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335366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内容概要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内容概要1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一、一、规划期限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 2011 年2030 年,其中:近期:2011 年2015 年;中期:2016 年2020年;远期:2021 年2030 年;远景:2030 年以后。二、二、规划地域层次规划地域层次本规划分为嘉鱼县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嘉鱼县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一)县域层次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县域层次为嘉鱼县的行政辖区,面积 1019 平方公里,简称县域。(二)城市规划区层次规划区指为有效控制中心城区土地开发,保护环境而设立的城市规划区,简称规划区。(二)中心城区层次

2、中心城区指嘉鱼县城市规划区内连片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27.8 平方公里。三、三、规划区规划区范围范围嘉鱼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鱼岳镇全域、新街镇、官桥镇和高铁岭镇等部分区域,边界嘉鱼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鱼岳镇全域、新街镇、官桥镇和高铁岭镇等部分区域,边界范围北至长江;西至蜜泉湖西岸;南至规划武深高速;东至西凉湖、规划武汉城市圈外环高范围北至长江;西至蜜泉湖西岸;南至规划武深高速;东至西凉湖、规划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总面积约速,总面积约 290290 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第二章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四、四、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近期 2015 年,县域人口为 4

3、0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18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45%;中期 2020 年,县域人口为 4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26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60%;远期 2030 年,县域人口为 4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36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75%。五、五、城乡等级结构城乡等级结构近期采用“中心城区新市镇中心村一般村”的一般城乡体系模式,远期逐步过渡到“中心城区新市镇农村新社区”的新型城乡体系模式。规划区范围内的中心格局为一城(原鱼岳镇)和咸嘉新城,以及个别特殊服务职能的农村新型社区;县域其他城镇(官桥、新街、簰洲湾畈湖、陆溪镇和高铁岭舒桥)结合乡镇地域特征建设新市镇,其余农村地区保留特色资源的

4、村庄居民点若干。2六、六、城乡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规划 2015 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 18 万人,城镇化水平 45,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 14 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 4 万人;2020 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 26 万人,城镇化水平 60,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 20 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 6 万人;2030 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 36 万人,城镇化水平 75%,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 26 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 10 万人。七、七、城镇职能结构城镇职能结构根据各级城镇的现状基础及发展特色,规划将县域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服务型三种基本类型。嘉鱼中心城区:综合型,定位为嘉鱼县政治、经济、文化

5、中心,综合服务基地。咸嘉新城:综合型,定位为集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宜居以及休闲旅游四大主体功能为一体的“临港创新区、滨湖生态城” 。官桥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发展工业、市场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新街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发展市场物流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陆溪新市镇:旅游服务型,定位为文化旅游产业组团。高铁岭舒桥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工矿、市场、物流组团。簰洲湾畈湖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化工及汽配产业组团。八、八、城镇空间结构城镇空间结构根据“中心带动,廊带贯穿”的发展策略,县域形成“两心、两轴、五点”的城镇空间结构。(1)两心分别为嘉鱼城区和咸嘉新城,其中嘉鱼城区在原鱼岳镇镇区基础上向

6、东向南扩展,连结官桥镇和新街镇,形成宜居宜业的综合型城区;咸嘉新城在渡普镇发展基础上,利用其独特的临港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对接咸宁市,形成武汉新港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滨湖生态宜居新城。(2)两轴分别为沿武深高速发展轴和沿长江发展轴。武深高速发展轴是嘉鱼对接武汉的产业大平台,充分利用原有的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优势,重点发展市场物流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沿江发展轴将重点发展临港产业,重点发展潘家湾港区和石矶头港区:潘家湾港区配置港口物流和延伸的临港产业,包括造船、修船、水产品加工和原料加工等;石矶头港区将发展运量较大的产业(矿物加工、重型构件加工等) ,实现产运“一条龙” ,形成重型化产业集群

7、。3(3)五点指以发展旅游和新型工业为主的官桥镇、发展市场物流为主的新街镇、以发展旅游及配套服务产业为主的陆溪镇、以制造业、工矿加工及市场物流产业为主的高铁岭舒桥市场物流组团、包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簰洲湾镇和畈湖地区的化工汽配产业园的簰洲湾畈湖化工汽配产业组团。九、九、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控制至规划期末至规划期末 20302030 年,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年,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 107107 平方米以内,城镇人均城市平方米以内,城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建设用地控制在 110110 平方米以内,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米以内,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30130

8、 平方米以内。平方米以内。十、十、新市镇控制新市镇控制县域内规划五个新市镇,其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分别为:官桥新市镇:为以发展工业、市场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官桥镇应该突出特色旅游(官桥八组、田野集团)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管材和钢构研发、生产与销售,生物医药的研发与制造;以及水上运动和环湖娱乐中心等。新街新市镇:以发展市场物流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新街镇主要打造现代陆路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企业集聚地,并且配置同物流产业相关的各个行业,同时也要成为与港口物流对接主要口子。陆溪新市镇:为文化旅游产业组团。城镇建设着力于进一步完善陆溪古镇区建设,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旅游经济

9、。高铁岭舒桥新市镇:为工矿、市场、物流组团。高铁岭镇配置一般的制造业和矿产及加工产业,同时通过矿产和工业废气物的利用,培育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在舒桥建立专业商品市场(建材、家具、灯饰、布艺等)和为商品市场服务的综合服务区,形成物流市场组团。簰洲湾畈湖新市镇:为化工及汽配产业组团。簰洲湾镇规划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包括设施农业、种源农业、无公害农业等,并且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农业同其他产业更好地结合,成为高效化农业;在畈湖配置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化工工业和对接通用汽车大项目投资,建立汽车配件生产和供应中心。十一、十一、 县域产业选择县域产业选择规划嘉鱼县域主导产业形成“2+4+4+4”的发展模式。第

