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讲义3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33278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讲义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染病学讲义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染病学讲义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染病学讲义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染病学讲义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讲义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讲义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1 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最重点是什么?各型肝炎病毒特点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急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的诊断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一、病原学:一、病原学:各型肝炎病毒特点甲型肝炎病毒(HAV)RNA 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和 1 个抗原抗体系统IgM 抗体存 36 个月,有现症感染意义。IgG 抗体,存在多年,有保护力。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病毒亦称 Dane颗粒有 3 个抗原抗体系统。包膜含 HBsAg,核心有 H

2、BcAg、HBeAg、HBV-DNA 以及 DNA 聚合酶。基因组为双股环状 DNA,有 4 个开放读码框架,分别编码HBsAg、HBeAg、HBcAg、HBxAg 和 DNA 聚合酶。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病毒 抗 HCV 为非保护性抗体,而是感染指标。丁型肝炎病毒(HDV)RNA 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借助 HBsAg 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戊型肝炎病毒(HEV)RNA 病毒2 个基因型习题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 DNA 病毒的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答疑编号 500905020101正确答案BDane 颗粒是A.丁型肝

3、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丙型肝炎病毒答疑编号 500905020102正确答案B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2 页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项特点A.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B.黑猩猩和绒猴易感,但不能传代C.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易成慢性携带者D.在细胞培养中 HA.V 引起细胞病变E.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答疑编号 500905020103正确答案E HBV 3 个抗原抗体系统:习题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 HBV 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A.表面抗原(HBsAg)B.表面抗体(抗-HBs)C.e 抗原(H

4、BeAg)D.e 抗体(抗-HBe)E.核心抗体(抗-HBc)答疑编号 500905020104正确答案C 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抗 HBeB.抗 HBsC.DNA.聚合酶D.抗核抗体E.抗 HBc答疑编号 500905020105正确答案B 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 HBV 标志物是A.HBsAgB.HBeAg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3 页C.HBcAgD.抗-HBeE.抗-HBc答疑编号 500905020106正确答案C 乙肝五项:HBV-DNA 和 HBeAg 为病毒复制指标。而 HBV-DNA 为最敏感的病毒复制和传染指标。

5、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4 页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各型肝炎传染源及传染期各型肝炎 传染源 传染期 甲型肝炎患者及亚临床感染者无病毒携带状态起病前 2 周到血清 ALT 高峰后 1 周,少数可延至起病后 30 日。传染性最强阶段是黄疸前期。乙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急性患者:起病前数周,持续整个急性期。慢性患者和携带者传染性与 e 抗原、HBVDNA 及 DNAP 是否阳性有关。丙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丁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戊型肝炎患者起病前 9 日到病后 8 日(二)传播途径各型肝炎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粪一口中医执业医师资

6、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5 页乙型肝炎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经破损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丙型肝炎输血及血制品戊型肝炎粪一口习题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A.潜伏期B.黄疸前期C.黄疸期D.恢复期E.慢性期答疑编号 500905020107正确答案B 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丁型肝炎病毒答疑编号 500905020108正确答案C (三)人群易感性 各型肝炎易感人群甲型肝炎普遍易感,多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时获感染,隐性感染为主。可获持久免疫力。乙型肝炎婴幼儿最危险期,高危人群:H

7、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HBsAg 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医务工作者。丙型肝炎反复输血、血液透析、静脉药瘾者易感。戊型肝炎普遍易感,儿童多为隐性感染,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多为显性感染。三、发病机制三、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未能充分阐明。四、病理四、病理(一)急性肝炎镜下可见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以气球样变最常见。(二)慢性肝炎根据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分别分为 l4 级(Grade,G)和 l4 期(Stage,S)。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6 页(三)重型病毒性肝炎(四)

8、淤胆型肝炎有轻度急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伴以明显的肝内淤胆现象。毛细胆管及小胆管内有胆栓形成,肝细胞浆内亦可见到胆色素淤滞。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临床分为:(一)急性黄疸型肝炎(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三)慢性肝炎(四)重型肝炎(五)淤胆型肝炎(六)肝炎肝硬化(七)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潜伏期:甲肝平均 30 天,乙肝 70 天,丙肝 50 天,戊肝 40 天。(一)急性黄疸型肝炎1.黄疸前期:1) 类似感冒: 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2)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等。3) 肝功能主要 ALT 升高。4)持续 57 天。2.黄疸期:1)症状好转,发热消退。2)尿黄加深,巩膜

