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335359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建筑物内部防雷保护设计0浅谈建筑物内部防雷保护设计摘要:在感应雷的防护当中,电涌保护器能根据各种线路中出现的 过电压、过电流及时做出反应,泄放线路的过电流。在建筑物内根 据不同的防雷区设置不同的电涌保护器,可以有效遏止直击雷和感 应雷入侵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从而达到保护电气设备的目的。 关键词:防雷区;电涌保护器;直击雷;雷电感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部各种电 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建 筑物内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我国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 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建筑物的 防雷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浅谈建

2、筑物内部防雷保护设计1一、 防雷区域的划分直击雷和感应雷是雷电侵人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2种形式。直击 雷是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经过电气设备人地的雷击过电流;感应雷是 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 形成的雷击。根据文献【2】的规定,建筑物的防雷区划分为LPZOA, LPZOB, LPZ1, LPZn + 1等区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分 区,是为了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等电 位联结点的位置,从而决定位于该区域的电子设备采用何种电涌保 护器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实现与共同接地体等电位联结。建筑物直击雷的保护区域为LPZOA区,其保护设计,由避雷网

3、(带),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的框架柱内钢筋作 为引下线,基础的钢筋网等构成1个整体,形成电气通路,将强大的 雷电流引人大地。建筑物感应雷的保护区域为LPZOB,LPZl,UZn十1区,即不可能 直接遭受雷击区域;感应雷是由遭受雷击电磁脉冲感应或静电感应而 产生的,形成感应雷电压的机率很高,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尤 其低压电子设备威胁巨大,所以建筑物内部设备防雷保护重点是防 止感应雷人侵3。由感应雷产生的雷电过电压过电流主要有以下3 个途径:a.由供电电源线路人侵。高压电力线路遭直击雷击后,经变压 器藕合到各低压380 V/220 V线路传送到建筑物内各低压电气设备; 另外低压线

4、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雷过电压。据测,低压线 路上感应雷的雷过电压平均可达10 kV,完全可以击坏各种电器设备 尤其是电子信息设备。b.由建筑物内计算机通信等信息线路人侵。可3种情况:地面 突出物遭直击雷打击时,强雷电压击穿邻近的土壤,雷电流直接人 侵到电缆外皮并击穿外皮,使高压人侵线路。雷云对地面放电 时,在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与线路相连的电气设 备,通过设备连线侵人通信线路。这种人侵沿通信线路传播,涉及 面广,危害范围大。若通过1条多芯电缆连接不同建筑物防雷保护 设计浅谈来源的导线或多条电缆平行铺设时,当某一电缆被雷电击 中,会在相邻的导线感应出过电压,击坏低压电子设备。c

5、.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人侵。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经过 引下线和接地体泄人大地,在接地体附近形成放射型的电位分布, 若有连接电子设备和其它接地体靠近,即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人 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建筑物防直击雷的避雷引人了强大的雷电流 通过引下线人地,在附近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浅谈建筑物内部防雷保护设计2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因此建筑物避雷 系统不但不能保护计算机,反而引人了雷电。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 备的集成电路芯片耐压能力很弱,通常在100 V以下,因此必须建立 多层次的计算机防雷系统,层层保护,确保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网 络系统的安全。 由此可见,对建

6、筑物内各电气设备进行防感应雷保护设计是必 不可少的1项内容,设计的合理与否,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二、 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分类设置目前,在感应雷的防护中,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已日趋频繁,它 能根据各种线路中出现的过电压、过电流及时作出反应,泄放线路 的过电流,从而达到保护电气设备的目的。根据文献2第6.4.4条规定: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 们的雷电流,并应符合2条附加要求:通过电涌时的最大钳压,有能 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电涌保护器的最大钳压加上 其两端的感应电压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 电涌电压协调一致。 根据文献【2】附录六规定各类防雷

7、建筑物的雷击电流值进行电 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的选择;2.1一类防雷建筑物a.其首次雷击电流幅值为200 kA,二次雷击电流幅值为 50 kA,全部雷电流i的50%按流入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计,另50% 按1 /3分配于线缆计;首次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分流 值为(200 X 50 % /3) /3=11.11 kA;后续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 缆雷电流分流值为(50 X 50%/3)/3=2.78 kA。如果进线电缆已经进 行屏蔽处理,其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的分流值将减低到原来的30%, 即11. 11 X30%=3.3 kA及2.78X30%=0.8 kA。而在电涌保护器承

