻,婚姻能够且只能够解决单身生活的部分问题,也会带来一些单身生活本没有的新问题。刚加入非诚勿扰的时候,我对这个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制作都不了解,一度认为上节目的年轻人所表现出来的“快餐式”的择偶标准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真实的想法,大家喜欢的人都是一个模子塑造出来的,而这个模子就是大众媒体传递的主流价值观、成功观,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真实的生活中还是每个人所喜欢的不太一样,该爱还是得爱。本文出自: 美丽秀 http:/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