10、一产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着重发展蔬菜瓜果与淡水鱼养殖两大基地型产业。4第二产业:以新型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四大引擎型产业:化工、精品管材、汽车零配件生产和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木材深加工和纺织服饰的研发生产。第三产业:着重发展四大平台型产业:港口航运、物流集散、市场及商务商贸、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导向性产业: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影视创意、休闲度假地产。十二、十二、 县域产业县域产业布局结构布局结构规划嘉鱼县域城乡产业为两横、两纵的“开”字型结构。第一横轴:沿武赤线产业发展轴,从高铁岭镇县城(鱼岳镇)新街镇潘家湾镇通向武汉 。第二横轴:沿武深高速产业发展轴,从官桥镇沿武深高速渡普镇通往

11、武汉 。第一纵轴:沿咸合线(S329)产业发展轴,从潘家湾镇渡普镇通向咸宁市。第二纵轴:沿嘉泉线(京珠连接线)产业发展轴,从县城+鱼岳镇官桥镇通往赤壁市十三、十三、 主导产业布局主导产业布局主导产业的布局指向 “一城、四个产业集群和若干产业组团” 。(1)一城指县城(鱼岳镇):主要配置和发展商品流通业(建设板材与家具交易市场,纺织与服饰交易中心等) ,形成县域内的商贸中心;沿工业走廊着重打造纺织服饰和轻工业产业群;利用三湖连江水库重点发展集休闲养生度假和娱乐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业和相应的休闲度假地产;借助行政功能建立产业发展研发、教育和服务中心。(2)官桥镇特色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色旅游(

12、官桥八组、田野集团)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管材和钢构研发、生产与销售,生物医药的研发与制造;水上运动和环湖娱乐中心等。在舒桥村构建“道口经济”载体,发挥市场+物流的功能。(3)新街镇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打造现代陆路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企业集聚地,配置同物流产业相关的各个行业,成为与港口物流对接主要口子。(4)潘家湾镇港口物流、化工、汽配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集群,将配置四大产业:重点发展潘家湾港区和石矶头港区。潘家湾港区配置港口物流和延伸的临港产业,包括造船、修船、水产品加工和原料加工等;靠近武汉的畈湖区域配置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化工工业和对接通用汽车大项目投资,建立汽车配件生产和供应中心。畈湖化工

13、、汽5配产业园区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约 10 平方公里,规划期内可适行开发建设 2-3 平方公里;在港区周边配置产供销一体化的蔬菜瓜果淡水鱼禽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中心,建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5)高铁临江工业园围绕石矶头和桃花村重点建设专业航运码头和港区,创造条件将高铁岭镇的水泥生产移到石矶头港区周边,实现产运“一条龙” ,并且发展运量较大的产业(矿物加工、重型构件加工等) ,形成重型化产业集群。高铁临江工业园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约10 平方公里,规划期内可适行开发建设 1-2 平方公里。(6)渡普镇主要以第一产业和 1.5 产业为主,将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包括设施农业、种源农业、无

14、公害农业等,并且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农业同其他产业更好地结合,成为高效化农业。(7)高铁岭镇应该配置一般的制造业和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同时通过矿产和工业废气物的利用,培育发展绿色建材产业。(8)在舒桥互通建立专业商品市场(建材、家具、灯饰、布艺等)和为商品市场服务的综合服务区,形成市场组团。十四、十四、 县域旅游发展定位及目标县域旅游发展定位及目标依托嘉鱼县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结合目前旅游业发展阶段与程度,坚持区域协调,互惠共利的发展原则,将嘉鱼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具吸引力的田园山水旅游目的地城市。在中心城区依托最优的旅游资源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并实现最具活力的休闲湖泊康疗温泉目的地、最具特色的乡村

15、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最有底蕴的武汉城市圈文化旅游样板区的具体目标。十五、十五、 县域旅游市场定位县域旅游市场定位嘉鱼县旅游市场基本分为三级,一级市场是武汉城市圈的高端市场,也是嘉鱼最为核心的市场;二级市场是华中地区武汉城市圈之外嘉鱼的周边城市;三级市场是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十六、十六、 县域旅游空间布局县域旅游空间布局(一)嘉鱼县域的旅游发展坚持以生态优先,功能划分与资源特性相匹配,形成“一心一轴三点四片”的空间结构。(1) “一心”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嘉鱼县城成熟的配套,建构旅游体系的支撑核心;(2) “一轴”为嘉鱼百里蔬菜生态长廊景观轴,在嘉鱼县武赤公路沿线打造以旅游交通为主导,辅自然

16、观光、农业观光、新农村建设 示范点为补充的旅游发展轴;6(3) “三点”分别为团洲国家级湿地公园、官桥八组国家工农业示范点、珍湖国家混业生态示范点;(4) “四片”为三湖连江温泉度假区、陆溪三国文化旅游区、仙人洞生态观光旅游区、簲洲湾红色文化旅游区。(二)在规划区依托嘉鱼的最优资源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并形成“一带三点四片区+字形线路骨架”的空间结构。(1) “一带”为湿地景观带,濒临长江;(2) “三点”为位于老城区的商业商务基地、位于新城区的公共服务基地、三湖连江南侧的旅游集散基地;(3) “四片区”分别为环湖运动康体区、温泉养生度假区、新市镇度假区、生态农业体验区。(4) “ 字形线路骨架”即为滨江旅游线路+环湖路+嘉泉线。十七、十七、 县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县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转变被动观光式旅游模式为主动参与式旅游模式;转换单一同质模式为多样错位模式;发挥空间优势,实现区域联动,转化单点孤立模式为多点联动模式;利用资源优势,大力进行资源整合,打造专题旅游,改变旅游产品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