9、及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2 周左右达高峰。3)各项肝功能明显异常。4)肝、脾可轻度肿大及触叩痛。5)持续 26 周。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各项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持续 12 个月。(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但起病较缓,症状较轻,肝生化胆红素正常。病程多在 3 个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7 页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病程一般为 2-4 月。习题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A.显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D.病毒携带者E.病毒清除答疑编号 500905020109正确答案C 急性病毒性肝炎病

10、程一般为A.2 个月B.24 个月C.5 个月D.半年E.半年答疑编号 500905020110正确答案B (三)慢性肝炎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不愈者称为慢性肝炎。 病原只限乙肝、丙肝和丁肝病毒。甲肝及戊肝可治愈不转慢性。 临床表现时好时坏、时轻时重,数年、数十年迁延不愈,亦有表现为多次急性发作者。 临床分为轻、中、重度习题慢性肝病时血清球蛋白升高原因是A.白蛋白合成减少B.氨基酸吸收障碍C.肝脏清除来自门脉抗原物能力下降D.体液免疫能力增强E.球蛋白破坏减少答疑编号 500905020111正确答案C 血清酶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哪项最为敏感和有意义A.ASTB.ALTC.AKPD.

11、 一谷氨酰转肽酶E.乳酸脱氢酶答疑编号 500905020112正确答案B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8 页(四)重型肝炎(肝衰竭)几种重型肝炎的异同点临床表现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慢性重型肝炎同型病原肝炎病史+病情加重时间起病 2 周内起病 15 天至 24周内度以上肝昏迷出现早(病初)出现晚出现晚肝浊音界缩小+病理大块肝细胞坏死(大于 2/3)亚大块肝细胞坏死伴增生(小于1/2)慢性肝炎基础上大块或亚大块肝细胞坏死高度乏力、纳差+ 黄疸迅速加深,胆红素每日上升17.1molL(1mgdl)以上或血清胆红素大于正

12、常值上限的 l0 倍。+出血倾向+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五)淤胆型肝炎:淤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较长期(24 个月或更长)肝内梗阻性黄疸;黄疸具有三分离特征,即消化道症状轻,ALT 上升幅度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不明显与黄疸重呈分离现象。临床有全身皮肤瘙痒及大便颜色变浅或灰白生化符合梗阻性黄疸(六)肝炎肝硬化(七)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 持续阳性 6 个月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六、诊断及鉴别诊断六、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 既往无同型病原肝炎病史; 起病

13、 2 周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昏迷度以上而能排除其他原因; 有肝浊音界缩小和皮肤、黏膜或穿刺部位出血点或淤斑等出血倾向; 高度乏力、纳差,黄疸迅速加深,胆红素每日上升 17.1molL(1mgdl)以上;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亚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 第 9 页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 天至 24 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9molL,同时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慢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具备以下三点中的两点可以诊断: 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包括慢性乙、丙型肝

14、炎病毒携带半年以上; 无临床肝病史(隐匿发病的慢性肝炎),但具有慢性肝病体征和(或)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 出现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甲型肝炎 血清抗-HAVIgM 阳性;乙型肝炎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可诊断为 HBV 感染血清 HBsAg 阳性;血清 HBV DNA 阳性;血清抗-HBcIgM 阳性;肝内 HBcAg 阳性或 HBsAg 阳性,或 HBV DNA 阳性。丙型肝炎血清 HCV RNA或抗 HCV 阳性。丁型肝炎HDV Ag 阳性HDVIgM 阳性戊型肝炎 抗 HEVIgM 阳性鉴别诊断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本病系 EB 病毒感染,可有肝脾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但消化道症状轻,常有咽炎,淋巴结肿大,血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 l0%以上,嗜异凝集反应阳性,抗 EB 病毒抗体IgM 早期阳性(48 周)等。2.中毒性肝炎 有服用损害肝脏药物或接触有毒物质史,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检查常阴性。3.肝外阻塞性黄疸 以胆道结石或伴感染及肿瘤最为常见。其 ALT 上升幅度低,黄疸多为阻塞性,B超检查可确诊。习题1.女,40 岁,既往健康。5 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不振伴尿黄,明显乏力。实验室检查:ALT 740 uL,TBIL 58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A.淤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