8、受 10/350 us的雷电波能量相当于8/20us的雷电波能量的5-8倍,所以 选择能承受8/20us波形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为11.11X8=88. 9 kA,即设计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100 kA,以 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100型。文献【2】第6.4.7条规定,该 级电涌保护器应在总配电间处安装,即在LPZOA, LP-ZOB与LPZ1区的 交界处安装。 b.文献【2】第 6.4.8、第6.4.9条规定,在分配电箱处,即在浅谈建筑物内部防雷保护设计3LPZl与LPZ2区的交界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其额定放电电流不宜5 kA(8/20 acs),故此处应选用电

9、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40 kA,额定放电电流为10 kA,以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40型。2.2二类防雷建筑物 a.其首次雷击电流幅值为150 kA;二次雷击电流幅值为37. 5 kA。全部雷电流i的50%按流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计,另外 50%按1 /3分配于线缆计。首次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 分流值为(150 X500x/3)/3=8. 33 kA;后续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 线缆雷电流分流值为(37.5 X 50 % /3 )/3=2.08kA。如果进线电缆 已经进行屏蔽处理,其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的分流值将减低到原来 的30%,即8.33x30%=2.

10、5 kA及2.80x30%=0.6 kA,而在电涌保护器承 受10 /350 us的雷电波能量相当于8/20 us的雷电波能量的5-8倍, 所以选择能承受8 /20 us波形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为 8.33x8=66 .6 kA;即设计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65 kA,以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65型。文献【2】第6.4.7条规 定,该级电涌保护器应在总配电间处安装,即在LPZOA,LPZOB与LPZ1 区的交界处安装。 b.文献【2】第6.4.8、第6.4.9条规定,在分配电箱处,即在 LPZ1与LPZ2区的交界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其额定放电电流不宜5 kA(8/2

11、0 uS),故此处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40 kA,额定放电电流为10 kA;以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40型。2.3三类防雷建筑物a.其首次雷击电流幅值为100 kA;二次雷击电流幅值为25 kA。 全部雷电流i的50%按流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计,另50%按1 /3分配于线缆计。首次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分流值为 (100 x 50%/3 )/3=5.55 kA;后续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 流分流值为(25x50%/3)/3=1.39 kA。如果进线电缆已进行屏蔽处 理,其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的分流值将减低到原来的30%,即 5.55x30%=1

12、.7 kA及1.39x30%=0.4 kA,而在电涌保护器承受10/350 us的雷电波能量相当于8/20 us的雷电波能量的5-8倍,所以选择能 承受8/20 us 波形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为5.55x8=44.4kA;即 设计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40 kA,以SOULE公司产 品为例,选用PU40型。文献【2第6.4.7条规定,该级电涌保护器应 在总配电间处安装,即LPZOA,LPZOB与LPZ1区的交界处安装。 b.文献【2第6.4.8、第6.4.9条规定,在分配电箱处,即在 LPZ1与LPZ2区的交界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其额定放电电流不宜浅谈建筑物内部防雷保护设计4

13、5kA(8/20 us),故此处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U的最大放电电流为40 kA,额定放电电流为10 kA;以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40型。综上所述可见,在防雷保护设计中,总的防雷原则是采用3级保 护: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人地下基础接地装置泄散;阻塞沿 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电 压幅值(过电压保护)。这3道防线,缺一不可,相互配合,各行其 责。目前通常作法是:a.建立联合共用接地系统,形成等电位防雷体系。将建筑物的 基础钢筋(包括桩基、承台、底板、地梁等),梁柱钢筋、金属框 架、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等连接起来,形成闭合良好的法拉第笼式接 地,将建筑物各

14、部分的接地(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 作地防雷接地)与建筑物法拉第笼良好连接,从而避免各接地线之间 存在电位差,以消除感应过电压产生。b.电源系统防雷。以建筑物为1个供电单元,应在供电线路的各 部位(防雷区交接处)逐级安装电涌保护器,以消除雷击过电压。 c.等电位联结系统。GB50057一94(局部修订条文)明确规定,各 防雷区交接处,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尤其建筑物内的计算机房等 弱电机房,遭受直击雷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在此处除采取电涌保 护器进行感应雷防护外,还应采用等电位联结方式来进行防雷保 护。结束语现代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应从外部防雷、内部防雷进行考虑, 注重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屏蔽及布线、防雷与接地、安装 电涌保护器综合防护、在实际的防雷工程设计中,还需根据各类设 备的特点和防护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良 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GB50057一94(2000年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 GB50343一2004.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