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335271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试题 2013.1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4 页,第卷58 页。全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考试结束,将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 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读图回答 13 题。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由高到低依次是A太阳系 地月系 B太阳系 银河系C地月系 太阳系 D银河系 河

2、外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其 A有稳定的太阳光热 B质量、体积最大C有安全的运行轨道 D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3图示季节A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亚洲高压控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C我国各地昼长夜短 D太阳直射点正位于北半球随着莱芜高层建筑的增多,居民楼的日光权纠纷也越来越多。据此回答 45 题。4按照莱芜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被遮挡居民建筑的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低应不少于连续1 小时,你认为上述规定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5理论上,楼高及地形相同的情况下,南北相邻楼房间距莱芜比上海更宽些,原因是A莱芜比上海平均气温低 B莱芜

3、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C莱芜比上海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D莱芜比上海天气干燥伴随着嘹亮的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的庄严与神圣油然而起。回答 68 题。6伦敦当地时间 7 月 25 日上午 9 点半,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了升旗仪式。此时北地球京时间 16 点半,这是因为北京与伦敦相差 7 个时区 北京与伦敦相差 8 个时区 伦敦当地实行夏时制,将钟表时间拨快 1 个小时 地球公转速度夏季快A B C D7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时。下列节日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 “五一”劳动节 B “七一”建党节 C “八一”建军节 D “十一”国庆节8如果

4、在我国南极中山站升起五星红旗,红旗飘扬的方向一般是 A向西北飘扬 B向东北飘扬 C向东南飘扬 D向西南飘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910 题。9下面环节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热力环流,正确的排序是空气上升或下沉 空气水平运动 近地面受热不均 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A B C D10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A空气上升或下沉 B空气水平运动 C近地面受热不均 D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诗歌、谚语通常蕴含着一定的地理学知识。据此回答 1113 题。11下列诗句与所反映的地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

5、蛙江南的梅雨天气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公转12下列诗句描写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的是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 (明王继芳锦石崖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清冯云山咏瀑布 )1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增温快 B水汽少,地面辐射强,地表增温慢C水汽少,地面辐射弱,地表降温慢 D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完成 1415 题。14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

6、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东岸为暖流15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处附近海区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渔场CP 处洋流不参与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 170 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也发生了变化。据材料完成下列 1618 题。16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淤积,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17三峡大坝

7、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所示) ,形成该现象的地质作用是A侵蚀一搬运作用 B搬运一堆积作用C风化一侵蚀作用 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18该材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读“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完成 1922 题。19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石呈层状分布,按成因类型划分最可能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20地壳运动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断层可形成 A高大的山脉 B高地和谷地C向斜 D火山21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向斜岩层

8、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D岩层断裂,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232623260欧洲非 洲南美洲北美洲P建坝前 建坝后常绿阔叶林河流22该地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河西走廊 D黄土高原全球变暖是当今人们关注的重要环境课题,近年来,又有科学家提出,地球还有变暗效应。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 2325 题。23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所示因素有关的是 A增强 B减弱 C减弱 D增强24图中与全球变暗相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B C D 25目前,缓解全球变暖趋势的做法,不现实的是 A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B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C开发

9、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0 分分)注意事项: 1.第卷共 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26272829总分得分二、综合题(共 4 小题,50 分) 26中国第 29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 11 月 5 日从广州起航奔赴南极,执 行预计为期 162 天的科学考察任务,计划于 2013 年 4 月上旬返回上海。图 中 abc 为 12 月 21 日(冬至日)晨昏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分)得分评卷人太阳吸收反射散射大 气宇宙空间地 面大气上

10、界abc d9090180045 60 (1)判断此时 a 点的地方时和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并在图中适当位置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 (4 分) (2)这一天图中的 b、c、d 三点,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2 分) (3)说出这次考察期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4 分)(4)写出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 (提示:纬度分布规律、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分布范围) (3 分)27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今冬气温达到近几十年来历史同期最低纪 录。下图为 2013 年 1 月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5 分)(1)根据位置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压状况,并分析甲

11、地气压状况形成的原因。 (5 分)(2)描述海南岛在图中锋面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6 分)(3)比较台湾岛和辽东半岛风向和风速的差异。 (4 分)得分评卷人台湾岛甲乙海南岛辽东半岛28探究洋流的成因、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认识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变的基础。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9 分)(1)判断图示区域所示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 (2 分)(2)运用所学知识判断 A 处表层洋流 a 的性质,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 的 影响。 (3 分)(3)对比分析该季节 B、C 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 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座号海平面赤道印 度 洋ABC0(米)10002

12、000300040005000上升流表层洋流 a表层洋流 b底层流季风风向北回归线山脉29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不同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分)(1)将下列地理要素代表的字母填在图框内,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相互关系示 意 图。 (5 分) (a地形、b气候、 c水文 、d洋流 、e太阳辐射)(2)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并依据以上原理,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4 分)(3)说出乙岛东部的自然带类型,简析其形成原因。 (4 分)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3.1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123

13、45678910111213乙乙甲甲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热量和水分分布土壤生物差异性整体性答案ADBDBCBACCCC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CBDBBDADBD二、综合题 26(13 分) (1)12 月 22 日 4 点(1 分)(日期 可 以不写,但日期写错不得分) 2326S(1 分)、90W(1 分) 画 图位置正确(1 分),位置不正 确或超出范围不得分。如图: (2)b c d(顺序正确,2 分,不正确 不得分) (3)从出发到 1 月初公转的角速度和 线速度(2 分)均由慢到快(1 分),从 1 月初到返回公转的角 速度和线速度均由快到慢(1

14、分)。 (4)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1 分),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 分),北半 球 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1 分) 27(15 分) (1)甲地为高气压(1 分) 乙地为低气压(1 分)。原因:太阳直射南半球,由于海陆热 力 性质差异(1 分),北半球陆地降温比海洋上快,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1 分) 空 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1 分) (2)过境时,出现降温、大风、阴雨等天气;(3 分) 过境后,东北风或偏北风、气温降 低(较低),气压升高(较高),天气转晴,空气湿度变小。(3 分) (3)辽东半岛盛行西北风(1 分),风速较小(1 分);台湾岛盛行东北风(1 分),风速 较 大(1 分)。 28(9 分) (1)夏季,此时盛行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